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妙用毛泽东诗词及其启示

2021-06-08汪建新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诗词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反复运用毛泽东诗词来阐述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既有直接引用,也有巧妙化用;既能深化原意,又能赋予新意。习近平对毛泽东诗词的引用自然贴切、生动形象,充满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认真解析、仔细领悟习近平妙用毛泽东诗词的方法和特点,有助于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有助于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行文的独特魅力,有助于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础和行动自觉。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毛泽东诗词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21)01-0014-10

[收稿日期]2020-10-25

[作者简介]汪建新(1964—),男,江西婺源人,博士,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诗词、企业管理。

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先后20多次引用毛泽东诗词名句来阐述深刻的治国理政理念和举措。习近平对毛泽东诗词烂熟于心,信手拈来,引用得自然贴切、生动形象,升华了毛泽东诗词的意境,使讲话和文章充满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迪。这一现象引起了毛泽东诗词爱好者和研究者的极大兴趣,一些专家学者开始着手研究习近平妙用毛澤东诗词的方法和意义,这是毛泽东诗词研究领域的一个新动向。本文旨在通过一些具体事例,来解析习近平妙用毛泽东诗词的语言特征、精神意象、内在底蕴和现实启迪,进而更好地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习近平如何妙用毛泽东诗词

习近平引用毛泽东诗词的次数很多,每次讲话的场合、氛围以及想要表达的主题不尽相同,所引用的毛泽东诗词的名句也不尽相同。习近平引用毛泽东诗句,有的是对诗句原意的强化,有的是对诗句寓意的升华,有的则是对诗句内涵的拓展,准确精当,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这里很难逐一列举习近平引用毛泽东诗词的所有例句,根据讲话的语境和主题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情形:

(一)用毛泽东诗词来总结毛泽东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

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全面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的丰功伟绩。他多次提到毛泽东诗词,这是习近平引用毛泽东诗句最多最全的一次。在谈到青年毛泽东的远大志向时,习近平指出,“年轻的毛泽东同志,‘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1]。

这几句词出自毛泽东于1925年秋写的《沁园春·长沙》。它是青年毛泽东的一篇力作,是一篇游故地而观秋景、忆同窗而思往事、励斗志而抒豪情的壮美词章。词的上阕描绘1925年秋毛泽东重游橘子洲头时的所见所感,下阕侧重回忆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那段激情燃烧的求学生涯。习近平用来描述毛泽东志存高远、朝气蓬勃、激流勇进、上下求索的青春岁月,既真实可信,又生动传神。

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人之后,毛泽东积极投身于中国革命的伟大事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习近平指出:“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澜,还是‘雄关漫道真如铁,毛泽东同志始终都矢志不移、执着追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我们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牺牲……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1]

“倒海翻江卷巨澜”出自毛泽东长征途中写的《十六字令三首》其二:“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本意是群山气势磅礴,宛如跌宕起伏的洪涛巨浪。“雄关漫道真如铁”出自1935年2月写的《忆秦娥·娄山关》,本意是别说娄山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它在英勇红军面前不再是坚不可摧的险关。习近平用“倒海翻江卷巨澜”“雄关漫道真如铁”来形容中国革命风起云涌、险象环生。“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出自《七律·到韶山》,意思是要奋斗就会有牺牲,革命者为救国救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习近平用这句诗来歌颂毛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大抱负和牺牲精神。

(二)用毛泽东诗词阐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用三个诗句来高度概括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光辉历史进程,深情阐述中国梦。他指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2]P18

习近平用“雄关漫道真如铁”来说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苦难深重,中国革命艰难曲折,但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中国共产党人攻坚克难,终于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开始了谋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人间正道是沧桑”出自毛泽东于1949年4月写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本意是说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符合历史规律,顺应时代潮流,使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习近平用它来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发展中国的康庄大道,也彰显出两条道路之间的内在联系。“长风破浪会有时”是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诗句,习近平用来描述中国未来发展的光辉前景。习近平仅用三个诗句就把握了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与将来的本质特征,言简意赅、入木三分。

