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美”促德:高职德育创新模式的构建

2021-06-10李维佳杜雄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德育

李维佳,杜雄

(1.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2.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1 以“美”促德理论诠释

国外重视美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着重研究美育对个人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方面的影响,主张将“美”融入内心,强调教育主体的引导作用。柏拉图最早提出“培养融美于心灵的习惯”。德国诗人席勒首创“审美教育(美育)”概念,并形成独立美育理论体系。柯柏斯在《审美教育的概念》中分析了审美教育的概念和功能,提出美的道德教育方式应多种多样,避免单一枯燥[1]。英国军校将文学、影像艺术、音乐欣赏作为对部队官兵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认为美化的“人性教育”可促进军人协作精神、团队合作和凝聚力的培养。美国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对学生品格养成,政府颁布《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规定艺术课程是学校教育核心课程,强调艺术教育有助于“人类自我的发现”,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人格。由此可知,西方美育强调人的个性培养和发展,主张在自由的环境中培养欣赏美的能力、养成良好品德。

国内自古以来重视以“美”促德,强调美对道德、思想和政治的熏陶和教化作用。周朝的“六艺”不仅是基本的艺术技能,更是促进个人修养形成的手段。诸多思想家、教育家如王守仁、苏轼都对其提出个人观点,即所谓“诗言志”“文以载道”“乐以教化”。近代建党初期,学界都非常重视美育的思想政治功效,代表人物有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陶行知和鲁迅。蔡元培最早使用“美育”一词,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于教育,以陶冶性情为目的者也”,王国维则特别强调美育对大学生教育的重要作用,建议将其作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主要内容。此时的美育多以宣扬“美”的理念为主,虽未能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但为当代美育促德育研究奠定了基础。已有学者对高校美育研究进行了30年的回顾和反思,认为国内学校美育研究存在着理论系统建立不完整,实践研究相对薄弱等问题[2]。该文中的以“美”促德,强调美育对德育的影响与促进作用,借助美育所培养的形象思维与审美想象力,将德育与美育结合成为高职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创新点。教育部2019年也指出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3]。

2 以“美”促德模式的构建思路

基于以“美”促德理论观念,可构建高职德育模式。高职以“美”促德模式指的是为解决高职道德教育失范问题,在其德育过程中创造性的、用以组织和完成教育任务的美感教育理论、手段、途径、程序机制等有机结合起来的理论模型和实践范式。“教育美学是教育学和美学相互融合的结晶,是运用美学原理、审美理论对存在于教育领域中的审美现象进行研究[4]”。该理论模式的构建基于传统以“美”促德模式的构建思路,同时又结合新时代美育观和人才观,拓展其原有理论模式的框架,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前高职德育现状。

2.1 基本理论模式

传统以“美”促德模式强调教育主体的引导作用。教育主体教师以其独具魅力的人格美、心灵美和思想美,在学生面前树立崇高的教育形象,运用语言、板书、课件、衣着、行为举止创造美的情境,使得教育客体学生获得审美感知、理解并享受知识的传递,进而反复加以巩固,最后使得其心灵得到美的感化,道德观念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并最终内化为个人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而这种模式的具体实践过程却并非是单向的,需要双方的互动和配合。如教师在学生的审美活动中要积极的给予评价和反馈,使得教育客体从感谢认知向理性升华,从而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和谐共生。

具体而言,其理论模式的预演都源于主客体双方对“美”的崇尚。因此,该模式的建构首先需要创设一个美好的教育情境供教育客体欣赏;其次教育主体要引导教育客体进入体验感悟的阶段;再次教育主体强化情感的过程也使得客体不知不觉地引发了内心的共鸣(这种共鸣是下意识的有感而发,而不是教育主体的强制灌输)进而在行动上崇尚与效仿良好的道德情操;最后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以实际行动共同完成的“以美育德”教育目的[5](见图1)。

图1 “以美育德”模式图(数据来源:孙晓倩,2010)

