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2021-06-08翟勇
翟勇
摘 要: 学校美育强调通过审美、艺术实践实现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美术教育是学校美育中的重要一环。而“美育”不仅仅是艺术技法教育,基础美术教育中的“艺术赏析”也是美育。针对当前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以“写意性”油画教学为例,提出教学策略:认知“写意性”油画的概念及文化内涵,探索“写意性”油画的教学方法,导入“写意性”油画的作品赏析,以期对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小学美术教育;美育;写意性油画;油画教学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和艺术教育,不仅在重要会议中提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等要求,而且先后出台了《改进和加强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指明了美育、艺术教育的改革方向。其核心思想就是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情操。可以说,通过审美、艺术实现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是我国当代学校美育、艺术教育的使命,也是其育人价值的体现。
以油画教学为例,油画传入中国后经过一代代艺术家的不断研究与创造,从最初的模仿、接受到消化、吸纳、创新,践行了具有东方文化属性的艺术创作,而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精神”一直是被中国油画家们所看重的文化艺术文脉。近年来,“写意性”油画成为当代中国油画的新的学术现象。
笔者作为一线的美术创作与教学工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创作与教学经验,描绘和探讨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与问题,进而以“写意性”油画教学为例,论述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策略,以期为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教学提供参考。
一、中小学美术教学:现状与问题
1.“美育”不仅仅是艺术技法教育
当下的基础美术教育突出强调“美育”,不过,“美育”项目往往以技术种类来划分,以分科形式教授给学生。“美育”的含义用美术、音乐、舞蹈等科目来说明并不妥当,蔡元培先生对“美育”曾有过广阔而深刻的愿景,他所提倡的“美育代宗教”,是期望国人能学会珍惜文明的遗产,热爱创造美好的艺术品,以此拥有更包容、更独立甚至更高贵的精神,将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连接,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立性。
既然立人之本是“美育”的核心,那基础美术教育尤其重要,如果只是停留在一般美术教学技法上,则无法体现高品位、广胸怀。这不仅不是“美育”,甚至与“美育”背道而驰。“技”与“道”不分。在蔡元培建立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西方油画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写意性”,是一对核心概念,思考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助于高屋建瓴地把握当下中国的基础美术教育。
2.基础美术教育中的“艺术赏析”也是美育
在基础美术教育中,不可能所有学生都有创作的才能,但几乎所有学生都具备欣赏美术的能力,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去理解一些核心的美术概念。“写意”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写意”一词先是出现于古代诗歌中,如李白《扶风豪士歌》中写道:“原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后至北宋,在苏东坡的文人画学理论中有所申发,“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与欧阳修所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思想同源。如略加梳理,我们会发现在中国古代画学中,“写意性”要求的是对表现对象的精神性把握,而不拘泥于造型形式的客观再现。
3.中西结合的“写意性”油画教学
油画教学自20世纪初引进中国,是以徐悲鸿的法国学院派客观造型训练为基础,之后又深受苏联学院派影响,欧洲学院派的油画教学自然是以造型训练为主。这貌似与“写意”传统相左,但事实上,像林风眠、苏天赐等画家在教学中始终在探索油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结合,并将“写意”视为一个重要概念。直至今日,油画教学在中国发展百年有余,油画的基础造型如素描训练,已略成体系,各家美院都有其传承与教材编绘,而社会与学生的需求已发生改变,更多对中国本土或历史题材的创作与表达需要的不仅仅是造型,而是精神性的表现,这也正是写意油画已经被作为一种风格术语,引导着油画师生的实践探索的原因所在。
油画技法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基础之一,在社会上受众也较广。随着写意油画创作群体和接受群体的增加,中小学美术教育已经在尝试将“写意性”作为油画教学的一个面向。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如果教师介绍油画,应当告诉学生,中国人从一开始就在努力将“写意性”观念与油画结合。前辈学者已经做出的诸多尝试,如林风眠、刘海粟等美术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可以看成是油画“写意性”的端倪。不过,20世纪中叶的写意油画其实是秉持着“改良中国画”或“中西调和”这样一种基调。如林风眠“调和中西”的教学观念以及杭州艺专在1930年将中西画合为“绘画系”的举措,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从他自身的习画经历和教学主张来看,更多的是相互改造,既用油画或水彩改造传统绘画的“写意性”,也将“写意性”融进西画创作观念中。1
林风眠这种“调和中西”的方法其实是想消解中西绘画各自的形式特征,从而形成新的艺术形式,不管是“抽象的描绘”还是“写意的写实”,都是让中西绘画融通发展、各取所长。尽管当时这条“中西融合”之路受到了很多质疑,但今天写意油画的蓬勃发展及其画家群体的师承关系或多或少与林风眠有关。其中,苏天赐作为林风眠学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位油画家,他对当代油画“写意性”的探索也有重要的实践成果和理论贡献。在形式语言上,发展出诗意化、抒情化的意象空间;用笔上也追求“意到笔不到”的“写意性”审美理想;在形象处理上使用大面积的迷远、幽深之景,为观者提供了充分的投射空间和“意想”空间,能做到“画尽意在”。
二、“写意性”油画教学的实践策略
1.认知“写意性”油画的脉络及内涵