2014年9月30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一唱雄鸡天下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使亿万中国人民成了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满怀豪情开始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3]。“一唱雄鸡天下白”出自《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这首词写于1950年第一个国庆节期间。该词上阕第一句是“长夜难明赤县天”,其意是说旧中国积贫积弱,整个社会暗无天日。下阕起句就是“一唱雄鸡天下白”,比喻新中国横空出世,新中国一片光明,可谓是新旧社会两重天。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莫过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一唱雄鸡天下白”是唐代诗人李贺《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化用而来。习近平引用毛泽东这句诗,和毛泽东填词的语境高度契合,和毛泽东诗句的本意也完全一致。

(三)用毛泽东诗词彰显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道路自信

2019年9月30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勇于探索、不断实践,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時代,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中国人民意气风发走在了时代前列!”[4]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道路自信的现实基础。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中用“人间正道是沧桑”来描绘中华民族的今天,充分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的道路自信。

2013年1月1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造福人民的美好事业,也是需要我们为之付出智慧和力量的艰辛事业。……这里,我想起毛泽东同志当年写下的词句:‘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辉煌成就已载入民族史册,美好未来正召唤着我们去开拓创造。”[5]

这几句词出自毛泽东1934年夏写的《清平乐·会昌》,毛泽东曾经自注道:“踏遍青山人未老:一九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6]P194当时第五次反“围剿”遭受严重挫折,中央苏区危在旦夕,但毛泽东把郁闷压在心底,作品写得昂扬积极、乐观豁达,充分体现出毛泽东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引用这几句诗来揭示当代中国的大好形势和美好前景,与毛泽东的原意有了很大区别。习近平眼中的“风景”,已全然没有毛泽东笔下的炮火硝烟,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神州大地焕发的实践伟力和巨大成就。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豪迈地指出:“今天,我们可以告慰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是,在他们带领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我们已经走出一条光明大道,我们要继续前行。”[1]“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引自1933年夏写的《菩萨蛮·大柏地》,毛泽东的本意是红军作战在房屋墙壁上留下的弹洞把关山装点得更加壮美。习近平用来说明今日中国的繁荣局面是中国人民在正确道路指引下努力奋斗出来的,并表达了还要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行的坚定决心。

(四)用毛泽东诗词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充分的文化自信

自信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一种坚定的自我价值体现。而文化自信作为一种文化心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与自觉服膺,是对先进文化顽强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和充分信心,是对民族文化独特魅力的真挚情感和浓郁情结。它不仅仅是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更是基于民族文化立场,对民族文化的精神追求、独特优势、文化特质和发展前景等的正确体认。

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并作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重要遵循和牢固基础。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7]P36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是毛泽东年轻时写的一首诗中的残句。《庄子·逍遥游》描写道:“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说他读过一本名叫《齐谐》的志怪书籍,说鲲鹏从北往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毛泽东诗词当中,反复出现鲲鹏意象:《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鲲鹏击浪从兹始”;《沁园春·长沙》“到中流击水”;《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七律·吊罗荣桓同志》“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念奴娇·鸟儿问答》“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除“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中“鲲鹏”意指恶魔,具体指国民党反动派,带有贬义,其他鲲鹏意象都是褒义,包括以天下为己任的青年才俊;搏击风浪的热血男儿;经邦济世的治国栋梁;反修反霸的英勇斗士。毛泽东运用鲲鹏形象,并不拘泥于庄子的原意,而是根据其形态风貌的主要特征,把它改造为志向远大、壮美俊伟的崇高形象,它俨然就是毛泽东的人格化身。“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句诗充分体现了自信是毛泽东不同凡响的性格特征。

习近平用“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句诗来强调文化自信是攻坚克难的巨大力量,以此激励广大人民要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因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弘扬中国精神的源动力,是凝聚中国力量的向心力,是坚持中国道路的稳定力。

(五)用毛泽东诗词诠释共产党人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和崇高革命精神的先进政党,在长期的艰苦奋斗中,形成了独特的革命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史的壮丽画卷,也是解读革命文化的独特文本。习近平反复引用毛泽东诗句来诠释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同时也表达了继续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坚强决心。

