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生产性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以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为例
2021-06-10郭晓洁
■郭晓洁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450)
《中国教育现代化2025》明确指出将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出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强调要推进产教协同育人[2]。2019年,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近年来,我国外贸行业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等因素影响,传统优势弱化,外贸企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同时,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全球性物流网络的构建,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则日益扩大,在国际贸易中日益显出其重要性。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2019年全球电子商务数据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交易规模达9万亿元,用户高达1.49亿人;各部门也出台了相关支持小微型企业从事跨境电商的政策。而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传统外贸构建的国际贸易实践教学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发展与运用的要求。因此,为配合产业的转型升级,配合1+X证书试点工作,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培养技术技能型外贸人才,尤其是岗位技能强、与岗位要求“零”距离的人才。为达成这样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应该为当下的市场需求服务,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走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道路[3],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出适应外贸行业的高技能创新人才,使学生学习内容与岗位技能对接,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岗位任职要求。
一、基于校企合作的生产性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基于校企合作的生产性实践教学体系是指高职院校进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过程中,紧密结合企业,参照行业协会的职业资格标准也就是X证书的职业资格标准,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规划设计整个实践教学体系。
在实践中,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构建了“校企协同、四阶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所谓“校企协同,四阶递进”,是指专业以实体企业为平台,在深度校企协同育人的基础上,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四个阶段,由技能基础、核心技能递进到能力演练以及项目运营。
二、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一)原有实践教学体系无法适应校企协同育人理念和新业态市场需求
目前,众多高职院校纷纷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仍不到位,实践环节与市场对人才技能的要求存在脱节。同时,由于跨境电商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仍然以传统外贸的实训为主,而这显然脱离市场实际需要。2019年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意见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协同育人。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势必要改变原有的以学校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基于校企协同的实践教学体系。因此,改革原有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融入跨境电商等实训内容,是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迫在眉睫的事情。校企双方必须清楚各自在专业课程中的定位及功能,将协同育人的理念贯彻到具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及实践中。在此背景下,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于2016年开始了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该专业与广州LD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在校内建立了基于真实企业项目的实训基地,并由此进行了基于校企合作的生产性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二)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能力仍待提高
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数仍然存在理论知识强而实践能力弱的问题,虽然近年来高职院校均要求专业教师需要具有企业实践经历,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对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提升作用有限。而实践教学中,无论是案例教学还是实操指导,对教师的实践业务能力和行业背景有较高的要求。
(三)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尚需完善
大部分院校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整,评价主体仍然以学校为主,不能将企业纳入其中。校外实践流于形式,对于学生的实践,学校缺乏有效的途径监控,无法形成针对性的考核结果。
三、如何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近年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勇于改革,在深度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构建了“校企协同、四阶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校企协同,调整适应新业态下的实践教学目标
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强调校内实践内容和企业实践内容都具有一样的地位,并且应该使这二者有机结合,融会贯通。使这两者有效衔接的前提就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构建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确定实践教学内容,由校内实训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实施。
实践教学是实现应用型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教学构成,因此,实践教学目标是否适应当前外贸新业态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决定了能否培养出合格的技术技能型外贸人才。在跨境电商日益重要的背景下,经过校企共同调研,我们确定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训教学主要培养目标:能用英语听说读写,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对外贸易洽谈和起草有关合同、协议、处理日常函电和文件;能起草策划营销方案,执行营销方案,具有互联网思维,通过互联网推广企业和产品;能在展会和互联网上开发客户,推广产品,达成交易;能预算交易成本,并根据成本报价;能进行网上营销;具有一定的市场策划能力。
