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璀:“中国贞德”的璀璨人生

2021-06-10梅兴无

世纪风采 2021年6期
关键词:斯诺学生

梅兴无

《大众生活》所刊登的陆璀正在慷慨演讲的封面照

这幅照片,最早刊登在1935年12月21日《大众生活》周刊的封面上,作为历史一个永恒的留彩,陈列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内。照片上这位正在演讲的女学生——陆璀,在一二·九运动中冲在最前列,被美国记者斯诺誉为“中国贞德”。这位旗帜一般的女性,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如同她的名字那样璀璨夺目。

爱国学生

陆璀,1914年4月出生于浙江湖州一个殷实的书香家庭。她姿容秀丽,聪慧好学,从小就把家中的书翻了个遍,并且乐淘淘地教她身边的丫环、女佣识字。胖胖的女佣每临睡前,陆璀就教她识“人、手、足、刀、尺”等,女佣学倦了,打着呵欠把“妈”读作“马”,陆璀连忙纠正:“不对,是妈,妈妈的妈!”并嚷着不读准不许睡觉。

陆父见女儿聪慧好学,甚为欣慰,对她寄予厚望,把她送进湖州的美国教会学校——湖郡女校住读,后又送她到在江浙一带享有盛誉的苏州振华女中读书。

1931年夏,陆璀从苏州振华女中毕业后,母亲重病卧床,孝顺的她一边照顾母亲,一边自学。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东北,国难当头。陆璀看到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上登有爱国学生赴南京请愿、要求政府出兵抗日的消息,不由激情澎湃,热切期盼自己成为请愿学生队伍的一员,为国家呐喊助威,但因照看病重的母亲,无法前往,内心苦闷。

1932年1月28日,日本发动了进攻上海的一·二八事变。第十九路军在蔡廷锴的指挥下奋起抵抗。《生活周刊》发起了为十九路军官兵募集慰劳品的活动。陆璀对蔡廷锴、蒋光鼐、戴戟三人联名向全国各界发出的“尺地寸草,不能放弃”抗日通电非常佩服,决心为支援前线尽绵薄之力。她约几个堂、表姊妹一起走上街头,挨家挨户募集捐款,然后购买棉布、棉花,连夜做了十几件棉背心,每件背心的胸襟上绣上一个大红的“忠”字,寄给《生活周刊》转交给十九路军官兵。

陆璀从《生活周刊》上得知,淞沪抗战中活跃着一支复旦大学抗日义勇军,50多名学生高举“复旦大学义勇军”大旗,前往上海北站参加一线防守。她在家里再也待不下去了,此时母亲病情也有所好转,她决定回到母校苏州振华女中,邀约同学像复旦学生那样,到上海参加十九路军的抗战。她给父母留下一封信后,便悄悄离家辗转到了苏州。这时,淞沪抗战接近尾声,十九路军大批伤兵从上海疏散到苏州,去上海的交通中断。陆璀就和振华女中的同学们一起到医院慰问、护理伤兵。

这天,陆璀正在忙碌着为伤员洗绷带,有同学传话给她,校长找她。她连忙赶回校长办公室,却意外地见到了自己的父亲。原来陆父看到女儿留下的信,非常担心她的安全,便一路寻到学校,向校长求助。校长很理解,让陆璀随父回家。父亲说:“你如果不回家,你妈妈就要上吊的!”陆璀跟母亲的感情很深,只得跟父亲回家。

陆璀人虽回到家中,但心系抗日救亡,在彷徨之中,她写信向《生活周刊》主编邹韬奋求教。邹韬奋热情地给她回信,赞扬她的爱国热情,同时指出救亡图存来日方长,既然母亲有病,不愿女儿远离,不妨就近选择一所大学读书,既不荒废学业,又能安慰母亲之心。

陆璀接受邹韬奋的建议,考上了春季招生的苏州东吴大学。陆璀在东吴大学学习了一年多时间,母亲的身体也基本恢复正常,一直心仪北平的大学的她终于如愿以偿,1934年通过考试,插班进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三年级继续深造。20岁的陆璀来到古都北平,进入清华校园。

