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探究

2021-06-08胡敏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教学学习策略

胡敏

摘  要: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对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价值,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意识、竞争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教学目标不清晰、缺乏评价、回避学习活动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科要求,解析教学目标,深化学习内涵,整合学科内容,融汇教材版块,注重评价过程,搭建学习支架,循序渐进地合理设计符合学情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关键词: 语文综合素养;初中语文教学;综合性学习;学习策略

随着统编版教材全面投入使用,国内综合性学习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推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综合性学习的意义与要求,“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同时,王荣生给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定义:“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在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情景中展开的、整合了两种或两种以上语文要素(读写听说)的言语实践活动。”1 这就说明综合性学要立足语文学科,并围绕“实践、运用、综合”三个核心,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征及价值

统编版语文教材六到九年级一共编排了16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设置了传统文化类、语文生活类、社会现实类主题,每学期实施两到三次难易程度不同的综合性学习。从语文“实践、运用、综合”的角度来看,综合性学习在内容编排上考虑学生语文学习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学习能力,分阶段地安排符合学情的主题内容;教材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提供学习支架,指导活动的过程和方向;教材还根据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的需要,补充一些具体指导语文学习的方法、课外知识等,拓展原有的课堂知识。“综合性学习”在内容的编排上也考虑到与单元教学主题相关联的内容。除此之外,还有丰富的拓展内容,部分综合性学习设置了“资料夹”,对学生综合性学习内容和语文知识进行补充。这些活动内容安排和方法指导以及资料拓展可以体现如下价值: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采用的都是接受式教育,这种被动式接受教育时间不断增长,学生的问题意识则逐步被淡化。而综合性学习是以问题的产生和发现为抓手来带动学生主动学习。教师需要根据教材的主题安排,明确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式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提出学习生活中存在的疑惑,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运用语文能力解决相关问题。例如六年级上学期的“遨游汉字王国”这一学习活动,教师可在指导学生了解汉字演变之后,针对“汉字为何演变”的相关内容引发学生探讨问题,学习到更多的汉字,深入掌握汉字音形义背后的故事,利用文字的构造特点去寻找并解答相关生活常识的疑惑,引导学生积极合作,增强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信心,使学生体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成就感。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任务式学习,通过多个任务环节开展多样化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层层解决问题。语文综合性学习关注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并掌握与人沟通交流的方式与技巧。例如八年级上学期“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要求学生分组实地考察、搜集资料,并且撰写申请保护报告。因此,学生必须加入小组活动进行讨论、分工,有目标有步骤地实行各项任务,甚至走入社会,去接触社区街道或者建筑管理者等,做好调研和资料收集。每个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好各自的任务之后,整个小组才能进行下一步撰写申请报告的工作。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新世纪以来,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大多数与学生的社会生活情况息息相关,例如文化遗产问题、互联网问题、老龄化问题以及百姓生活问题等。比如七年级下学期“天下国家”“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等活动,要引导学生查阅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经典故事;整理学过的古诗词,从中提炼出保家戍边、为统一家园慷慨呐喊勇于赴死等民族英雄;还可以从历史教材中整理出在民族存亡关头无私奉献甚至牺牲的华夏儿女们,进而思考如何践行这些优良传统。通过这些综合性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良好品德、家国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已不局限于课堂。大多数教师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的传承,已不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而语文综合性学习会设定一种情景,让学生去完成活动目标。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必须采用多種手段和渠道来获取信息,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信息的处理工作,对信息进行再次加工,以此完成自己的活动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提升和强化。例如八年级上册的“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需要考察的内容包括该建筑的历史、代表性景观、故事传说、相关诗文等。学生要通过搜索网络、调查问卷、访问人员、阅读书籍等方式获取这些内容,接着对这些繁杂的资料筛选、甄别、整理,然后提炼归纳出该历史建筑的价值、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最后拟出采取的保护措施。

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综合性学习这一板块比以前的教材设置更规范、更独立。在独立的板块设置里,有主题导入语,还有丰富且具体的活动环节设置,甚至有的学习活动搭建每一个环节的活动支架和问题支架。此外,还有一些课外知识来补充有关活动主题所涉及的内涵和外延,给教师一些教学参考,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但正是因为有以上的因素,教学常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1.对教材引导、理解不充分,忽略语文课程的教学要求

