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事件下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探究
——以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为背景
2021-06-10陆黎梅唐立平吴东庆
■陆黎梅,唐立平,吴东庆,朱 武
(1.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外语外贸学院,广东 广州 510550;2.广州微斗专利代理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1455;3.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计算科学院,广东 广州 510023;4.广州市南沙区知识产权发展促进会,广东 广州 511455)
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危机事件[1]。本次公共危机对我国企业的冲击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科技型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更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以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以及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要经营项目的企业[2]。一方面由于无形资产在公司总资产中占比较大、实物资产少、经营风险高等特征,融资难、融资贵成了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周期长,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市场化不确定性较高,品牌被模仿和侵权的可能性较大等因素,也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总体经营风险要高于普通企业的总体经营风险,融资难问题则更为突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全球经济放缓,中小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财务危机和生存危机,融资困境加大。为了拯救中小企业,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救助、扶持政策,金融机构也积极拓展融资业务,以帮助企业度过财务难关。但由于缺乏对企业融资需求的了解,以及企业自身的原因,政府的救助扶持政策并未能有效地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公共危机事件冲击下,如何选择合适的融资模式帮助企业在短时间内渡过财务危机,尽快复产复工,是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需要关注的问题。
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践为背景,通过问卷调查、咨询行业内专家等方式,了解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疫情期间的融资困境和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适合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服务模式,以期完善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数据采集方式
本次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调查,主要采取随机问卷调查和检索数据库,以及咨询行业内专家的形式,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和融资问题为研究对象,调查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和需求。问卷调查由本人委托合作单位——广州市南沙区知识产权发展促进会组织开展,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影响情况的调查问卷》共200份,回收200份。数据库检索由笔者执行,检索内容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和融资问题,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笔者还通过咨询行业内专家,了解目前广州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的实践情况。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总体来看,本次调查地区分布相对均衡。此次调查的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来自广州市黄埔区52家,占比为26%;天河区68家,占比为34%;番禺区48家,占比为24%;南沙区32家,占比为16%。从企业成立时间来看,5年以上的企业占比为61.32%;1-3年的企业占比为19.36%;3-5年的企业占比14.28%。从员工规模看,10-50人的企业占比为38.67%,50-100人的企业占比为20.65%,100人以上的企业占比为31.74%。
(一)新冠肺炎疫情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现状
从总体调查结果来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面临着极大的生存与发展压力,在开展积极自救的同时,政府的政策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有所帮助,但很多企业由于对政策措施理解和研究不足,使政策效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再则,尽管企业有融资缺口,但由于企业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了解不深,难以在短期内获得银行的贷款。还有企业建议政府在降低用工成本、物流成本、贴息补助等方面出台更多的支持政策。
1.新冠肺炎疫情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营困境
经营困境主要是指科技型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无法完全复工复产而导致企业的营业收入不及预期[3];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营困境主要有四类,分别是物流阻滞、市场需求萎缩、供应链制约及技术研发停滞。数据显示,68.35%的中小企业遭受的经营压力来自交通物流受阻。市场需求萎缩表现为订单减少、客户流失、收入不如上年同期。调查显示,近84.57%的企业预计今年的营业收入将减少,其中预计比上年同期减少55%以上的有32家,占比为16.23%。供应链制约表现为上游企业未复工,导致原材料上涨;另外,15.37%的企业技术研发停滞,新产品无法如期推出市场。