(二)开发基于校企协同的实践教学课程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通过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分析职业能力,将专业定位的岗位分为以下几类:业务推广类、跟单类、销售类。根据这三大岗位的工作任务以及工作流程开发相对应的实训教学内容及课程。专业在选取实训内容的同时参照X证书的职业标准,设计出分阶段依次递进的“校企协同、四阶递进”实训教学体系。学生完成由技能基础、核心技能、递进到能力演练以及项目运营的训练,最终成为符合培养目标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校企协同、四阶递进”实训教学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校企协同,四阶递进”实训教学体系结构
(1)第一阶段为技能基础模块。实践教学着力于专业基础能力培养,主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中基础的、通用的能力,包括通识能力和基础的专业能力,这部分通过富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校内教师,结合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于课内开展实践。训练模块包括:英语读说、办公软件应用、商务基础等。
(2)第二阶段为核心技能模块。实践教学着力于专业能力培养。针对业务推广类、跟单类、销售类三大类主要岗位群的工作任务核心技能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学习,主要强化专业能力培养,结合1+X证书融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进行实践,比如网站运营技能和跨境电商技能。具体实施中,在部分专业核心课程中进行双导师教学,理论部分由校内教师授课,实践部分则引入企业教师进行指导。以国际市场营销课程为例,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商定作为教学案例的产品,双方将课程的理论内容整合为可操作的产品项目,在课程的授课中贯穿产品的销售,以校企双导师模式实施教学[4]。在国际商务谈判课程中,则选取企业在过往真实业务中发生的贸易谈判案例,设计出实训项目,由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掌握谈判技巧和策略,培养学生的业务技能。同时,企业带来出口通、速卖通、诚信通等跨境电商经营账号,学生在课程实践中也学习了相应的跨境电商谈判技巧[5]。
(3)第三阶段为能力演练模块。通过模拟实训课程进行能力演练,在这部分课程中融入课赛结合的内容,结合全国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通过模拟的外贸业务软件实施实训,使学生掌握具体的外贸业务流程及外贸跟单流程。外贸业务能力B2B部分,学生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推广公司和产品,创造业务机会,磋商交易,签订合同。实训中体现业务多样性,要求学生做好业务成本核算,实现利润最大化。B2C部分,学生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练习产品推广、开发、数据挖掘与分析、引流营销、客户服务、平台规则、物流采购等业务。外贸跟单能力部分,学生则练习完成出口业务和进口业务的完整履约流程。
(4)第四阶段为项目运营模块。主要指学生通过实体企业的业务实战项目进行实际业务能力的项目运营。在这个阶段,学生通过两大实践项目进行基于企业真实业务的项目运营,提升职业能力。这两大项目均为校企合作双主体实训项目,由学校老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授课和指导。项目实施时间为一个学期。学校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室,引进企业的工作人员进驻学校,企业导师用自身企业的真实产品和真实跨境电商平台账号指导学生进行真实业务的操作和实训,包括产品网站的建设、产品推广、产品发布以及询盘、发盘、成交、跟单等一系列业务流程的实施,账号购买资金由校企共同承担。学生则通过这些真实的业务在实训室里完成了跨境电商平台的业务操作实训,掌握了真实的跨境电商业务技能,同时也帮助企业拓展了跨境电商业务,达到校企双赢。学校老师则穿插进行相关的专业课程,比如商务谈判、营销、产品跟单等专业知识的授课及实训。在整个实训项目的实施上,整体设计、实训内容选择、教学活动组织等,均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由于校企合作富有成效,在实施的过程中,加入项目运营模块实训的企业不断增加,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实训项目,也给学生实训丰富了产品知识和营销案例。同时,学生参加的X证书考证中的两大证书,网店运营和跨境电商的技能也得以充分地实训。
(三)培养实践教学团队
实践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教学模式下,对师资队伍的要求更高。一方面,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学术背景,也必须具备企业实践经验。这就要求校内实践教师团队必须不间断地进行企业实践,并在企业的一线岗位锻炼,才能具备良好的实践教学能力。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中,专业教师通过校企合作项目的指导,与企业密切联系,了解企业产品和业务,丰富了企业实践经验。同时,另外一种途径是通过引进师德高尚、在行业里水平拔尖的企业兼职教师,承担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我们在实践中除了引进企业兼职教师之外,还引进企业管理人员长期驻校,并在学校开办校中企,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卓有成效。
(四)建立校企双实体,为实践教学提供实训场所
要使校企合作能够长久坚持下去,必须找到一种校企双方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探索建立校企双实体,则是实践中一种对校企双方都有利的方式,也是专业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有效途径。所谓校企双实体,是指校企在学校共建经营实体(校中厂),在企业共建商学院(厂中校)[6]。学校提供场地和一定的经费,企业提供熟悉经营的业务骨干以及产品,双方合作成立外贸企业,企业经营由双方共同派出人员经营,而员工则由学生组成。外贸企业直接面向市场,以真实产品和真实业务经营,同时提供生产性实训场所及项目。而校企共建商学院,则有利于学校派出学生到企业进行学习实训,开拓实践教学中的校外实训基地。
(五)建立新的实训评价机制
实践教学的实施,需要完善的实训评价机制。实践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形成与企业要求一致的评价机制,实现评价标准的对接。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组成评价小组,学生按照企业员工的要求实训,评价小组根据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和业绩进行考核。实训评价以学生的工作过程为依据,依照学生的营销业绩、跨境电商网站建设情况、网店运营情况、售后跟单工作情况、创新性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进行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综合评价等。在此基础上制定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体系评价体系,同时深化实训教学的内涵建设。
(六)建立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
在管理机制方面,为了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正常有序运转,学校与企业方应该共同成立实践教学工作小组,全面负责校企合作项目及实践教学工作,由负责教学的副院长担任组长,成员由校企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工作小组有明确的工作职责、经费投入、项目管理等相关制度,比如《实践教学管理规范》《实训室建设和管理规范》等,做到实训教学管理制度健全,岗位职责清晰,管理规范有序。在培养机制上,校企双方教师合作设计实践课程体系,开发实践教学内容,制定实训教学考核体系以及学生实训管理制度,保障学生实训效果。在驱动机制上,实践教学工作小组应以校企共同利益为出发点,既做到为企业开展项目、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又做到为学校培养合格的实践型师资队伍,提升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同时将教师参与实践教学、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纳入学校的年度考核、职称评定等内容。
四、结语
实践教学在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参照行业协会的职业资格标准,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学生一毕业则实现零距离就业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高职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训教学体系构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深入的实践和探索,获得了一定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