2012年4月13日,习近平在对兰考县工作的批示中写道:“兰考是焦裕禄同志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长期以来,在焦裕禄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兰考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坚持与时俱进,坚持艰苦奋斗,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焦裕禄同志当年在兰考工作时提出的‘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宏伟愿望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8]毛泽东“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本意,是指通过武装斗争推翻反动统治,改造旧中国的社会面貌。焦裕禄立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重点是要改造恶劣的生态环境。习近平引用这句诗,则是称赞焦裕禄迎难而上、百折不挠、战天斗地、治理风沙的崇高精神。

2013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哪怕‘黑云压城城欲摧,‘我自岿然不动,安如泰山、坚如磐石。”[7]P3682018年6月29日,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最可靠的力量源泉。当年,‘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为我们党依靠人民赢得革命胜利凝聚了强大力量。今天,我们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就是为了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9]P94

“我自岿然不动”引自毛泽东于1928年秋写的《西江月·井冈山》,本意是面对强大敌人的重重围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民团结一心,沉着应对,稳如泰山。习近平引用来说明中国共产党植根于人民,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是共产党长期执政坚不可摧、稳如磐石的根本原因。“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引自毛泽东于1931年春写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这句诗的语义通俗易懂,表明中国革命是为了人民,也必须依靠人民。习近平引用这句诗来说明中国革命成功的根本原因,采用了毛泽东诗句的本意,同时也用来表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然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的坚定立场。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我们既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1]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要增强战略定力,站稳政治立场,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干扰面前,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决不能为错误思想言论提供传播渠道。”[2]P4202019年9月3日,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强调:“我们的头脑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坚定,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做到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9]P226

“乱云飞渡仍从容”出自毛泽东于1961年9月9日写的《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本意是一阵阵乱云飞速流动但却仍然从容不迫,比喻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局势面前,共产党人沉着应对。习近平引用这句诗同样也是表明任凭国际风云变幻,共产党人处变不惊,镇定自若,不畏浮云遮望眼,始终保持战略清醒,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坚持走自己的路。“不到长城非好汉”,出自1935年10月写的《清平樂·六盘山》。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当时日寇已进犯长城一带,这里以长城代表抗日前线。毛泽东曾说过:“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10]P161“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诗气贯长虹,其本意是不登临长城关口不能算是英雄好汉,昭示红军万里长征北上抗日的坚定决心。习近平引用这句诗,表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中国人民将咬定目标不放松,团结一心,奋发有为,排除万难,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2019年1月11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从严治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基本规律,也是我们党自我革命的内在要求。要以‘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巩固、深化、拓展全面从严治党成果。”[11]“宜将剩勇追穷寇”引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本意是解放南京之后,应当乘着旺盛的士气,彻底消灭所有穷途末路的国民党反动派残敌。习近平引用“宜将剩勇追穷寇”来说明我们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决态度和顽强意志。

(六)用毛泽东诗词激励青年大学生勤奋学习报效祖国

青春,是人生中最美的那一部分,在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中都是最动人的词汇之一。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高度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2014年5月4日,习近平视察北京大学。在静园草坪,习近平认真聆听同学们激情朗诵《沁园春·长沙》。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12]P172

习近平引用《沁园春·长沙》的诗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其用意和毛泽东诗句的本意相同,意指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正是人生的青春年华。习近平借此勉励青年大学生要珍惜光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12]P172。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将青春梦想融入中国梦,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七)用毛泽东诗词解读中国人遨游太空的千年飞天梦

天空,引人遐想。华夏先人仰望天空,徜徉于浩瀚的星河,畅想着久居广寒宫的嫦娥、永不停歇地砍桂花树的吴刚、含情脉脉望着银河彼岸的牛郎织女……“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飞向蓝天,探索那浩瀚无垠的宇宙,一直是炎黄子孙的共同梦想。2013年6月11日,习近平亲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观看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升空,并为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壮行。习近平对即将出征的航天员们说:“看到你们精神饱满、英姿勃勃,我感到很高兴。在你们即将出征之际,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代表全国各族人民,来为你们壮行。你们执行我国第五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航天梦,展现了中国人‘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这是光荣而又神圣的,全国人民都为你们感到骄傲。为了这次飞行任务,你们进行了认真扎实的训练,各方面做了精心周密的准备,我对你们圆满完成任务充满信心。预祝你们成功,期待你们凯旋。”[13]