本值风华正茂的读书季节,可日寇铁蹄践踏着大好河山,当局一味妥协,准备让出华北。如同当时热映的电影《桃李劫》的插曲唱的那样,“满耳是大众的嗟伤”,“一年年国土沦丧”。陆璀义愤填膺,成为清华园里的一名活跃分子,参加了中共外围组织世界语协会。看到《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后,她十分振奋,在救亡活动中用实际行动来响应中共的抗战主张。陆璀住的女生宿舍楼叫“静斋”,共有108名女生,陆璀戏称是“梁山泊一百单八名女将”。她经常主持清华女生时事讨论会,说“静斋”不静了,必须寻求救亡图存之路。她领头办女生宿舍壁报,发刊词《华北的丧钟响了》便是出自她手。她投身于中共领导的抗日救国的革命洪流,呼吁同学们奋力“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被大家推选为清华大学学生救国委员会委员。

“中国贞德”

1935年12月初,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北平大中学校抗日救国学生联合会发出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呐喊。1935年12月9日,北平城里城外数千名学生涌上北平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拉开了一二·九运动的帷幕。

地处北平西郊的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同学们,天一蒙蒙亮就集合出发,在刺骨的寒风中,一路步行向北平城内进发。陆璀在游行的队列中表现活跃,带头喊口号、发传单、领唱抗日歌曲,呼吁大家起来抗日救国。

游行队伍步行几个小时,来到了西直门外,两扇颜色斑驳、铜钉生锈的城门挡住了去路,城楼上城门边布满了军警,阻止清华、燕大的游行学生进城与城内游行学生会合。游行组织者当即决定,就在西直门城墙边召开群众大会。那天城墙旁边恰巧有一个老百姓搭的唱戏舞台。他们把它当作主席台,找一个小方凳放在台上。

同学们临时推举陆璀代表北平学联向群众发表演讲。陆璀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站到那个凳子上,面对广大市民和同学,还有监视和镇压他们的军警,拿起话筒,以一种悲愤的语调慷慨演讲:北平是我们中国人的北平,现在我们这些中国人却不能进去,倒是日本人在城里面耀武扬威,横行霸道,欺负我们北平的老百姓,请问,今日之北平究竟是谁家的天下?

陆璀越说越激动,禁不住声泪俱下。铿锵有力的呼喊道出了学生和市民们的共同心声,他们一齐举起手臂怒吼:“把日本侵略者赶出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历史的机遇把这个21岁的女大学生推到了一二·九运动的风口浪尖上。一个记者举起了照相机,把陆璀慷慨激昂演讲的形象定格在历史的镜头里。

不久,《大众生活》周刊在封面赫然登出陆璀手持话筒进行演讲的特写照片,封底刊登了她发表演说的全景照片。《大众生活》周刊是邹韬奋新创办的刊物,它对一二·九运动的重点跟踪报道,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陆璀作为一二·九运动的号手,随着《大众生活》的传播,传遍千家万户。

为了反对成立卖国的冀察政务委员会,在中共的领导下,12月16日北平学联举行了更大规模的抗日示威大游行。陆璀经受了更为严峻的考验。当时清华学生游行队伍再次来到西直门,见城门紧闭,便绕道来到西便门,同学们用血肉之躯撞开陈旧的铁城门,游行队伍潮水般地涌到天桥,但最后被阻在了宣武门城楼下。

楼上城下都布满军警,怎么抗议、呐喊,军警们充耳不闻,紧闭城门不开。陆璀和几个走在游行队伍最前列的同学,发现城门下方有一条缝,个子小的人可以钻进去。陆璀对身旁的同学说:“如果从城门底下钻进去,这个门能不能打开呢?”那同学说:“当然能打开啦!”陆璀说:“那就让我来钻吧!”