2.新冠肺炎疫情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财务困境
财务困境主要是指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且无法从外部获取融资导致的复产复工不及预期。疫情期间中小企业的财务困境主要有以下四种:经营成本加大、现金流减少、还贷压力增大、融资能力下降。由于企业无法复产复工,但仍需支付员工的工资及五险一金,这部分的占比达39.37%。26.63%的企业面临还贷和支付应付账款等债务,财务压力加大。另外,22.58%的企业面临现金流断裂,且无法及时获得融资帮助。另外,11.46%的企业由于对政府新出台的相关融资扶持政策理解不明晰,而无法在短期内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方式缓解企业的财务压力。
3.新冠肺炎疫情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救助需求
新冠疫情期间,政府出台了多个救助措施和政策。目前企业已享受到的政策主要集中在社保延期缴纳(28.73%)、租金减免(17.36%、)、税收减免(10.76%)等方面。但是,仍有31.28%的企业反映暂未享受到任何政策扶持,主要原因有:对相关救助扶持政策理解不明晰,不了解相关对接政府部门,对政策执行流程不清晰。调查数据还显示,中小企业希望获得的政策支持主要集中在降低税费成本、加大融资支持、加大研发资金支持等方面,数据占比分别为21.37%、23.26%和19.11%,另有15.79%的企业期待降低用工成本,9.67%的企业希望降低物流成本。
(二)新冠肺炎疫情下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和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既有其一般性,又有其特征性。广州市有近9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产业。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缺乏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占比大等原因,导致企业贷款存在诸多限制,资金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4]。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中小企业的业务量大幅下降,营收减少,技术研发停滞,员工工资支出负担增大,企业资金出现运转不畅问题。数据显示,38.67%的企业的资金储备仅能支撑企业运转2—3个月,是否有财务危机成为决定企业存亡的关键。在被调查的中小企业中,40.63%没有融资缺口,6.3%的企业已有融资能满足资金需求,但有融资缺口的企业仍然占到53.61%,通过融资手段解决企业面临的财务危机已成为多数企业的首选途径。
表1显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状况,第一列显示了有融资缺口的中小企业最希望得到的融资扶持。数据显示,大多数企业希望提高知识产权质押率(40.82%),26.36%的中小企业希望降低贷款利率,21.34%的中小企业希望能得到诸如贷款贴息以及其他费用补贴。大部分企业需要的贷款周期在1年左右,但希望延长贷款期限的企业也不在少数(28.73%)。
表1 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状况
可见,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对融资有需求,希望银行在授信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也希望政府能出台相关的融资扶持政策。
三、新冠肺炎疫情下广州市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的破坏程度之高,影响范围之广不亚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融资难问题一直存在。自疫情爆发以来,企业的融资困境显现无疑。尽管从中央到当地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救助措施,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但由于企业对政策缺乏清晰理解,或者对政策的操作流程不清楚,很多救助政策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而对于一些融资缺口较大的中小企业,如果政府部门能出台一些支持力度较大、操作性强的扶持政策,对企业的帮助效果较明显。如广州市南沙区出台的《关于落实“三区一中心”战略部署优化提升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1+1+10”产业政策体系文件的通知》:对以其依法拥有的知识产权以质押方式取得商业银行机构贷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对该笔贷款发生的评估费、担保费或保险费分别给予最高10万元补贴。企业还本付息后,按其实际获得贷款额的3%对该企业给予贴息补助,单笔贷款贴息时间最长不超过1年,每家企业每年可申请一笔贷款贴息(一份贷款合同),贴息金额不超过100万元。广州市南沙区这一融资扶持政策出台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以及广州银行等积极与当地的保险、中介机构协同合作,开展线上培训、线上办理质押手续等,帮助当地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快捷、高效地获得贷款,从而缓解了企业的财务危机,顺利复产复工。
四、新冠肺炎疫情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探究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指企业或个人以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质押的运行机制为:政府相关部门通过贴息的方式引导需融资企业与担保公司之间建立联系,融资公司需提供知识产权作为获得融资的担保凭证,同时在相关中介服务提供法律咨询后,可以获得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5]。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两方模式:贷款银行+担保机构+(政府);三方模式:贷款银行+评估机构+法律机构+(政府);四方模式:贷款银行+评估机构+法律机构+担保机构+(政府)。在三种模式中,各个机构的主要职能或作用如下:
贷款银行——授信(调查、审查、发放、管理),是风险的主要承担者;
评估机构——知识产权财产权的资产价值评估;
法律机构——知识产权权属的法律审查;
担保机构——承担连带责任或阶段性承接债权,以便高效地处置知识产权风险资产;
