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栓塞术联合术后川芎嗪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PPAR-γ、ET-1水平的影响
2021-06-10吴环立酒晓盈
李 旭 王 栋 吴环立 李 琳 酒晓盈
颅内动脉瘤,也被称为脑动脉瘤,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特点在于脑动脉局部扩张或膨胀引起,而这也是动脉瘤的薄弱之处,动脉瘤的破裂,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1-2]。介入手术是治疗脑动脉瘤的重要方式,然而,许多患者在介入治疗后,出现腰背痛,发热、头痛以及精神症状,这可能与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有关[3-4]。因此,介入治疗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与动脉瘤的解除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川芎嗪是一种从中药川芎中提取的药物,它对脑缺血再灌注所致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同时对于神经元和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引起的血管痉挛有一定的预防作用[5-6]。为此,我们将其应用于介入栓塞患者的治疗中,探究其对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患者的疗效,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被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观察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64~84岁,平均年龄为(67.1±10.2)岁,体重43~74 kg,平均体重为(60.4±9.5)kg,Hunt与Hess分级:Ⅰ级23例、Ⅱ级21例、Ⅲ级15例、Ⅳ级1例;观察组患者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65~83岁,平均年龄为(67.2±10.4)岁,体重42~75 kg,平均体重为(60.3±9.3)kg,Hunt与Hess分级:Ⅰ级21例、Ⅱ级22例、Ⅲ级16例、Ⅳ级1例。家属知情并同意,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的进行。
1.2 纳入标准
1.2.1 入选标准 ①无心血管疾病;②年龄小于85岁;③无介入治疗禁忌证;④符合第八版外科学中脑动脉瘤的诊断标准[7]。
1.2.2 排除标准 ①因各种原因无法完成本研究包含测评表;②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者;③造影剂或者川芎嗪过敏者;④物质滥用或依赖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介入栓塞术进行治疗,具体:术中肝素化2 h,肝素钠1.25 g/h,持续静脉滴注尼莫地平。常规采用股动脉穿刺技术,选择合适角度制作路图,在微导丝引导下将微导管置入动脉瘤内,根据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大小、瘤颈的宽窄、动脉瘤与载瘤血管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弹簧圈或Onyx胶栓塞动脉瘤。弹簧圈充填后,观察填塞稳定,解脱弹簧圈。用0.9%NaCl溶液清洗导管,通过注射器缓慢地将二甲亚砜注射到导管中,再注入Onyx-18胶,避免过量,血管造影结果证实动脉瘤栓塞满意,无造影剂滞留。术毕沙袋压迫穿刺部位,进行24 h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川芎嗪进行治疗,具体:观察组术前2 h给予盐酸川芎嗪注射液80 mg稀释至250 ml生理盐水,开放中心静脉以进行静脉滴注,滴注时间在半小时以上,用法q12h,疗程2周。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治疗前、治疗1 w、2 w)的PPAR-γ、ET-1浓度以及治疗后并发症(肺部感染、轻度精神症状、发热、头痛等)的发生率。实验室检查:血清PPAR-γ浓度采用RT-PCR技术进行检测,ET-1浓度采用2008T全自动γ计数仪测定,以上试剂以及试剂盒均购自上海岚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4 评价标准
疗效标准[8]:显效:患者在手术后腰背部疼痛、颈部疼痛等的现象及神经症状消失;有效:患者在手术后腰背部疼痛、颈部疼痛等的现象及神经症状显著减少;无效:患者在手术后腰背部疼痛、颈部疼痛等的现象依然存在,神经症状出现的频率比较高。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2组患者显效、有效、无效人数差异明显(μ=7.53,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4%(47/6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67%(58/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1,P=0.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2.2 2组患者PPAR-γ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 w、治疗2 w PPAR-γ组间、多时间点、组间多时间点比较均差异明显。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患者PPAR-γ逐渐升高,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PPAR-γ相对表达量比较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ET-1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后ET-1比较差异明显。治疗后2组患者ET-1水平呈下降趋势,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ET-1水平比较
2.4 2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2组患者均出现了肺部感染、轻度精神症状、发热、头痛等并发症,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07,P=0.024)。见表4。
表4 2组患者并发症比较(例,%)
3 讨论
动脉瘤破裂出血是动脉瘤最大的威胁,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急剧,患者剧烈头痛。由于颅内压增高,患者可能会出现喷射性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9]。手术是动脉瘤治疗的主要手段,而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DSA介入下动脉瘤栓塞成为了大部分动脉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患者栓塞手术成功,但动脉瘤手术后脑血管痉挛成为了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川芎嗪是1种在纳豆和发酵可可豆中发现的化合物,研究[10]发现,川芎嗪具有改善脑循环,减轻痉挛的作用,其在大鼠中也表现出潜在的益智和抗炎活性。川芎嗪预防脑血管痉挛可能存在的机制: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和脑脊液中内皮素的浓度。内皮素是1种血管活性多肽,在血管内外均产生强烈而持久的缩血管作用,其释放的动因包括多种化学性和血流动力学因素的刺激。
PPAR-γ是1种Ⅱ型核受体,在人类中由PPARG基因编码,PPAR-γ涉及多种疾病的病理学,包括肥胖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和癌症。PPAR-γ激动剂已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和高血糖症。PPAR-γ可降低许多心血管细胞,特别是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PPAR-γ激活PON1基因,增加肝脏中对氧磷酶1的合成和释放,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有学者[11]发现ET-1PPAR-γ的异常变化可能与颅内动脉瘤破裂相关。ET-1属于内皮素的1种,是1种有效的血管收缩剂,在人类中由EDN1 基因编码并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ET-1参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血管功能障碍,包括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后的动脉痉挛、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以及心脏肥大等[12-13]。
本研究中,2组患者显效、有效、无效人数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川芎嗪能有效改善脑动脉瘤患者的预后,这可能与其减轻脑血管痉挛,改善大脑循环有关。Triplett等[14]也在研究中发现,川芎嗪具有改善大脑循环以及抗炎等重要作用。2组患者治疗前后PPAR-γ比较差异明显(P<0.05),随着时间延长,2组患者PPAR-γ逐渐升高,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ET-1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2组患者ET-1水平呈下降趋势,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此结果表明,川芎嗪能有效改善PPAR-γ、ET-1水平,这可能有助于减轻动脉瘤术后血管痉挛的程度,并改善大脑循环,Norris等[15]也在研究中发现,川芎嗪能有效减轻脑动脉瘤患者血管痉挛,可能与其拮抗了相关炎症因子受体有关。经秩和检验,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结果表明,川芎嗪联合介入栓塞治疗,并未增加脑动脉瘤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介入栓塞术联合术后川芎嗪能有效提高脑动脉瘤的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血清PPAR-γ、ET-1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