当时,陆璀不知道什么是怕,她只有一个念头,钻进去,打开城门,让同学们进城就是胜利。陆璀钻进去后,迅速抽掉铁门闩,城门仍拉不动,她发现城门的两只铁环被铁丝捆住,她一边拆解铁丝,一边透过门缝往外喊:“同学们,城门就要打开了,准备冲啊!”

这时,一大群军警朝陆璀奔过来,她不管不顾,继续拆解铁丝,军警们扑过来,粗暴地把她掀翻在地殴打。陆璀本能地用双手护着头部,大声斥责:“你们这么多人打我一个女子,不觉得可耻吗?有本事你们打日本鬼子去!”军警们把陆璀抓到附近的一个警察所。

当时,一位正在现场采访的西方记者跟着进了警察所。军警对国人大打出手,但对西方人却点头哈腰。在警察的环视之中,西方记者用英语对陆璀进行了简短采访。他自我介绍叫埃德加·斯诺,是美国记者。斯诺问她:“你们为什么要上街?”陆璀答:“我们不愿做亡国奴!”斯诺又问:“你们是手无寸铁的学生,你们认为你们能达到目的吗?”陆璀答:“我们相信人民大众。我们上街,就是为了唤醒人民大众。只要人民大众团结起来抗日,我们中国就不会灭亡。”

1935年,在斯诺家隐蔽的陆璀

警察听不懂英语,便蛮横地把陆璀推出警察所,斯诺无可奈何地看着陆璀被带走了。陆璀被带上一辆卡车,押到西城内二区警察所。陆璀乘机对看押的警察讲述日本侵略者的种种罪行,说如果不抗日就要做亡国奴。警察们有所触动,就让她靠近火盆烤火,还给她倒开水喝。同学们聚集在外面呼喊口号抗议,表示不放人就不回去。到了晚上七八点钟,警察只好释放了陆璀。她一回到同学们中间,大家兴高采烈地呼喊:“陆璀回来了,陆璀回来了!”还把她高高地抛向空中。

斯诺在采访陆璀后,于16号当天向美国报纸发了一条独家电讯:《中国的贞德被捕了!》。斯诺把陆璀比作十五世纪法国民族女英雄贞德,一时间陆璀闻名遐迩。斯诺的报道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学生的勇气和力量。北平的学生运动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世界学生保障和平自由文化联合会几次从巴黎发来信函,对中国学生的抗战救亡运动表示最深切的同情和支持。

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很快席卷全国,掀起了全民族抗日救亡高潮,学生运动一浪高过一浪。1936年春,国民党当局颁布“维持治安紧急办法”,对参加爱国运动的领头学生进行抓捕,陆璀的名字上了黑名单。清华大学地下党负责人姚依林设法将她送到斯诺夫妇家中隐蔽起来。她虽躲过了军警的搜捕,但在当局的施压下,清华大学却将她除名。

陆璀受到斯诺夫妇无微不至的照顾,她同斯诺夫妇经常交流。对和平和自由的向往,拉近了他们的距离,也开始了陆璀与斯诺夫妇长达半个世纪的友谊。

1949年10月1日,陆璀(右一)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开国大典

在斯诺家隐蔽十多天后,陆璀被北平学联派到上海参加成立中国学生救国联合会(简称中国学联)的筹备工作。5月中国学生救国联合会正式成立后,陆璀任宣传部部长。6月份她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她把火红的青春无保留地贡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国民使节”

在上海期间,经斯诺介绍,陆璀借住在美国人格兰尼奇夫妇家中。这对夫妇都是美国共产党党员,1935年来到上海,创办期刊《中国呼声》,是中国第一份支持学生呼声和民族解放运动的英文刊物。在沪期间,陆璀负责主编学联刊物《学生呼声》,但这是一份没有工资的工作。格兰尼奇夫妇就约这位“中国小妹妹”给《中国呼声》写稿,用支付稿费的方式帮助陆璀。