政府——搭建融资配套,促进银企沟通;提供财政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银行风险覆盖能力等。在广州的知识产权融资体系中,政府主要起到协调和引导的作用,构建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服务平台,以政府贴息的方式给予符合要求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并不直接参与到企业的质押融资当中。
图1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基本运行机制
两方模式,即贷款银行+担保机构+(政府),这是传统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在这一模式中,银行为了使融资手续简便快捷,对于经营和信誉良好、专利价值容易评估而且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企业,会采取无担保的模式贷款。而对于风险较大的企业,银行则通过引入担保机构来降低风险。担保机构多是在当地政府的推荐下由多方共同建立而成[6]。但采用这一模式的企业需要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或专业人员办理相关手续。融资企业要自行办理贷款手续、请评估机构对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评估,找服务机构办理质押、解押等手续,还要到当地知识产权局申请贴息等手续。因此,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手续繁杂、效率低下,企业因为无法短期内获得银行贷款而放弃融资。
三方模式,即贷款银行+评估机构+法律机构+(政府),是目前广州市普遍采用的模式。在这一模式中,银行设立专门的部门自行评估专利或商标的价值,银行也会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共同对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评估。而评估机构为了降低自身的评估风险,会与保险公司合作,从而形成一种高效、风险低的融资模式。这一模式无需引入担保机构,银行承担了一定的风险。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从中央政府到当地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政策,如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评估费用支持、专利保险补偿机制等,给当地银行足够的信心推广相关的融资产品,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另外,由于无需引入担保机构,采用这一模式还可降低融资企业的费用。采用三方模式的企业可在短期内以较低的费用拿到银行贷款,缓解企业的财务危机,因此成为疫情期间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采用的主要融资模式。
四方模式,即贷款银行+评估机构+法律机构+担保机构+(政府),是以上两种模式的结合。这一模式降低了银行和评估机构的风险,也省去了融资企业自行办理质押手续的精力。但是,由于这一模式加入了担保机构,也因此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在疫情期间,中小企业面临着收入减少、经营成本加大、资金短缺、现金流断裂等困境,大多不愿意采用此种融资模式。
五、完善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服务体系建议
(一)政府的引导与推动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引导与推动,其中包括市场环境的改善、对借款企业扶持政策的制订、贷款银行的风险补偿机制的建设等,尤其是对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的推动。相关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知识产权融资标准,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有法可依,健康发展。政府还应积极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平台,为知识产权融资提供专业性的一条龙综合性服务,为企业知识产权市场化提供优质的全方位服务。
(二)中介机构的合作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涉及金融之外的专业知识,具有专业性强、范围广、深度深等特点,没有相关专业中介机构的通力合作,商业银行难以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的开展;另外,政府与金融机构还应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评估数据平台、知识产权专家库和数据库,为今后评估进行数据积累,建立共享机制。知识产权价值的评估还需要相关部门或机构的协同合作,全面评价、认定知识产权的价值以及在法律上的权利等[7],从而降低知识产权质押的风险,促进知识产权市场化。
(三)贷款银行的进取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是一项金融创新产品,需要更多的银行参与,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一种新型质押贷款模式,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推广,当地政府出台相应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政策,以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银行要善于在政府政策的引领下,以“政府银行保险评估”组成风险共担的融资模式,努力开发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开拓业务范围,实现企业银行双赢。
(四)贷款企业的理解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仅是中小企业融资通道之一,而不是主要途径。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还不足以担负起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历史重任。企业应积极提高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提高知识产权质量,促进知识产权市场化。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企业应积极主动了解政府出台的各项知识产权扶持政策,选择适合自身的融资模式来获得贷款,以缓解企业的经营压力和财务困境,帮助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