“敢上九天揽月”,是从毛泽东1965年5月写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可上九天揽月”一句化用而来。毛泽东发挥想象,说可以飞到九重天外去摘取月亮,借此说明“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而习近平用来实指中国人古已有之的遨游太空、登临月球的飞天梦想。习近平把“可上九天揽月”改为“敢上九天揽月”,语气更加肯定,信心更加十足,凸显了中国人民敢于创造、敢于创新、敢于胜利的聪明才智和壮志豪情。

(八)用毛泽东诗词寄语中美企业家放眼未来把握机遇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前来中国访问,开启“破冰之旅”。在中美几代领导人的共同推动下,中美关系得以不断改善,但也充满了坡坡坎坎。至今中美关系仍然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最复杂、最难驾驭的大国关系。2012年2月14日,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华盛顿同美国副总统拜登共同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习近平殷切寄语两国企业家:“‘风物长宜放眼量。企业家的眼界决定境界、作为决定地位。希望企业家们‘不畏浮云遮望眼,不因一时一事的干扰因素而裹足不前,而应着眼长远,拿出更多、更好适合两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14]

“风物长宜放眼量”出自毛泽东1949年4月29日写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当时,柳亚子因为一些待遇问题而牢骚满腹,毛泽东劝他放大眼界去衡量世界万物,视野应更加开阔,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习近平引用来勉励中美企业家要承认矛盾,正视分歧,准确判断中美关系的大局,要面向未來,把握主流,丈量大势所需,考量时代所盼,加强沟通,携手合作,互利共赢,为促进两国关系发展多做有益的贡献。

二、习近平为何能妙用毛泽东诗词

《宋史·岳飞传》有云:“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习近平对毛泽东诗词的引用和化用自然贴切,的确达到了浑然一体、出神入化的境界。习近平妙用毛泽东诗词,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可谓水到渠成。

(一)对伟人毛泽东无限敬仰

习近平自幼沐浴着毛泽东时代的雨露阳光,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深情厚意至真至诚,尤其对毛泽东的敬仰之情发自肺腑、日久年深。1966年、1997年、2011年,他三次到韶山。2011年3月20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到湖南考察,一下飞机就赶赴韶山,向毛泽东铜像敬献花篮,参观毛泽东故居。2006年、2008年、2016年,他三次上井冈山。他曾在革命圣地延安当过知青插过队;他还多次到过嘉兴、古田、遵义、西北坡等地,不断追寻着毛泽东的奋斗足迹。

2012年的11月17日,习近平刚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久,就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12]P9习近平曾满怀深情地说:“毛泽东同志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不仅赢得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爱戴和敬仰,而且赢得了世界上一切向往进步的人们敬佩。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实践和光辉业绩已经载入中华民族史册。他的名字、他的思想、他的风范,将永远鼓舞我们继续前进。”[1]习近平反复强调:“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把我们的党建设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1]这是对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肯定和尊重,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全部历史的肯定和尊重。习近平频繁引用毛泽东诗词,其中既饱含着习近平对伟人毛泽东的情感因素,也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继往开来的使命担当。

(二)对毛泽东诗词烂熟于心

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中,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民、曾是返乡知青的王宪平,讲述了这样一件事:1971年1月,他接到县里通知,要调他去关庄公社工作。“2月的一天,劳动结束后,我去近平的窑洞拉话。他当时已经知道我要去工作的消息。我们拉了一会儿话,他拿出一本《毛主席诗词》,在上面用钢笔写了‘送黑子:工作纪念。”[15]P210

当年,习近平把《毛主席诗词》作为临别礼物送给好友,态度既真诚又庄重。毛泽东诗词曾经大量发行,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习近平伴随着毛泽东诗词的宣传普及而成长。不难想象,在梁家河那个偏远山村,品读毛泽东诗词使习近平的生活变得充实,思想受到熏陶,精神得到激励。后来习近平能在各种场合妙用毛泽东诗词,是熟能生巧的必然结果。

(三)对古典诗词有深厚造诣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到北师大视察。他在翻看课标时指出:“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16]2014年9月11日,习近平飞往塔吉克斯坦访问。专机起飞后,他来到后舱看望工作人员。习近平很有感触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1990年7月15日,习近平曾填词《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倾澄碧。[17]

