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知识掌握及自我护理的影响

2021-06-10李杨

健康之家 2021年23期
关键词:自我护理糖尿病

李杨

摘要:目的:分析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知识掌握度、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知识掌握度、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既能改善患者血糖,又能增加患者疾病知识,提高患者自护能力。

关键词:糖尿病;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自我护理

糖尿病(DM)是常见慢性病,多和遗传、环境、饮食等因素相关,临床常将其分为1型DM、2型DM、妊娠DM等,其中2型DM较常见[1]。该病多见于老年人,但近年来,随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其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患者常表现为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等,严重时可侵及其他器官,并对患者生活和工作产生严重影响,所以需早期医治[2~3]。但由于患者对糖尿病认知不足,加上自我管理较差,使得血糖控制不佳,加重病情,引起并发症,所以需要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4]。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认知,改善患者症状,从而减轻病情[5]。本研究旨在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9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42~82岁,平均年龄(63.58±5.69)岁;患病时间2~20年,平均患病时间(9.78±2.17)年。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42~83岁,平均年龄(63.76±5.83)岁;患病时间3~20年,平均患病时间(9.83±2.21)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1)符合糖尿病的诊断;(2)年龄均>20岁;(3)临床资料完整;(4)无过敏史;(5)依从性好,有良好的沟通能力;(6)均自愿参加研究;(7)凝血功能障碍者。

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者;(2)严重慢性疾病患者;(3)肝肾功能不全者;(4)中途退出研究;(5)血液系统疾病患者;(6)免疫障碍者;(7)严重感染患者;(8)肿瘤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做好患者入院宣教,给予患者疾病知识指导,之后根据患者基本情况,给予患者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的干预。

观察组: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成立健康教育小组。护士长即组长,负责相关培训、考核、评估。培训内容为糖尿病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方式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如讲座、专人授课等;考核为理论考核,了解掌握度,并将成绩计入护士个人绩效;定期评估,了解落实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评价等。

(2)入院健康宣教。主动和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对疾病掌握度,并根据患者掌握情况,进行疾病宣教,以强化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对于掌握度低的患者,采取多样方式,如图片、视频、宣传手册等,对患者进行宣教。宣教时,注意说话语气、态度和语言方式,尽量避免使用专业语言,以免增加患者理解难度;宣教期间,多和患者进行交流,倾听患者主诉,以便及时回答患者疑惑之处。告知患者积极态度对疾病的影响,嘱其应保持良好心态,并积极接受治疗;在患者治疗期间,应多和患者交流,了解患者需求,并积极帮助患者进行解决;有条件时,邀请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对其进行疏导,并相互交流经验,以增加患者治疗信心。

(3)住院期间宣教。①生活方式宣教: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可帮助患者缓解血糖,避免波动,所以应提高患者饮食控制血糖及坚持运动的意识,嘱其禁食含糖高的食物,每餐合理安排摄入量,避免暴饮暴食,遵循少食多餐、低盐低脂低糖的原则;血糖控制良好者,饥饿时,可适量加餐,同时戒烟戒酒;指导患者进行适量运动,体重大的患者应增加运动量,并合理控制饮食,以免影响血糖;每次运动在30~60分钟内,避免过量运动引起低血糖。②用药指导:告知患者坚持用药的重要性,嘱其应规律用药,并将药物的使用指南、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嘱患者在用药用期间,应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双胍类降糖药可引起胃肠道不适症状,但反应轻,对机体危害小;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详细告知患者胰岛素的注射方式、时间、剂量等,以免引起低血糖反应,若注射部位出现硬块时,避免注射,以免影响使用效果,并告知缓解方法;依从性差的患者,应将相关用药知识打印出来,发给患者,并督促家属监督使用。

(3)出院后宣教。结合患者基本情况,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并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如用药情况、血糖、饮食等信息,注意倾听患者主诉,及时为患者进行解答,;嘱患者每周测量体重,每天坚持测量血糖,了解自己血糖控制效果。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

(2)比较两组患者知识掌握度,采用自制糖尿病知识量表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包括优秀(>80分)、良好(60~80分)、不及格(<60)。

(3)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包括用药依从性、饮食控制,运动情况等,分数越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知识掌握度比较

观察组知识掌握及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并趋于年轻化[6]。据统计,我国18岁以上糖尿病患病率为9.7%,更为严重的是有6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未被确诊,而接受治疗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不显著,所以糖尿病逐渐成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该病起病隐匿,早期症状相对较轻,且多数患者可长期无任何症状,只是在例行体检中偶然发现血糖高,同时随着疾病的发展,会出现各种并发症,所以需要及时干预,并采取正确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疾病意识[7]。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是健康教育中的一种模式,通过对患者进行全程、系统、有计划地护理干预,来改善患者基本情况,同时,在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出院随访等,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情况;从而保证护理干预的延续性,并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8]。

本研究中,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控制血糖,从而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恢复;观察组知识掌握及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促使患者了解疾病,提高患者疾病意识,从而增加患者治疗信心;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从而帮助患者改善不良习惯。由此可知,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临床实施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增加患者疾病认知度,降低患者血糖,同时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參考文献

[1]张艳,刘静,黎丽嫦.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知识掌握及自我护理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4):168-169.

[2]卢亚琳.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内分泌科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8):8-9,11.

[3]袁淑芹.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价值观察[J].糖尿病天地,2020,17(4):270.

[4]高存珍,高存超,何晓芳,等.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内分泌科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糖尿病天地,2021,18(8):16.

[5]王桂琴.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8):35-37.

猜你喜欢

自我护理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电话指导对颈椎病复发因素及自我护理行为的研究
宫颈癌手术出院患者实施护理延伸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
Orem的自我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