上海离湖州很近,但她从不敢跟家里联系,怕父母知道自己被清华除名,又怕他们到上海来逼她回家。她写给父母的信,都是先邮给在北平的清华同学,然后再由他们转邮到湖州,父母接到女儿发自北平的信,以为她仍在清华念书。

1936年6月初,中国学联加入世界学联。世界学联发起号召1936年8月在日内瓦召开第一次世界青年大会。中国学联接到世界学联的邀请后,决定派陆璀前往赴会。陆璀肩负着向国际上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救国、争取世界人民同情和支援的神圣使命,独自奔赴海外,走向国际。

抵达日内瓦后,陆璀同已在英国、法国、瑞士、美国等国的中国留学生和旅欧华人代表组成20人的中国青年代表团,由巴黎中国书报社的代表王海镜任团长,陆璀兼任中文秘书。陆璀是唯一直接从国内来的代表,并参加了一二·九运动,因此被公推代表中国青年在大会上发言。

此时,在伦敦出席世界新教育联合会第七届年会的救国会执委、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到达巴黎,陆璀即邀请他列席世界青年和平大会。陶行知为中国代表团消除分歧,结成抗日联合战线做了大量工作,并为陆璀在大会发言给予了具体指导。

陆璀在会上愤怒控诉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种种罪行,介绍了中国青年学生为抗日救亡运动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呼吁世界青年支持中国抗战。按大会规定,每位代表发言不得超过5分钟。陆璀发言时间已到,大会主席击槌提醒,但会场上却响起热烈持续的掌声,希望陆璀继续讲下去,大会主席默许她讲完。陆璀继续慷慨陈词,把中国学生的战斗呼声带上了国际讲坛,把揭露日本侵华、呼吁世界青年支持中国抗战变成中国代表团的呼声。在这次大会上,陆璀、王海镜被选为世界青年大会委员会理事。

大会结束后,陆璀受邀与陶行知等一起到比利时布鲁塞尔参加世界和平大会,向大会报告日本破坏世界和平、侵略中国的罪行,中国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进行救国运动的情况,博得各国代表的同情与赞许。这时,全国救国会和全国学联委托陶行知、陆璀以“国民外交使节”的身份,赴法、英、美等国向华侨及国际友人宣传抗日救国主张,促使国内国外的抗日救国运动紧密联系起来。

陆璀和陶行知返回巴黎,与胡秋原、王海镜等发起,于9月20日在巴黎举行全欧华侨抗日救国大会,宣告成立全欧华侨抗日救国会。同年10月,陆璀和陶行知前往英国,在伦敦、伯明翰、南安普敦和剑桥大学出席在英华人、留学生和英国学生的会议,介绍中国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著名哲学家罗素在他主持的一次大会上,通过了抗议国民党政府开除爱国学生学籍的抗议信。

11月,陆璀和陶行知乘船前往美国,希望推动成立全美华侨的抗日救国会。抵达纽约后,由于斯诺等美国记者关于一二·九运动的报道产生的影响,他们受到当地侨胞、留学生的欢迎和接待。纽约许多报社记者纷纷釆访报道他们的活动,报道都援引斯诺对陆璀的赞誉,如纽约《先驱论坛报》的《中国的贞德到此寻求援助对日斗争》,《纽约世界电讯报》的《中国的贞德愿为机关枪手》,《工人日报》的《中国的贞德为和平使命来此》,《纽约商报》发表了《欢迎陶行知与陆璀》的社论。许多报纸刊登陆璀的大幅照片,用大量篇幅报道她呼吁华侨和全世界人民支援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演讲。

陆璀、陶行知深入华侨社会,遍访华侨组织、学校,联络、拜访侨界领袖、知名人士,参加演讲会、座谈会、读书会,广泛开展抗日救国宣传。在12月的一次群众大会上,陆璀应邀发表演讲,介绍中国学生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情况,呼吁国际社会速派代表赴华,以期在远东有效地推进国际和平运动。散会时,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握住陆璀的手说:“中国青年是全世界青年的光荣,中国的学生运动无疑是全世界青年运动的冠军!”