由于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没有像教读课文那样有单元目标明确的表述,因此,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教学目标理解有差异。面对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要求,教师如果不琢磨、内化,就不知重点应放在培养哪一方面的语文能力,整个学习就容易忽略综合性学习的价值和目的。学生对于语文综合性活动的学习目的、活动形式和过程也无法准确认知,也难以在活动中完善个人的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例如,六年级下学期“我的语文生活”引导学生关注在课堂上和课外生活中的语文学习。编者侧重于语言在生活中的综合运用。教材给出了一些学习活动支架,“搜集广告词”“寻找最美对联”等,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学情,教学应该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修辞运用、语言赏析方面的能力。如果没有解析学科要素,学生未对修辞、语言品析进行一定的归纳,就无法理性地去进行“写广告词”“写对联”等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也就达不到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要求。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往往流于形式而无法真正落实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上来。

2.一味照搬教材活动建议,与时俱进意识薄弱

教材中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和活动环节的设计是综合之前的教材和时代特征来确定的,目前统编版教材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例如“互联网时代”“低碳生活”等都是当下关注点。可是这是一个信息化飞速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和速度非常之快。目前教材中所提供的学习支架和补充资料未必适应当今学生知识储备和时代特征、需求。例如,八年级“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中对“点赞”“吐槽”“抢沙发”等网络词语的研讨,对于学生来说就有些滞后,资料框中补充的网络搜索技巧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已经掌握的技巧了。如果教师不能结合当下的知识或局势及时更新和补充活动内容,会让学生觉得语文活动索然无味,甚至可能会出现不合时宜的错误。

3.过于注重活动形式而模糊评价

统编版八册教材中安排了16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板块中活动内容环节的设置占最大比重。每个主题活动开始只有简短的导语,之后就是活动环节设置的内容,对于学生活动评价方面涉及甚少。虽然活动形式丰富,并没有对学习行为和成果进行具体的评价指导。例如八年级上册中“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环节之一的“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中,要求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的项目作为本组“申遗”项目。那么怎样的标准才最符合“申遗”标准呢?资料卡片中只有示例,并未对示例进行评价说明。教学建议中也并未指导一线教师对于资料卡片进行评价。还有在“班级召开模拟答辩会”环节只是建议邀请语文教师或相关学科教师担任评委,共同组成评审委员会。但并没有对于答辩内容的评价标准进行具体的说明。那么学生自然不会明白如何写对的答辩报告,如何更好地答辩。此外,教师往往不会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研究制定评价标准,这就让综合性学习活动过于注重活动形式而缺乏评价过程和标准。

4.时间、空间、资源等因素限制综合性学习活动

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涉及很多领域,如历史、美术、音乐、地理等,融合性很强,这对语文教师备课的广度和深度都提出较高的要求。还有一些活动主题是鼓励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锻炼学生口语表达、交际能力等。例如七年级下册“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活动中资料夹有提供月计划建议,其中具体活动实施第4和5条邀请校内教师或校外专家学者、作家做报告,到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这对一线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语文教师要具备联系到校外资源的条件,还对其交际能力提出挑战,还有在校外学生安全责任等问题。以上这些挑战往往会导致一线教师对此望而却步。

三、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策略

针对以上教学中的问题,根据语文课程设置、目标要求和教学经验,笔者做了一些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策略的积累。

1.解析语文学习要素,结合教学单元内容,合理设计活动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设置的一个部分,要围绕其要求和目标开展。而在教材中对于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没有具体的设定。这就需要教师首先根据教材学习主题,解析语文要素以及教学目标。进而结合教材活动建议和学情进行合理设计。例如,六年级上册中“遨游汉字王国”,从导语、活动设计以及后面“资料夹”中的资料,可以解析出培养语文汉字识辨、书写能力,以及归纳和鉴赏能力。在教材中四项活动的建议下,还要结合本学校学情对环节所投入的配比有所考量。例如在一般初级中学六年级中开展此活动,需要教师多投入书写和鉴赏的指导,而减少学生自主展示评价活动时间。

