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髓腔注入氨甲环酸对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患者术后隐性失血量的影响
2021-06-09王溪淳胡斌杨宏志
王溪淳,胡斌,杨宏志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三科,江西 九江 33200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1]。粗隆部位血运较丰富,骨折后极少出现不愈合现象,但常发生髋内翻,且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易产生诸多并发症,具有较高死亡率[2]。手术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常见手段,临床多选用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术中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但隐性失血量大,易导致患者贫血从而产生诸多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3]。氨甲环酸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纤溶药物,可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从而达到止血作用,多用于骨科、心脏等领域手术,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4]。本研究旨在探讨股骨髓腔注入氨甲环酸对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患者术后隐性失血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7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5.73±7.64)岁。观察组男18例,女19例;年龄55~77岁,平均年龄(66.15±7.73)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初次新鲜单侧骨折患者;②无凝血性疾病患者;③可全程配合检查患者;④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相关药物过敏患者;②有既往静脉血栓病史患者;③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患者;④严重精神疾病患者。
1.3 方法两组均由同一组医师进行手术,采用全身麻醉下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手术。辅助患者取仰卧位,于透视下观察闭合复位,如复位满意,则在大转子近端做一3 cm切口,放置导针,沿导针行近端扩髓。对照组股骨髓腔注入20 mL 0.9%氯化钠溶液,明胶海绵(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金陵制药厂,国药准字H32024096,规格:6 cm×6 cm×1 cm)填塞髓腔入口。观察组将2 g氨甲环酸注射液(江苏朗欧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851,规格:10 mL:1 g)与20 mL 0.9%氯化钠溶液充分混合后注入股骨髓腔,用明胶海绵填塞髓腔入口。将PFNA主针置入并打入螺旋刀片,于远端锁入一枚静态锁针。两组术后均进行抗凝治疗,4 100 U低分子肝素钙(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91,规格:0.5 mL:5 000 AXa单位)皮下注射,每天1次,至术后2周。
1.4 观察指标①失血量:于术前、术后3 d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深圳市尚荣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粤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2400609号,规格:BS-3600T]测定红细胞蛋白及红细胞比积,计算隐性失血量和围术期总失血量。红细胞丢失总量=(术前红细胞比积-术后红细胞比积)×患者血容量×1 000;隐性失血量=红细胞丢失总量+输注红细胞量-显性失血量;术中失血量即为显性失血量;围术期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②并发症:感染、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失血量比较术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显性失血量略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隐性失血量及围术期总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两组失血量比较(±s,mL)
表1 两组失血量比较(±s,mL)
组别对照组(n=37)观察组(n=37)t值P值隐性失血量701.63±105.43 569.47±78.62 6.113 0.000显性失血量194.51±26.27 195.65±44.36 0.135 0.893围术期总失血量895.23±82.74 763.29±74.16 7.223 0.000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群,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当跌倒或下肢突然扭转时会造成骨折。PFNA内固定术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髓内固定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固定牢固等优点[5]。但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患者常出现隐性失血量大的现象,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减少围术期患者隐性出血量是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的主要研究方向。氨甲环酸作为一种抗纤溶药物,可与纤溶酶原上的赖氨酸结合位点产生竞争性结合,抑制纤溶酶原向纤溶酶的激活及纤维蛋白的降解,从而稳定凝血斑块起到止血的作用[6]。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观察组显性失血量略多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隐性失血量及围术期总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表明股骨髓腔注入氨甲环酸可减少患者术后隐性失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髓内固定虽具有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但手术操作会破坏骨腔,会使髓腔内压急剧升高,造成骨髓中脂肪颗粒溢出并渗入血管,发生溶血现象[7]。刘敏等[8]研究表明,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手术期间总失血量可高达1 500 mL,而显性失血量仅150~400 mL,多出的失血量即为隐性失血量,而红细胞溶解、关节腔血液残留及血液渗入组织间隙是造成隐性失血的主要原因,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表明隐性失血量是围术期总失血量的主要部分,因此,控制隐性失血量是治疗的关键。氨甲环酸是一种赖氨酸合成衍生抗纤溶药物,可有效降低纤溶活性,减少血液进入间隙,减少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隐性失血量及围术期总失血量,降低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9]。张涛等[10]研究显示,静脉滴注氨甲环酸虽使隐性出血量有所降低,但患者术后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栓塞,不建议应用于髋部骨折手术。本研究通过股骨髓腔注入氨甲环酸对患者进行局部用药,靶向针对性较强,使手术部位迅速达到较高药效浓度,发挥止血作用,缩短止血时间并减少总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股骨髓腔注入氨甲环酸可有效减少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患者术后隐性失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