在爱国华侨和美国朋友的帮助下,陆璀和陶行知走遍了美国的纽约、华盛顿、芝加哥、底特律、旧金山、洛杉矶、西雅图等城市,为宣传抗日救亡不辞劳苦,利用各种讲坛传播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保卫远东和平的声音,与美国人民声讨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的声音彼此呼应,汇成了国际反侵略、争和平的慷慨激越的乐章。

与此同时,他们在华侨中倡导发起抵制日货的运动,旅美华侨胡敦元等办起“中华经济研究社”,专题研究“日本军需材料的来源”,表明日本输入的军需材料54.5%来自美国。对此展开强有力的宣传攻势,成为美国对日禁运的一个重要依据,在美国出现了一个呼声:“不参加侵略!”

陆璀与陶行知分别时,给他的临别赠言是:“得到一个好爸爸而同时为奋斗途程中的好同志!这的确是我最大的喜悦!”

干练才女

1937年,根据中共巴黎支部的要求,陆璀返回巴黎,被安排在中共主办的《救国时报》编辑部工作,与当时报社负责人饶漱石结识。饶漱石被才貌俱佳的陆璀迷住了,陆璀也为饶漱石的过人才气所倾倒,两人年龄虽相差11岁,但都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对方,两情相悦,喜结连理。1938年2月,陆璀诞下了爱女饶兰沁。

初为人母,陆璀对女儿倾注了一腔母爱,但组织上委派陆璀夫妇俩去美国做国际统战工作,只得将女儿寄养在出生医院的附属婴儿所里,并委托中共巴黎支部的同志照顾。他们穿梭于法国、英国和美国,从事国际统战工作,在海外华侨中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受全国学联委派,陆璀于8月参加了在纽约举行的第二次世界青年大会。应美国青年学生组织之邀,陆璀访问了华盛顿,除在大学生和妇女界展开活动外,经美国朋友莫莉·雅德介绍,同一些有影响的国会议员接触,并被安排同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夫人在白宫共进午餐,使陆璀能向美国政界人士介绍日本侵华罪行及其对世界和平的威胁,争取支持。

1939年3月至5月,陆璀以中国学联代表的身份,应加拿大和平民主同盟邀请,访问了加拿大27个城市,在20多个学校和团体组织的群众大会上演讲,历数日本侵华罪行及其对世界和平的威胁,呼吁加拿大政府对日实行军需物资禁运,民众抵制日货,并为中国抗战募捐。一次在安大略省的柯可仑镇,一小学校长邀请陆璀与孩子们交流,陆璀向他们讲述中国儿童在日本法西斯奴役下遭受的苦难及与法西斯斗争的故事,孩子们都感动得流下热泪。她回到旅馆时,一群八九岁的小学生送来一大包儿童图书和玩具,说:“请你转交给受难的中国小朋友。”

陆璀在加拿大巡回演讲、作报吿的全部收入和募捐所得款项,全部由宋庆龄在香港设立的保卫中国同盟转交给抗日根据地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在阿勒伯达省募捐的款项,以和平民主同盟阿省支部的名义,购买了一辆新式救护汽车赠给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1939年10月,陆璀、饶漱石等奉调回国参加抗战,夫妇俩原本打算取道巴黎接女儿一同回国,但因海上交通中断,他们只得改道回国,女儿饶兰沁不得不一直留在巴黎,父母女儿天各一方长达10年之久。

1940年初,陆璀夫妇抵达延安。陆璀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饶漱石任中共中央华侨委员会书记。在延安,陆璀夫妇是惹眼的一对,他俩在延河边散步,有时陆璀去挽饶的手,饶不肯,于是,两人就用英语拌嘴,让人感到奇怪、“另类”,但又很佩服。

1940年,延安曾演出过一个反映抗日救亡运动的话剧《先锋》,由女作家颜一烟创作剧本,由于蓝扮演剧中的女主人公莎红。毛泽东、周恩来等都观看了演出,周恩来还特地向大家介绍说,这戏里莎红的原型就是陆璀。