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单元学习活动的一部分,是“在单元教学背景下以‘问题形成与‘问题解决为主的语文实践活动”1,所以在解析语文要素,设计教学目标和活动环节时,还得研究本单元的其他学习活动,找出共同点,再结合语文综合活动要求,合理设计活动。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倡导低碳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围绕这个单元主体的学习继续探究“低碳生活”专题,要求学生从“资料夹”中看出去,走进当下的生活,发现并记录生活中“低碳”的表现,交出一份家庭如何低碳生活的具体做法报告。这不仅能深化这一单元的教学主题,而且能激发学生对这方面专题知识的兴趣,深化对此专题的了解,提升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综合能力。

2.紧跟时代步伐,深化学习内涵,提升学生兴趣

统编版初中教材围绕语文课程大纲设置了传统文化类、语文生活类、社会现实类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但由于时代局限性和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教材中活动主题和内容可能会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就需要教师紧跟时代步伐,深化学习内涵,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课程设计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走出那种单纯以学科规律为导引的传统的课程设计。若结合当下时政热点去落实这一活动目标,学生不仅有兴趣,而且可锻炼语文综合素养。例如八年级上册“我们的互联网时代”这一学习活动在2020年进行的话,可以借助新冠疫情对学生语文思辨能力进行多方面的培养。在疫情的起始阶段,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查找有关新闻,进而去辨别事实和谣言,做一个理智的人。指导学生在比较这些文章时学会摆事实、讲道理,去辨析文章的真伪,从而得出作者观点是否可信的结论,进而可以辨析出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

3.整合学科内容,拓展教育资源,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新语文课程标准下“教师负责对学科內容的增删、调换,学科之间的整合、对课内教学资源的开发;根据校本原则、区位原则,策划各种语文主题活动,即对课外教学资源的开发”2,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可以积极提倡跨领域学习,将其与相关课程相结合,打破传统语文教学壁垒,实现多学科内容的整合,使学生汲取其他学科的营养,将语文“人文”与“知识”内容进行综合学习,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素质。

初中初始阶段的综合性学习主要用于兴趣的培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生语文学科的知识学习,以与其他学科相整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性学习,使得活动开展更加顺利。例如,七年级下册的“天下国家”活动课将相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逐步拓展,结合中国古代史找寻史料,从纵向和横向维度搜集历史英雄人物事迹,学生在资料归纳整理中探寻“家国”的精神内涵;活动展示可运用音乐和美术等学科的知识,用音乐朗诵会的形式来呈现活动结果,再次升华活动主旨。故而在整合学科中可以从主题入手,从其他学科中找寻事实依据或者原理依据,再借助外在显性的表达手段和形式来展现学习成果,提升语文综合性学习素养。

4.融汇教材版块,做好评价工作

统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活动教材中对学习评价直接给出建议的只有六上“有朋自远方来”活动。里面提供“综合性学习评价表”,包括评价项目、评价指标和评价角色的指导,其余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没有给予教师评价方面的直接建议。但这套教材建议“根据每次综合性学习的需要,补充了一定的具体语文实践活动的方法性知识”1,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建议制定评价标准。例如七年级下册“天下国家”活动中给出了讲故事的注意事项。教师可以根据这个注意事项,先制定讲故事的过程性评价标准,并告知学生,然后再进行讲故事活动。这样这一环节的活动目标才能落到实处。

5.搭建问题支架,循序渐进

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其中提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这同样适用于统编版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例如,六年级下册“话说千古英雄”教材中建议安排“排排英雄谱”借助平时的积累和资料介绍英雄,然后讲英雄故事学英雄精神。对于学生最近发展区,教师设置了“何为英雄”“说说英雄的故事”“这个时代还需要英雄吗”三个大问题,搭建一系列问题支架去帮助学生达成任务目标,进一步去生成学习。

猜你喜欢

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教学学习策略
Explor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from the Study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学习策略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Learner Autonomy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in EFL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