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溶栓对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的影响
2021-06-09王淼
王淼
(瓦房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大连 116300)
心源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是指引发脑栓塞的栓子来源于不同类型的心脏病,因脑动脉破坏/粥样硬化所致栓子堵塞脑血管所致。发病突然且脑梗死面积较大,患者多神经功能受损严重,给予及时有效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死率的关键。临床主要以原发病治疗和应用抗凝药物为主,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患者易出现语言障碍和肢体瘫痪。溶栓可缓解血管阻塞状况,改善临床症状,但有研究[1]显示,溶栓会加重出血倾向患者症状。随着研究不断地深入,目前已证实脑缺血患者缺血半暗带具有可逆性,该区域脑细胞具备短暂生存能力,如血液能在短时间内恢复细胞功能[2]。因此,患者发病后3~6 h给予早期溶栓可有效缓解脑部缺血状况,恢复半暗带神经细胞功能,进而改善患者预后神经功能。尿激酶是通过健康人群尿中分离人肾组织培养获取的酶蛋白,具有降解纤维蛋白凝块、血循环中纤维蛋白原及凝血因子Ⅴ及Ⅷ等效果,溶栓效果理想。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104例心源性脑梗死的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探究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104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52例。A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45~72岁,平均(58.5±2.4)岁;发病时间5~12 h,平均(8.5±2.3)h。B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44~72岁,平均(58.6±2.5)岁;发病时间7~10 h,平均(8.7±2.5)h。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心源性脑梗死诊断标准[3];患者清醒或轻度意识障碍;瘫痪肢体肌力≤3级;B组血压<180/100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颅内出血或血小板计数异常;B组溶栓前症状好转;严重肝、肾功能疾病;近期使用抗凝药物;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A组采用抗凝药物、溶栓药物、脑细胞活化剂等常规方法治疗。给予0.9%250 mL氯化钠溶液VitC 3.0 g(湖北同济奔达鄂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067,规格:2 mL∶0.5 g)静脉滴注,每天1次;0.9%250 mL氯化钠溶液混血栓通350 mg(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国药准字Z44020284,规格:5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0.9%250 mL氯化钠溶液混合胞二磷胆碱0.75 g(大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0287,规格:2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治疗3 d。
B组给予尿激酶(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006,规格:50万U/支)溶栓治疗,将100万U的尿激酶、0.9%100 mL氯化钠溶液混合,于30 min内完成静脉滴注;0.9%250 mL氯化钠溶液混合胞二磷胆碱0.75 g静脉滴注,每天1次;第2天起治疗方法同A组,共治疗3 d。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8~72 h、7 d、14 d需复查颅脑CT,症状加重者需随时给予头部CT扫描。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90%,0级残疾,为显效;治疗后,46%≤NIHSS评分降低<90%、1~3级残疾,为有效;治疗后无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估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为0~42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明显高于A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5、7、14、28 d,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s,分)
组别A组(n=52)B组(n=52)t值P值治疗前23.69±8.92 24.38±8.12 0.412>0.05治疗后3 d 22.35±7.48 13.61±7.37 6.002<0.05治疗后5 d 21.93±7.18 10.52±6.77 8.338<0.05治疗后7 d 19.33±6.22 8.37±6.13 9.050<0.05治疗后14 d 16.39±6.18 7.74±5.89 7.306<0.05治疗后28 d 13.81±5.35 5.56±3.64 9.194<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A组发生恶心1例,疲乏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2/52);B组发生恶心1例,疲乏1例,食欲减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3/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治疗后,A组发生出血性梗死5例,再灌注损伤5例,闭塞血管再闭塞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13/52),B组发生出血性梗死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69%(4/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96,P=0.017)。
3 讨论
心源性脑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突然、进展迅速。主要是指心源性栓子经血液循环,通过颈动脉/椎动脉进到脑动脉后发生阻塞,导致脑部供血区域缺血、缺氧,进而引发脑功能障碍,栓子主要来源于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肌梗死、心内膜炎赘生物等[4]。该病与患者慢性心房颤动有直接关系,临床多表现为口眼歪斜、流口水及无法自主活动等。由于栓子阻塞颅内动脉时脑细胞会产生病理改变,因此,与脑血栓病变范围差异显著,且易发生严重脑水肿症状;同时,患者常伴有神经功能严重缺损,临床预后效果不佳,因此,需尽早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临床常在发病初期采用溶栓方法治疗,促进血管再通,减少血管壁损伤,通过恢复患者脑血液供应情况,可有效改善半暗带区域脑细胞功能,减轻患者脑神经受损程度[5]。
尿激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可将纤溶酶原—纤溶酶转化,有效激活人体血液系统中的纤溶系统,调节患者机体情况[6]。由于尿激酶是经健康人群尿液中分离,或经人体肾组织培养中获取的酶蛋白,应用安全、可靠。目前,尿激酶溶栓已被广泛应用于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在早期溶栓治疗中可有效减小梗死灶,加速患者神经功能康复进程[7]。但需注意的是,脑梗死治疗期间易引发相关并发症,如脑出血、脑水肿,分析原因与血管壁受损有关[8]。由于溶栓后血液再次畅通后,血管灌注压增高,会致使血管壁破裂、血液外渗,产生脑出血情况。因此,实际治疗过程中需准确把握溶栓时间,确保患者治疗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明显高于A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5、7、14、28 d,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采用尿激酶溶栓方法治疗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且用药安全性较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本研究中A组治疗后发生出血性梗死5例,经临床观察,发现患者如发病6 h内颅脑CT无明显低密度改变,且意识清醒,则发生颅内出血率较低。再灌注损伤是溶栓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本研究中A组有5例发生再灌注损伤,表现为头痛、躁动症状,查颅脑CT未见出血,持续1~4 h后症状缓解。临床可通过应用钙离子拮抗剂、自由基清除剂等降低患者再灌注损伤[9]。本研究A组有3例发生血管再闭塞情况,查颅脑CT未见出血,导致瘫痪肢体改善后复加重,相关研究[10]显示,溶栓后血管再闭塞发生率约10.00%,略高于本研究结果。临床可在溶栓药物停用24 h后给予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减小血管再闭塞梗死体积,降低其发生率。
综上所述,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在溶栓前注意分析患者是否符合溶栓条件,注意溶栓时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