这首词语言质朴,意境高远,格调清新,充分说明习近平具有深厚的古典诗词造诣。在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他旁征博引古诗名句。谈到信仰之坚贞,他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讲到爱民之情深,他引了“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诉说风气之紧要,他说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提到青年之志向,他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论述文明之多元,他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腹有诗书气自华,习近平驾轻就熟妙用毛泽东诗词,是他古典诗词深厚底蕴的具体体现。

(四)对治国理政有心灵契合

在古往今来的所有诗人当中,毛泽东独领风骚。他是诗人政治家、政治家诗人,始终以旧世界改造者和新世界创造者的姿态言志抒怀。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思想的诗意表达,记录特定时代的艰难探索和光辉历程,反映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和丰富情感,抒发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习近平与毛泽东都是党的领袖,一脉相承。习近平对毛泽东诗词情有独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也获得思想启迪。

习近平引用毛泽东诗词,并不是从诗词鉴赏的角度去表达心得与感慨,而是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围绕着内政外交、国计民生发表执政方略,阐述治国理政的新思维、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的讲话文章主题广泛,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气势恢宏,既彰显文化底蕴,更体现政治智慧。这与纵横捭阖的毛泽东诗词有很多契合之处,遥相呼应。正因为如此,习近平引用最多的诗词是毛泽东诗词。

(五)对改进文风有不懈追求

一个政党的文风,是党风的外在表现形式。早在2005年,习近平就曾在《文风也能体现作风》一文中指出:“现在存在一种很不好的文风,喜欢写长文章,讲长话,但是思想内涵却匮乏得很。”习近平大声疾呼:“要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扔到垃圾桶里去。”他一贯强调文风要“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反对“长、空、假”,倡导“短、实、新”。[18]他明确提出文章讲话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用尽可能少的篇幅,把问题说清、说深、说透。2010年5月12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作了《努力克服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的重要讲话。习近平对为什么要改进文风、提倡什么样的文风、怎样改进文风作了系统精辟阐述。

在文风问题上,习近平堪称表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体现出独特而富有个性的语言风格,观点鲜明、逻辑严谨、简洁明快,有创新思想,有为民情怀,有务实作风,显示了强大的语言力量。他特别善于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比如经史子集、历史典故、箴言警句、古典诗词来阐述深刻道理,体现了厚重的国学修养和文学造诣。妙用人们耳熟能详的毛泽东诗词画龙点睛,是习近平语言风格的一种具体体现,听来亲切,回味无穷,印象深刻。

三、习近平妙用毛泽东诗词的启示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人自古崇尚“诗意地栖居”,诗歌的传统悠久、丰厚而魅力无穷,中国人都有浓郁的诗歌情结。当然,国人的诗词功底也有高下之分。人们的诗词造诣大体上可以分成四个层次,即能吟诵,能品味,能运用,能创作。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知识背景和能力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能达到前两个层次已然不易,能灵活运用的人越来越少,能写诗填词的更属凤毛麟角。毛泽东诗词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广为流传,已经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能背诵吟唱毛泽东诗词的人很多,能赏析解读毛泽东诗词的学者也很多,但能够把毛泽东诗词运用得浑然天成、炉火纯青的人并不多,这种现象耐人寻味。

习近平对古典诗词信手拈来,能吟诗作词表达心志,引用毛泽东诗词能够做到自然契合、新意迭出,说明他的诗词修养已达到不同凡响的境界。习近平对毛泽东诗词的深刻领悟令人钦佩,他对毛泽东诗词的巧妙运用堪称典范。认真解析、仔细领悟习近平妙用毛泽东诗词的方法和特点,有助于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有助于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行文的独特魅力,有助于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础和行动自觉。其背后的意味已经远远超出诗词引用本身,能够给人们带来诸多深刻启示。

(一)必须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華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7]P36中国古典诗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独特地位,是流传最久远最普及的文学体裁,毛泽东诗词是古典诗词的继承与发展,“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19]P117。与此同时,它又是风起云涌的中国革命的宏伟史诗,是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生动写照。换言之,毛泽东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艺术结晶,已经汇入到中华民族的精神长河,成为中华民族情感、意志和文化的象征。对待毛泽东诗词的情感折射出对待三种文化的态度,是高度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

