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治疗慢性肾脏病血透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1-06-10蔡舟君
郑 丽,蔡舟君
(舟山市定海区中心医院肾内科 浙江 舟山 316000)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则是当前医疗水平下针对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一种替代疗法,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生存质量。统计数据显示,约10%的终末期肾病经MHD治疗的患者生存期可超过15年[1]。MHD虽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受到活动量降低、心血管功能下降等因素的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普遍较差,且会增加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危及其生命安全[2]。文献显示有限规律和计划的运动训练能够改善人体的心肺功能和心血管功能[3]。但目前临床上的运动康复疗法更多的是应用于中风和创伤患者,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文献记载相对较少。为了进一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笔者将通过统计学比较的形式,评价运动康复治疗方案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前瞻性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9年11月收治的60名经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研究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60.9±6.3)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1±1.4)年,疾病类型:慢性肾炎15例、糖尿病肾病10例、高血压肾病5例;对照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1~69岁,平均年龄(61.5±6.2)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4±1.5)年,疾病类型:慢性肾炎17例、糖尿病肾病9例、高血压肾病4例。纳入病例对于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和生活行为指导,研究组则实施运动康复治疗,方法:(1)健康宣教,向患者传达运动康复治疗的意义、必要性及注意事项,提升其依从性;(2)风险评估,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运动负荷试验或简易运动能力测试,以健侧患者的血压、脉氧、心电图、Borg主观疲劳感觉,以保证运动康复治疗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3)有氧运动,①慢走,该方式适用于任何患者,患者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调整节律和强度,以身体不出现不适应为宜,运动的时间尽可能选择在晚餐后1 h,单次慢走的持续时间控制在15~20 min;②自行车,下肢功能良好的患者适宜,年龄>60岁的患者须由家属陪伴,运动时间选择在上机后的1~2 h,运动强度适中,每周进行3~4次,单次训练时间控制在30 min;③太极或低强度体操以及登山、游泳等;(4)抗阻运动,医师协助或由患者根据自身重力作深蹲和仰卧起坐,以患者不出现疲劳或轻度疲劳为准,练习主要为非瘘侧上肢;(5)柔韧性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局部肌肉拉伸训练,提升肌肉的韧性和相关关节的活动度,动作以背部拉伸、多方位压腿、站立位(卧位)踢腿等为主。
1.3 观察指标
①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50分/评分≥53分提示焦虑/抑郁发生,评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差[4-5];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状态,量表涉及入睡时间和主观睡眠质量2个方面,共计7个维度,总分21分,评分越高则提示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6];③采用肾脏疾病生活质量简表(kidney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short form, KDQOL-SF)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7],量表涉及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八个维度,总分100分,评分越高则提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
数据经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由()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心理状态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SAS、SD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理状态改善,组间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SAS、SDS评分对比( ± s,分)
表1 两组SAS、SDS评分对比( ± s,分)
组别 例数 SAS SD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30 56.2±4.7 45.3±3.8 58.1±5.9 44.7±4.0对照组 30 55.9±4.1 50.8±4.0 57.8±5.2 51.9±5.7 t 0.263 5.460 0.208 5.663 P 0.793 0.000 0.835 0.000
2.2 睡眠质量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PSQ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睡眠质量改善,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PSQI评分对比( ± s,分)
表2 两组PSQI评分对比( ± 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30 13.9±4.0 6.5±1.3对照组 30 14.1±3.1 8.7±1.8 t 0.216 5.427 P 0.829 0.000
2.3 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量表相关指标均得到改善,但研究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KDQOL-SF( ± s,分)
表3 两组KDQOL-SF( ± s,分)
指标 研究组(n=30) 对照组(n=30) t P生理机能 67.2±6.3 61.9±5.1 3.581 0.000生理职能 45.5±3.9 41.7±4.6 3.451 0.001躯体疼痛 79.5±7.0 75.2±6.0 2.554 0.013总健康 46.6±4.3 43.9±4.6 2.348 0.022活力 65.3±5.2 58.1±6.0 4.966 0.000社会功能 70.3±6.1 65.4±6.9 2.914 0.005情感职能 68.1±6.5 62.8±7.2 2.992 0.004精神健康 61.1±4.7 57.5±5.3 2.783 0.007
3.讨论
MHD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最佳手段,可有效替代肾脏排泄功能进而延缓患者的肾功能损害进程,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其生存质量。但MHD治疗本身也存在局限性,比如见效慢、疗程长、潜在并发症多。在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进一步改善患者MHD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临床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运动康复治疗是指针对疾病或伤残对象实施各种可行的运动方案,使之精神状态和躯体功能全方面改善,当前该理念主要应用于脑血管疾病和伤残患者中,在MHD患者中的应用相对较少。
运动康复疗法应用于MHD患者中的难点包括以下几项:(1)患者能否正确认知运动康复疗法的意义。传统思维理念中多数患者认为身患疾病就应该更多的静养,从而主观上排除运动,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开展运动康复疗法前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保证后续各项医疗活动能够顺利开展;(2)患者的心理状态是否良好。慢性肾病患者受到疾病和MHD的影响,大多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运动康复疗法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将直接决定其执行能力[8-9];(3)运动量的掌控。运动量与运动方式之间联系紧密,比如慢步、太极拳等持续性的有氧运动,初期运动量可以适当地提升[10],而抗组训练和柔韧性训练则必须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并叮嘱患者不得为了提升运动效果而盲目增加运动量。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研究组患者一年期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经分析,运动康复治疗通过良好行为习惯的树立可达到改善身体机能的作用;其次,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运动康复疗法能够显著提升MHD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进一步提升MHD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