2.2 拓展理论模式

随着科学的进步,教育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以“美”促德模式也应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运用当前先进的技术和美育观来进一步拓展传统模式。可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和实践基地上拓展模式的多元化。这不仅有利德育学科的发展,而且利于增强受教育者的基础性素养,创造开拓的意识与灵活的思维能力。目前已有学者和学校在相关方面做出努力。首先,为创设美好的教育情境,提出符合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育实践措施,让学生融入其中尽情欣赏“美”。如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爱国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教育与美育结合,创设了课堂立美、网络立美、实践立美、环境立美的“四立四美”的美育情境[6]。具体而言,课堂内可让学生养成美好的行为习惯。课前要求学生主动备好学习用品,养成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心;课后组织学生随时清理课桌和垃圾,爱护美的教室环境。课中不时穿插传统文化教育,提出爱国思想,由此既取得课程专业教学效果,又达到课程美育的目的。课堂外可组织丰富多样的书画活动,让学生欣赏品味高尚的经典艺术作品;网络是创设美好情境的主要工具,由于网络媒体的大众化和普及性,大学生的审美趣味受到侵蚀,容易形成世俗化和庸俗化的文化倾向。学校可通过网络工具如微信平台、QQ、公众号、社团推送和电子专栏刊物引导学生欣赏音乐、美术、文学等网络化课程,了解社会动态和校园信息,随时随地学习美的知识,使之内化为心灵的美。实践强调走入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真实感受大自然的美和社会服务给自身内心带来的美好感受。环境则体现为校风校训、环境设施和高雅的传统文化熏陶,让学生心情愉悦,快乐求知和生活。

图2 “以美促德”创新模式

其次,教育主体的引导作用是“美”促德模式实施的关键,没有正确的引导教育客体无法进入体验和感悟的阶段。教育主体对美的引导就是“审美教育”,要根据其审美的特点,进行原则和方法的设置。特点包括:形式的观照与情意把握、情感的宣泄与净化、意味的感情与理解、功利的执迷与超越、活动的引导与自由。具体到引导措施时,需要从以下方面展开。(1)课堂中审美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具有可观照性,并为学生对艺术品的观赏和情意把握提供基本的技能。(2)运用电影、电视媒体等新颖的、喜闻乐见的方式培养学生对传统历史文化和艺术的认同感。(3)结合自身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养成体验感知美好事物的优良品性。例如,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出于对民办高校自身性质和办学水平的认识,提出建立思政教育与通识教育互相补充的课程体系,并开设国情相关的影视课和历史课,既让通识课教师发挥研究特长,也能满足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探究兴趣[7]。同时,为更好地让学生感知美好的事物,养成优良品性,需要引导高职学生自愿举办和积极参与情感表达和净化心灵的校内外社团活动,让学生自觉投入到体验和感悟“美”的阶段。如校园文化艺术节、演讲比赛、辩论会、诗词歌曲大赛等。教育主体教师也要在各项活动中扮演引导者和评价者,让学生真正进入体验和感悟“美”的境界,并内化于心。

再次,在教育客体被引导进入“美”的体验和感悟阶段之后,会对审美对象产生情感共鸣,此时教育主体需要对这种情感加以强化,使之有感而发进而效仿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于高职学生而言,通过对审美对象的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乐于接受现代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行,并通过多种现实可行方法进行强化使得产生情感共鸣。具体可由教育主体引导、启发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主客体互动的过程中帮助其解读与熏陶职业化素养的内涵和意义。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客气精心准备的精美课件、适当的视(音)频资料直观为学生展示,通过适量的‘职场案例分析’、‘职场故事分享’、各种‘职业道德素养测试’‘课堂工作任务和课后作业’‘任务成果展示’‘专题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模式,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解读-认知-熏陶’相关职业道德素养等相关理论知识”[8]。这种灵活多元的引导方式,可让学生亲身感受职场的现实感和道德养成的重要性,并产生情感共鸣和认知体验,最终潜移默化的养成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和道德观。

最后,当教育主体正确引导教育客体产生情感共鸣,并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情操之后,为达到以“美”促德的最终教育目的,需要与社会实践结合,进一步固化内在的情感美德。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和机会。总体而言,以“美”促德模式由美境创设、审美引导、情感强化、德行提升和知美尚德五个环节构成(如图2所示)。

3 以“美”促德模式的推广应用

创建高职以“美”促德德育新模式,并将其推广应用,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德育总体工作做出贡献。在以美促德模式中,美和德是相辅相成的。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割裂了两者之前的关系,少了审美教育的育德功能,使得德育教育的水平与质量难于提升。因此,在各大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应该运用美育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的德行提升,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和自由,给予学生适当的空间,提升学生对美好品德的认识,尊重并爱护学生,以“美”促德模式的推广应用值得学界和教育人士的关注,并将其运用到实践教育中。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