APP下载

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1-06-10石彦

建材与装饰 2021年16期
关键词:风景园林人性化水体

石彦

(小楼镇人民政府,广东 广州 510000)

0 引言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丰足物质生活的前提下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日益严格,而风景园林建设与景观构建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通过合理配置与大面积种植植物,创建了优美的园林环境,也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的场所。人性化设计理念的融入,也提高了园林的实用性,因此需对相关理论与设计方法进行探究,下文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1 城市风景园林中人性化设计理念概念

城市风景园林中的人性化设计是指综合心理学、社会学等各类学科,对其作用和影像进行研究,而提出的设计规划需在可实施的前提下,针对“人”的使用体验进行协调,将人的行为需求、生活作息、个体差异性和自我防护等纳入规划范围。在提升人的体验感、获取信任的同时,确保土地资源规划科学合理,满足群众的生理心理行为等各层次的需求,使得设计的方向更加明确。对于城市居民来说,风景园林是一个用于游览和放松的环境,可暂时忘却生活的压力,在自然景观中缓解疲劳。对此,在设计之前,需广泛调查群众意见,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相结合,创建与人的行为习惯相符的活动内容、活动路径和空间,打造“人性空间”,以发挥其提升城市形象、提供社交活动场所、提供休闲服务等作用。

2 城市风景园林中人性化设计原则

2.1 历史性与现代性统一

我国是地域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经过岁月熏陶各地均形成了区域特色鲜明的文化,如中原文化、吴越文化或岭南文化等。设计时需紧密结合地区的人文特色,兼顾地方历史内核与现代审美理念。为获取游客对于风景园林艺术风格的认可,设计前需充分调查地方历史,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元素,通过现代设计方法予以体现,做到现代与历史的统一。设计时,以历史文化为基础,依托地方特色景观满足各人群的需求,在游玩时不仅可以感受到历史沉淀的文化成果,也可观赏周边的优美景色,甚至观看文化演出。

2.2 实用性与观赏性统一

在风景园林设计初期,需明确园林的功能定位,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参考国外以及古代园林等优秀案例,对各素材进行划分和配置,在体现出个性化特色的同时,也兼顾实用性与观赏性,打造怡人景观。例如,某地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审美进行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因不同人群的审美具有差异性,在功能性设计时,需平衡利弊,依据园林规划面积采用模块化建设方案,打造适用于不同年龄层人群的景观空间。对于内部空间划分,将老人散步的林荫小道、儿童嬉戏打闹的游乐场所等分离,使其相互独立。

表1 学生、青年、老人对园林主题的选择

2.3 时尚性与舒适性统一

风景园林可体现地区的艺术发展水平,因此设计时园林整体应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体现出时尚性。但是作为公共活动场所,也需兼顾特殊人群的需要。例如,某公园设有裸体雕塑,有游客提出异议,虽然雕塑为艺术作品,但是也会给未成年人带来不好的影响,不利于园林整体观感。作为设计者,针对时尚性与舒适性间的冲突,应适当收敛对时尚性的追求,以游客的体验为主,在体现现代园林的个性风格之外,构建安全、舒适的景观空间。

3 城市风景园林中人性化设计策略

3.1 绿化中的人性化设计

风景园林绿化设计,需对绿植与鲜花进行合理搭配,而植物的选择,也需根据其生长特性、颜色深浅与生物价值等进行设置,例如,园区的入口处,植物尽量深浅搭配、高低错落,激发游客的游览兴趣;游戏区域,应铺设大面积的草坪,周边种植低矮灌木,营造开阔视野的空间;休息区域,种植高度乔木,选择本土物种填充空间,打造一片绿荫,也加强空间的私密性;广场中央设置花圃,草地、灌木丛与花卉相互搭配,可根据地区特色或节日需求打造形态各异的图案,给人带来眼前一亮的视觉体验。

3.2 道路中的人性化设计

风景园林中的道路设计,需对铺设道路所用的材料、路径的延展方向以及路面图案等进行考量,在提升其实用性的同时注重道路功能的合理设置,根据各空间的功能设置划分区域,再根据空间主题和使用特点设计道路。例如,休闲保健区域,其功能是游客休息、健身的区域,道路铺设材料应选择鹅卵石,并在绿地中间开辟保健路径,道路长度设置为100m为最佳,宽度应以二人可并行为宜。游客踏上小路时,鹅卵石可按摩脚底穴位,其保健功能,游客也沉浸在一片绿色中,有益于眼睛健康。

风景园林中不同区域的道路设计侧重点不同,入口处的道路铺设材料应选择宽阔、结实的石板;广场位置应选择有图案的石板;游戏区域,路面铺设材料需具有防滑、排水的作用。需注意的是:园区中的道路需相互连接,并设有盲道与轮椅专用道;道路两侧的灯光尽量选用黄色、柔性光源,也可使用太阳能路灯,达到绿色设计标准,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景观照明的绿色设计

3.3 水体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

水体景观是风景园林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无论是池塘或喷泉,还是假山流水造景,均会给游客造成较大的视觉冲击,使园林内部的自然景观更加完整。在设计时,应以人的亲水性为核心,注重水体景观的可接触性与美观性。例如,在广场中心设置圆形喷泉或假山流水造景,或在适宜配置配合山体设置流水区域。同时,园林中也可设置水上游乐项目,满足儿童的游玩需求。但设计时应丰富游乐项目,在提升游玩乐趣的同时,加强安全设施建设。此外,可在水面搭建亭台楼阁,为人们提供休憩与观赏美景的场所;在水中养殖观赏鱼类,在栈桥或水中亭阁位置设置投喂区域,游客可自行投喂,这样可拉近游客与水体景观的距离,也实现了园林增收目的。但因水体景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在水体周边做好防滑设计,铺设防滑路面并安装安全围栏。人与水池的交界位置,水体深度控制在20~30cm范围内,人可接触的水池过渡带宽度控制在2~3m。

3.4 园林标识中的人性化设计

风景园林中的标识主要包括风险预警、安全通行与防灾标识,其作用是为游客提供引导与提示,提醒游客注意自身安全防护的同时,注意园林环境的保护。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需合理设置标识,提升园区内的安全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例如,园林中的戏水区,若深度大于50cm,则需设置安全标识,警示游客水体深度,不宜游泳戏耍,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若风景园林中有空中游玩项目,也需设置安全提示;若有动物观赏区域,则对喂养与观赏等功能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安装指示牌,提醒游客不得超过警戒线。需注意的是,风景园林中的标识牌需注意其美观性,在吸引游客注意的同时,其外观也需与园林整体设计风格相符,如使用木质标牌,或者颜色选择棕褐色或绿色,与景观相协调。

4 结语

综上所述,风景园林规划与建设必须以满足人的需求为主要目的,设计时需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兼顾实用性与情调性,做到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基于正确观念指导远景园林建设。同时,还需做好细节设计,从绿化、道路、水体景观与标识等环节入手,开展个性化设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丰富园林内部景观的同时,也能推动风景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风景园林人性化水体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多源污染水体水环境质量提升技术应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应用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