(二)广泛涉猎古典诗词作品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毛泽东之所以能够成为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得益于他深厚扎实的古典诗词功底。据不完全统计,毛泽东圈划批注过的诗词,包括1180首诗,378首词,12首曲,20首赋,诗词曲赋总计1590首,涉及429位诗人。其中唐诗约600首,明诗近200首,汉、魏、南北朝诗150多首。习近平曾深有感触地说过:“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有很深厚的文学素养,在诗词歌赋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20]同样,习近平之所以能够娴熟地引用毛泽东诗词,也是广泛涉猎包括毛泽东诗词在内的古典诗词的结果,正所谓熟能生巧。只有广泛涉猎中国古典诗词作品,对中国悠久诗词传统有所了解,才能真正感知毛泽东的诗人气质,才能充分领略毛泽东诗词的艺术价值。

(三)深入学习了解党史国史

《孟子·万章下》指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唐朝诗人白居易《与元九书》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时而著”“为事而作”既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原则,也是准确理解作品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1]评价人物如此,理解作品同样如此。毛泽东诗词深深植根于古典诗词的艺术土壤,也深深植根于波澜壮阔的社会现实,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作的,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辉煌历史和伟大业绩的形象化展现,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多阅读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共党史书籍,更多了解历史风云和社会风貌,从更宽广的历史视野去把握毛泽东的奋斗历程和使命担当,有助于更好理解和认识毛泽东诗词的时代特征和历史韵味。

(四)选读精品做到精细识读

毛泽东逝世后,一些热心人编出毛泽东诗词全集,但所收作品太庞杂,有些是明显缺少诗意和诗味的应用文字,对一般读者而言,没有全读的必要。1996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了的《毛泽东诗词集》,正编收入的42首诗词是毛泽东诗词的上乘之作,奠定了毛泽东在诗坛的地位。副编诸篇是作者没有定稿,不准备发表,有些还明确表示过不发表的。一般读者首先要精读正编的作品,再读副编中的作品。要精细识读,对字词句篇都要认真辨识,不能主观臆断。朱熹《朱子语类》云:“要成诵精熟。先读透正文,方能玩味品类。”清人唐彪也在《读书作文谱》中指出:“微言精义,古人难以明言,而待人自悟者,可将其熟读成诵,取而思之。”毛泽东诗词多为旧体,多用比兴,精炼含蓄,只有诵读精熟才能融会贯通、深入体味,这是理解消化和熟练运用的前提和基础。

(五)准确理解作品丰富蕴涵

毛泽东诗词意境高远,思想深刻,博大精深,展现了“胸中日月常新美”的内心世界,记录了“踏遍青山人未老”的心路历程,表现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壮阔胸怀,抒发了“江山如此多娇”的爱国热忱,表达了“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宏伟理想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南宋学者陈善所著的《扪虱新话》指出:“读书须知出入之法。始则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唯知出知入,尽得读书之法也。”读书也罢,读诗也罢,道理都是如此。入其内,反复思索品味,才有深度;出其外,放宽视野,才有高度。品读毛泽东诗词时,不能仅仅局限于作品本身,必须结合追寻毛泽东的足迹,阅读毛泽东的传记,钻研毛泽东的理论文章,弄清毛泽东的生活方式和个性气质,熟悉毛泽东的奋斗人生和心路历程,掌握毛泽东的立场方法和深邃思想,才能真正理解毛泽东诗词的精神境界和深刻寓意。

(六)见仁见智力求常悟常新

司马光《温公续诗话》中说:“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中国古代的文艺家、美学家普遍认为,真正有诗味和意境的作品,不像一潭清水那样让人一览无余,而是意蕴深厚、含而不露、耐人咀嚼、余味无穷。文学鉴赏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调动自己的各种心理功能对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并获得审美愉悦的一种精神活动。阅读诗词以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为贵,解读毛泽东诗词也贵在有自己的理解、感悟和领会,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审美的愉悦和满足。毛泽东诗词广为流传,注家蜂起,出版了很多注释、解析、鉴赏毛泽东诗词的书籍,对阅读欣赏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但它们只是一种参照系,无法提供诗词欣赏的标准,不能替代读者自己对毛泽东诗词的思考、理解和领会。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欣赏毛泽东诗词也是见仁见智,读者可以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半个多世纪以来,广大读者根据自己的时代背景、生活体验和情感经历,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读有所得,思有所悟,不断深化了对毛泽东诗词的寓意理解,也不断拓展着毛泽东诗词的审美空间。这是毛泽东诗词的艺术价值所在,也是毛泽东诗词常读常新、常悟常新、魅力永恒的根本原因。

