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科实习的本科护生安防意识调查分析
2021-06-10郭晖王玲唐旭宋丽琴熊曼婷吴飞
郭晖,王玲,唐旭,宋丽琴,熊曼婷,吴飞
(湖南省南华大学护理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
精神科护理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由于精神疾病的特点,意外事件的发生突发性和难以防范性[1]。有关研究显示,遭受患者攻击导致意外损伤的发生率可达80.6%[2]。实习护生对精神科环境和工作内容不熟悉,更易发生职业意外。因此,该研究旨在调查本科实习护生在精神科实习的安防意识现状,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为精神科实习护生的安全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实习大纲要求护理专业本科生进行为期2周的精神科实习,将衡阳市某高校本科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为扩大样本量,将2016级、2017级两个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采用自制量表“精神病科实习护生安防意识评判标准”编制问卷。问卷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实习护生的基本资料,包括学生性别、年龄、户籍地、民族、是否自己选择的护理专业、是否喜欢护理专业、是否单亲家庭、直系亲属有无精神病史、是否学过《精神病护理学》、实习前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共10项内容;第二部分为自制量表,由专业因素、自身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4个维度组成,共18个条目。第二部分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2分表示不同意,3分表示不一定,4分表示同意,5分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示安防意识越强。
1.2.2 预调查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50名16级实习护生进行预调查,进一步完善问卷内容及语言表达形式。计算出Cronbach’s α系数为0.846,信度较好;效度分析KMO为0.824,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显著性P<0.001。根据旋转后成分矩阵调整问卷条目所属维度并删去不符条目,形成最终问卷。一般资料仍为上述10项内容;量表共15个条目,总分范围15~75分,得分越高表示安防意识越强。
1.2.3 资料收集
经过研究组成员征得调查对象同意后,集中发放问卷,问卷中详细说明填写方法,采取匿名制并由其独立完成。本次共发放线上问卷180份,收回有效问卷18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1.2.4 统计分析
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并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进行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进行非参数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纳入调查的180名实习护生中女性165名、男性15名,平均年龄(21.48±1.022)岁,其他基本资料见表1。
表1 实习护生基本资料
2.2 精神科实习护生安防意识状况
精神科实习护生安防意识总分为(64.41±5.124)分,其中,“精神科实习有必要做好安全防护”一项得分最高,为(4.88±0.322)分;“处理精神病患者发生的紧急情况没有很大压力”一项得分最低,为(3.11±0.921)分。15个条目的具体得分情况见表2。
表2 实习护生安防意识状况
2.3 影响精神科实习护生安防意识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非参数检验分析结果得出,民族、是否喜欢护理专业、是否接受培训对安防意识有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级、性别、年龄、是否自己选择的护理专业、是否是单亲家庭、直系亲属有无精神病史方面的安防意识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这些因素对实习护生的安防意识影响不大。单因素ANOVA分析得出,是否喜欢护理专业、是否培训对安防意识有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实习护生安防意识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精神科实习护生安防意识现状分析
该研究结果显示,精神科实习护生安防意识总分为(64.41±5.124)分,说明护理专业本科生对精神科的实习具有较强的安防意识。其中,“精神病科实习有必要做好安全防护”得分最高,为(4.88±0.322)分。精神科患者在认知模式方面与其他病人存在显著差异,这使其十分容易对自身、病友以及工作人员产生过激行为[3]。此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实习生在精神病科实习过程中有较高的安全防护意识,这有利于精神病科实习的顺利进行。
“你认为医院精神病科需定期按时检查并补足防护用具”得分第二,为(4.83±0.388)分。由于封闭管理,医护人员及实习生与精神病患者接触频率最高,防护工具作为一个必需的外部条件,按时定期检查并补足能够给予医护人员及实习生心理及生理安全保障。同时,护生学会如何使用各种防护工具也是实习前应做的准备工作之一。
“你对处理精神病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没有很大压力”得分最低,为(3.11±0.921)分。住院环境的封闭性,患者住院治疗、护理的长期性,患者精神症状存在的反复性,造成精神科病房患者冲动、伤人、毁物、自缢等护理安全突发事件时有发生[4]。作为护生,我们应该主动学习如何安全规范处理紧急事件,并应提高自身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减轻突发情况发生时带来的恐慌感。学校应充分利用其教育职能,为护理专业学生开设护士职业防护课程,开展系统的职业防护教育和培训,培养护生的自我防护能力,使其在进入临床实习后能有效防范职业危害的发生[5]。
3.2 精神科实习护生安防意识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分析得出:性别、年龄、民族、是否自己选择护理专业、是否喜欢护理专业、是否是单亲家庭、直系亲属有无精神病史及是否学过《精神病护理学》8个因素对实习护生安防意识无影响(P>0.05)。
“去精神科实习前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对实习护生安防意识有显著影响(P<0.05)。护生去精神科实习前未接受过相关培训的占32%,其总分低于接受培训护生的总分,说明未接受相关培训者安防意识较低。有关研究表明,精神科开展实习生岗前培训,能够提高实习生对职业暴露知识的知晓程度,进一步降低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率[6]。通过实习前的相关培训,护生对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对各危险因素的防护态度也会相应得到加强。因此,在去精神科实习前就为护生开展职业安全防护相关培训,才能使护生树立安防意识,增强职业防护的依从性和适应性[7]。
同样的,“是否喜欢护理专业”这一因素对其也有显著影响(P<0.05)。实习护生中不喜欢护理专业的占27%,且其总分低于喜欢护理专业的总分,说明不喜欢护理专业者安防意识较低。有关研究表明是否喜欢护理专业会影响护生实习前压力源、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不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更倾向于采用消极方式[8],他们对实习可能有抵触心理,对安全防护重视程度不高。教师可以通过引用丰富的临床案例并生动形象的讲解等个体化措施激发护生对护理专业的喜爱,增强职业认同感,从而增强其对实习的信心,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及加深安全防护意识。
4 结语
影响精神科实习护生安防意识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实习前的相关培训,为了提高护生的防护意识,开展实习前职业防护补偿教育具有必要性、有效性和关键性。护生是否喜欢护理专业的影响也较显著,主要与护生的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有关,而且护生对精神科的实习普遍存在较大的压力,可通过专业思想教育潜移默化的提高护生的责任感与积极性,同时也可由工作人员运用实例帮助护生消除焦虑、增强安全感,减少职业暴露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