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研究中不断成长

2021-06-09李清

学习与科普 2021年9期
关键词:研究型研究数学

李清

摘要: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积极参加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这是新时期时代对于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为此,学校应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以校长为总组长,制定课题的研究方案,充分發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教学专业研究人员的作用,引领教师们在研究中不断成长。

关键词:研究数学小学现代化

教育科研,作为一项具有较高探索性、创新性很强的活动,对于教师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经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助力教师们完成由“教书匠”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一、教育要改革,教育科研必须先行

我校正是看到科研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价值,提出学校以“重教育科研的学习和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鼓励在校教师去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师教育科研和教学能力与水平。在多种学习形式中,笔者参加了讲座、学术报告,课下也主动自学、参与研讨,更是积极参与了学校、市教育省教育厅举办的课题研究工作。在科研的过程中,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方面的提高,更是养成了不断反思、不断学习,善于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并致力于解决问题的美好品质。

在此,我真的希望其他地区更多的学校可以认识到科研对于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能够积极开展针对本校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制定每学期师资培训工作计划,让科研可以不断制度化、规范化。我希望更多的教师可以通过学习与培训,找到教育理论通向教学实践的有效方法,更好地服务学生们的学习。

二、关注学生发展,回归数学教育本质

我从教的学科是数学,辅助小学生的数学启蒙关注。为了更好地研究数学,提高教学效果,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观念,再次分析与阐述了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与主要任务,用发展的眼光和最新的教育理论来论看待这门课程,认为要想提高教育的效果不能仅仅盯着成绩和分数,而要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让数学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

例如,在教学学生们学习乘法的原理和应用时,我没有直接去讲解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而是引入了一道案例鼓励学生们去一题多解:3+3+3+3+2,请你们思考、讨论能否能够用其他方法去计算这道题的答案?学生们在小组之中充分讨论和交流,从各个角层面去寻找解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小组之中,学生们通过观察加数的特点,由此联想到了乘法计算,可以创造性地改写成一道含有乘法的算式,如3+3+3+3+2=3×5-1.有的学生还想到了其它的答案,如3+3+3+3+2=3×4+2,在这一算式的基础上学生们还进一步转变为了3+3+3+3+2=3×4+2=2×7。在讨论中学生们优势互补、互相启迪,有效地发散了学生们的思维,帮助他们弄懂了乘法的原理,同时培养了他们主动合作、有效沟通的能力。

三、不断创新方法,落实核心素养教育

落实核心素养教育,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组合和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教学方法有效性的研究。在这里,介绍的我一些研究成果:

第一,注重实践探究,推动学生自主发展。例如,教学《轴对称和平移》这部分内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放手发动学生,鼓励学生们自己去动手操作,借助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活动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在课堂中,教师更多的是以引导者出现,鼓励他们结合生活实例参与自主探究。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仅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操作能力。

第二,信息技术教学,构建多彩课堂。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去展示一些图表、几何图形等,利用信息技术去拓宽课堂的数学资料,或者利用信息技术去增强课堂的互动,化抽象的知识学习为生动的体验,就能够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是科技与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我们的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基础上更要会运用数学,服务我们的生活。

四、时刻不忘学习,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新课改要求教师应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变,教师必须要学习新的理论,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点,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科学地总结自己和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从而克服经验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从而逐步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为此,我们必须做到:

第一,联系教改实际,开展教育科研。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发现和解决教育中的问题,改善教育效果。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我们要想找到一个有价值的课题,就必须要从问题入手。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很大的变化,为教育者的创新性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

第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教育科研要以教育经验做基础,可是过于依赖经验容易往往会造成研究的片面性,这就要求我们在科研工作中注重理论与在实践的有机结合。在课题研究中应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并注意理论和实际结合,注意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经验知识,转化和拓展经验知识,科学论证后把经验上升为具有一般规律性的可以推广的理论知识。

第三,倡导个案研究,深入教学一线。在新的课改中,课堂教学要进行全面深入的变革,我也常常听到许多教师对此感到手足无措。此时,我们不妨尝试以一节课作为一个研究的个案,深入的课堂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这将会对教师的课堂改革工作有很大的启迪。

在笔者参与的各项研究工作中,我深刻认识到了教育要改革,教育科研必须先行,看到了科研对于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为此,我结合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与主要任务研究了数学教学的本质,重新确立了“学生本位”的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从再次不断创新方法,希望可以落实核心素养教育。在课下我时刻不忘学习,关注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努力做一名研究型教师,为之后的课题研究寻找方向。

参考文献:

[1]戴永,王学明.国内数学教学策略研究综述[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12):121-126.

[2]韩玉敏.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华夏教师,2016(11):96.

简阳市云龙镇中心小学 四川 成都 641408

猜你喜欢

研究型研究数学
研究型教学在职业院校的应用困境及原因探析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小学数学单元研究型整合学习的探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基于研究型大学视角下数学课程学习初探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