1940年夏,陆璀随饶漱石抵达皖南云岭新四军军部,在中共中央东南局工作。饶漱石任东南局副书记,协助书记项英工作。同年12月16日,陆璀随曾山率领的东南局机关干部从云岭丁家山出发向苏南转移,于1941年1月抵达苏北盐城。饶漱石在皖南事变中历尽艰险来到上海,后回到盐城新四军军部与陆璀重聚,任中共中央华中局副书记兼新四军政治部主任。

1941年2月,陆璀任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刘少奇的秘书。在一年多时间里,陆璀为刘少奇做了大量协调及文字工作,直到次年3月刘少奇离华中回延安为止。刘少奇对陆璀的工作很满意,1941年刘少奇与王前结婚时,还特地邀请陆璀、饶漱石夫妇参加。这以后,陆璀到盱眙县中共半塔区委做群众工作。

1947年,陆璀再次奉派出国,代表中国解放区妇联往巴黎国际民主妇联工作,担任国际民主妇联书记处中国书记。在巴黎她见到了日夜思念的女儿兰沁。1947年夏,陆璀参加中国解放区青年代表团出席在布拉格举行的第一届青年联欢节。1948年11月,陆璀作为以中共中央妇委书记蔡畅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国际民主妇联第二次代表大会,与会各国代表都围上来和中国代表热情地握手、拥抱、问候,中国妇女的英勇斗争和贡献得到各国代表的一致赞扬。蔡畅当选为国际民主妇联副主席,邓颖超、何香凝为执委,李德全、陆璀为候补执委。

晨星陨落

1949年,陆璀奉调离开国际民主妇联,带着兰沁回国。7月中旬抵达刚解放不久的上海,陆璀母女被直接从火车站接到饶漱石的办公处,兰沁终于见到了过去只在照片中见过的父亲。

女儿的回归是陆璀最为快乐的事情,她最急的是教女儿学中文,在一个本子上她工工整整地写下四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作为女儿练写汉语的字帖,边写边给女儿解释每句话的意思,让女儿在接受爱党爱国的教育中学习汉语。

陆璀回国后任全国妇联常委兼国际工作部部长,1949年9月,她作为全国妇联代表之一,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0月1日下午3时,她荣幸地参加了开国大典,亲眼看着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她后来说,能够见证这一庄重时刻,真可谓“不虚此生”了。

1949年12月,亚洲妇女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她当选为大会秘书长。她牵头精心安排了大会的筹备和会务工作,确保了大会的圆满成功。1951年春,陆璀赴民主德国参加国际民主妇联理事会。会议结束后,她在柏林举行的群众大会上发表了演讲,展示了新中国妇女的良好形象。

然而,1954年的“高饶事件”对陆璀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饶漱石的突然失踪,陆璀直感“出问题”了,但直到几个月后,听党内口头传达“高饶事件”,她才知道丈夫的下落。情急无奈,她只能黑夜里抱着女儿哭。

1955年陆璀被捕接受审查,1956年出狱,她与饶漱石的问题无涉,被安排任北京东城区区委书记。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陆璀和女儿与饶漱石断绝关系,陆与饶离婚,女儿改姓陆,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后来陆璀与曾任任弼时秘书、被称为“和平诗人”的朱子奇结婚。

“文革”时期,陆璀又受到饶漱石的牵连,被关进秦城监狱达7年之久,“文革”后获得彻底平反。1978年后,陆璀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中美人民友好协会副会长。她流利的英语,娴雅的风度,蔼然可亲的谈吐,使外宾一见到她,就有一种亲切感。她曾出访过多个国家,结交了许多国际朋友,为我国对外友好事业做了大量的工作。

2015年,陆璀仙逝,享年101岁,天际那颗璀璨的晨星陨落大地。

猜你喜欢

斯诺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斯诺登获得俄永久居留权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特意和故意
斯诺登在俄居留延长三年
斯诺登申请延长逗留期限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