“写意性”油画与中国早期油画发展史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林风眠的第一代学生对油画“写意性”发展的贡献不仅仅局限在形式语言的创新发展上,更重要的是他们對于油画“写意性”教学的贡献。以苏天赐为例,从他1959年左右担任南京艺术学院绘画教研组组长时编写的教学大纲就可以看出,“努力尝试与促进油画的民族风格的形成”是他坚持的基本训练目的。在课程任务上,他认为“不只是学习西洋现实主义的优良技法,更重要的是要吸收我们民族绘画传统的精华,创造性地运用到油画上去”。在教学方法上,他提倡“不论静物、风景和人物,都应分别注意具有民族气派的构图”,倡导学生“勇于努力尝试摆脱西洋油画的形式,而带着饱满的民族感情进行作画”。提倡教师“尽可能结合课题的内容,陈列同类内容的西洋油画和国画”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绘画的精华和魅力。1
在认知“写意性”油画的过程中,我们还应回顾“油画民族化”“油画本土化”“意象油画”“写意油画”等命题的知识生成史,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在用学术研究来解释或描述油画实践。如描述林风眠的艺术特色,论者认为其“以书法入画”,“以线造型”,汲取了中国水墨画的用笔特色,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的“写意精神”等。
在中小学绘画教学中,基于上述认知过程如此展开,学生对油画以至造型艺术会有更亲切的体会与更深刻的理解,由此也能激发他们对美术实践的热情。
2.探索“写意性”油画的教学方法
中小学美术教育应当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去接触经典的理论,因为在实际生活中,技术的训练固然有助于审美,但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思维的训练,而非操作的训练。教师在介绍某一类型或风格的美术时,应当将该领域的美术教育家也纳入介绍范围,让有天赋或兴趣的学生得以自学。在“写意性”油画领域,油画教育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当代的写意油画教育者的贡献,可以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教学法的进一步提炼与针对性总结。进入21世纪以来,秉持“写意性”观念的油画家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教学理念,将油画“写意性”教学的重心不仅放置在形式层面的训练上,更注重于“内功”的修炼。以戴士和所著《写意油画教学》为例,全书虽然没有刻意去解释何为“意”,何为“写意”,何为油画“写意性”等命题,而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写意性”融入课堂实践和“课徒画稿”之中。或许仅从这一写作方式来看,就具备“写意性”,非常符合古人的随笔或日记体。与其给学生讲一堆似懂非懂的传统命题,还不如将其转化为通俗化、口语化的课堂随录。把深奥的、复杂的审美命题讲简单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这正是绘画艺术教学中的特点,往往需要教师厚积薄发,也是教学中最真实的过程。如戴士和发表的教学语论:“我的画属于兼工带写的,很少大写意,没有狂草。”(可以看成是对“似与不似”的理解。)“我的画大都属于静的,较少动荡。”(是对传统山水画“静气论”的认识。)“我的画大都有写生的过程,很喜欢面对着对象构思、观察,构图、落笔一次完成。”(是对“意在笔先”“神领意造”“随意命笔”的理解。)2
其次,探索、推广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最近几年,有些“写意性”油画教学已经走出了油画教师“个体性”的传授,试图将“写意性”的课程理念上升至群体认知的高度,并面向社会,对学生进行统一形式与内容的培养与训练,可从“文化”和“技法”两方面入手,旨在对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目饱前代奇迹”的传统审美修为。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与美术馆,甚至可以赴欧洲考察。
统一教学内容的模式也有可能会导致学生风格的雷同化。艺术的修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对于偏向于美术特长的中小学,我们要提倡学生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某一位油画家的风格走,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修为,让学生真正理解写意油画背后的庞大深刻的知识体系。所以,笔者认为,中小学美术教育最应该做的就是“有道有艺”导向性,而非结果,给予学生正确的导向可能要胜过“艺术水平得到突破性进展”之类的教学目标。
3.引导“写意性”油画的作品赏析
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进美术馆与博物馆。当代策展人也对“写意性”理念的油画展览有所偏爱。在“意象油画”理论的构建、“写意油画”理论的发展等方面,策展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以尚辉策展的“意象油画”为例,不仅策展人对“意象”进行深刻的阐释,而且还举办展览研讨会,共商共议。虽然学者们的观点不一,甚至相左,但正是借助这样的展览,油画“写意性”问题才获得了关注、深化及反思。
在引导学生观摩高学术水准的展览时,教师应提出至少两点:首先是选择策展理念的审慎性。历时两年做一次展览,说明策展人对这一命题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论证。其次是表述的清晰性。展览的目的、理论、图录等更有体系性,对中国话语权的诉求也更为强烈。展览用理论先行的方式组织艺术家,使他们在创作中有意识地将展览理念融入作品当中,将艺术家群体也纳入理论体系的建构之中,而不是画家出作品、评论家出文章的分离模式。
在观看完展览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传统审美理念中“写意性”的内涵,或策展的方向与命题,进而提出问题,如策展人和艺术家是否做到了“道艺结合”?在一个术语概念下的展览,策展人的作用是什么?这些问题也是当代“美育”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应提倡学生从小就有独立判断的能力,勇于揭开一些艺术的“国王的新衣”,具备去伪存真的思考能力。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将优秀的中华艺术教育传统与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世界艺术教育改革新理念相结合,提出并建构当代中国艺术教育话语体系是当前我国艺术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
油画自传入中国以来,经过几代人的积极探索,逐渐形成中国油画的民族特質。其中,“写意性”油画在借鉴、吸收外来画种技法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浸润中国文化精神,广泛吸纳民族艺术基因,使“写意”成为中国油画的一大特色。本文所讨论的中小学绘画教学中的写意油画教学,是美术教学的一个实例,通过认知“写意性”油画、阐发其概念和内涵、优秀“写意性”油画作品赏析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去引导学生发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以及中华优秀文化的融合性,并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信,进而引发学生对人文及审美的兴趣,这也是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核心使命和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