(七)古为今用力求学以致用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学习古典诗词到底还有多少作用,如何把古典诗词与现代生活巧妙结合,是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课题。很多人学习古典诗词时仅仅满足于背诵,这只是学诗的初级阶段,只是熟能生巧的基础条件。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只有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才能真正发挥诗詞作品应有的文化价值,才能使诗词文化不断得以传承和发展。学诗不仅在于提高修养、陶冶性情,更要转化为说话行文、表情达意、人际沟通的实际能力。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古典诗词的影子,书名、店名、商号、电视剧名、歌曲名等引用古典诗词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杏花村”酒,“红豆”服装,《几度夕阳红》电视剧,《涛声依旧》歌曲等等,这种应用可以使诗词生活化,生活诗意化。

(八)活学活用力求自然贴切

《文心雕龙》强调“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运用典故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既要师其意,也须故中求新,不露痕迹,达到“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的境界。倡导人们把诗词应用作为学习诗词的依归,面临一个使用是否精当的问题。运用诗词不是为了附庸风雅,不是为了炫耀才情,不能照抄照搬,不能艰深晦涩,否则也会成为故弄玄虚,读起来诘屈聱牙,生涩难懂,甚至不知所云,令人生厌,效果适得其反。习近平引用毛泽东诗词时深谙毛泽东诗句的本意,又时有新的视角和感悟,用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融入新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这样既拓展了诗句的意境和意味,又体现了观念的继承和创新。经典名句使人回味无穷,新的解读让人耳目一新。习近平引用的毛泽东诗词通俗易懂,即使不熟悉毛泽东诗词的人,从字面上也能听懂。习近平总是在讲述一番道理,有了一定逻辑铺垫后,在关键之处引用毛泽东诗词,用来提纲挈领,直截了当点出主题,既充满哲理,又言简意赅,胜过千言万语,有画龙点睛之妙。习近平引用的诗句言如己出,与讲话内容结合得天衣无缝,不露痕迹,自然贴切,可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3]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1.

[4]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10-01.

[5]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1-02.

[6]毛泽东文艺论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8]习近平.对兰考县工作的批示[N].河南日报,2012-04-20.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0]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03-21.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3]新华社.习近平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观看发射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3-06-12.

[14]新华社.习近平和拜登共同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N].经济日报,2012-02-16.

[15]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

[16]新京报.习近平:不赞成课本去掉古代经典诗词[N].新京报,2014-09-10.

[17]习近平.念奴娇·追思焦裕禄[N].福州晚报,1990-07-16.

[18]习近平.文风也能体现作风[N].浙江日报,2005-08-19.

[19]刘汉民.毛泽东谈文说艺实录[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

[20]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

Xi Jinpings Ingenious Use of Mao Zedongs Poems and Its Enlightenment

WANG Jian-xin

(China Executive Leadership Academy Jinggangshan,Jinggangshan,Jiangxi 343600,China)

Abstract:In a series of important speeches,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repeatedly used,sometimes by directly quoting and sometimes by paraphrasing,Mao Zedongs poems to elaborate the new thought of state governance,having deepened the original connotation of the poems and even endowed them with new meaning.Xi Jinpings quotation of Mao Zedongs poems is natural and appropriate,vivid,attractive,persuasive and appealing.A careful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metho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Xi Jinpings ingenious use of Mao Zedongs poems is conducive to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enriched connotations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speeches,to an accurate grasp of the unique charm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speeches and writings,and to the continuous enhancement of the ideological basis and action consciousness of cultural confidence.

Key words: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Mao Zedongs poems

(責任编辑:朱文鸿)

猜你喜欢

诗词
诗词里的节日
毛泽东诗词抄录(书法)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家庭“诗词大会”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猜诗词
春蚕丝尽便会死吗
诗词虽火但也不能绑架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