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红色旅游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作用

2021-06-08段爱玲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21年4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党史景区

段爱玲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用好党的红色资源,让干部群众切身感受艰辛历程、巨大变化、辉煌成就。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走出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发生了秋收起义、湘南暴动、通道转兵等重大历史事件,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开展红色旅游、探寻红色故地、参观红色文物、聆听红色故事等方式,引导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铭记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付出的巨大牺牲、展现的巨大勇气、彰显的巨大力量,是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效举措,也是湖南的優势所在。

红色旅游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对于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能够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红色旅游以革命遗址遗迹、相关纪念馆和革命文物等为物质载体,以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为思想内涵。各类红色资源的认定、保护和开发有着严格规范的制度机制,从而确保了史料真实、导向正确,能够最大限度还原历史、再现历史。其次,能够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感染力。红色旅游是党的红色资源与人们旅游休闲活动的有机结合,通过参观游览、实地体验、参与活动等,能够让游客在寓教于乐中接受党史教育,在亲身体验中实现自我提高。第三,能够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覆盖面。每一处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信仰熔铸点、一座红色基因库,承载着共产党人永远不变的政治本色和信念追求,能够持续发挥作用,广泛影响受众,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当前湖南红色旅游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湖南红色旅游在融合化、国际化、标准化、品牌化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全省红色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00余万人,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下,湖南红色旅游继续“飘红”,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4亿人次,实现红色旅游综合收入1300多亿元。但也要看到,湖南红色旅游资源优势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发展优势和品牌优势,红色旅游传承红色基因载体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具体表现为:一是部分景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红色景区大多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尽管每年都有经费补贴,但仍不能满足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和发展的需求,经费不足制约着基础设施建设、客源市场开发等。特别是红色旅游智慧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投入。二是部分红色旅游产品吸引力不够。一些红色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开发,不少还处于纯资源状态。有的产品对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深,红色旅游开发类型以故居、烈士陵园等静态景观为主,在展示形式上主要以简单陈列、图片解说等静态形式为主。三是部分从业人员素质亟待加强。一些讲解员和导游的解说不生动,没有感染力,红色研学、党性教育、主题党日、红色拓展等产品开发意识不强、能力不足,红色旅游发展专业人员匮乏。红色旅游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不论是项目的策划包装开发,还是景区场馆的讲解,都需要从业人员具有渊博的党史知识和较高的政治文化素质。总体来看,全省从事红色旅游的专业人员较为匮乏,直接影响红色旅游景点开发和发展。

提高红色旅游服务党史学习教育的水平

强化宣传创新,实施红色旅游品牌唱响工程。着眼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文化,创新红色旅游宣传工作机制,建立红色旅游宣传矩阵,全面叫响湖南红色旅游品牌。办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开展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诞辰、抗战胜利、长征胜利等重大纪念活动和中国红色博览会等节庆活动,积极打造辨识度高、吸引力强的红色旅游节庆品牌。

强化对标提质,实施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创建工程。以高等级景区创建为抓手,对标创建标准,补短板、锻长板,推动景区扩容提质。积极抢抓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大机遇,加快推进胡耀邦故里景区、彭德怀纪念馆景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芷江受降旧址、通道转兵纪念馆等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进粟裕故里景区、夏明翰故里景区、湘南起义红色旅游景区、茨岩塘红色旅游景区、陈树湘纪念园景区等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强化教育功能,实施红色研培质量提升工程。加快红色研培课程研发,依托各级党校、高等院校、党史研究机构等,加强与专业研培机构战略合作,挖掘整理红色资源,研发一批精品研培课程,推动红培由单一的专题教学向情景教学、体验教学、访谈教学、考察教学、车载教学、拓展教学等转变。加快红色研培基地建设,推动韶山和汝城“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通道转兵纪念馆建设成全国知名的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加快人才培育,发挥各级党校、高等院校、党史研究机构等专业人才优势,开设红色课堂,讲好红色故事;加强场馆讲解、地接带团导游队伍培训,持续举办全省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大赛及导游大赛,开展各纪念馆讲解员比武竞赛,培育一批优秀的讲解员队伍。

强化科技赋能,实施红色旅游链条建设工程。提升红色景区数字化水平,加强智慧景区建设,充分利用5G、人工智能、智能语音、全景影像、三维影像以及VR、AR等科技手段,配套建设解说、引导、服务等设施,形成特色突出、体验性强的智慧景区游览体系,实现沉浸式体验、个性化定制和智能化互动,让党史教育鲜活起来、生动起来。推动红色旅游商品研发,充分发挥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在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和传承方面的积极作用,广泛开展红色旅游商品评选活动,加大本土红色旅游商品培育力度,采取“设计+”“创意+”“科技+”手段,研发出如纪念币、纪念章、纪念邮票等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商品。

强化创新融合,实施精品红色旅游线路整合工程。推进区域融合,积极探索湘赣边红色旅游融合创新发展,完善湘赣边红色旅游融合创新发展政策,推动韶山至井冈红色旅游铁路专线建设运营,把湘赣边建设成为我国红色旅游融合创新发展的新高地,使红色旅游成为湘赣边乡村振兴的新途径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推进业态融合,抓好以伟人故里品牌为核心,以韶山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全国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创建区为引领,全面推进红色旅游与党性教育、廉政教育、研学旅行、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建设等融合,全方位打造红色旅游升级版。推进线路融合,围绕伟人故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湘赣边合作,推出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通过精品线路的串联,使红色旅游发展串联业态,连点成线,全面发展。

强化工作合力,实施红色旅游发展工作保障工程。强化要素保障,设立全省红色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加大红色旅游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对红色旅游项目用地的保障力度;加强红色旅游人才培训,以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建设为载体,在全省培养出一批红色旅游优秀讲解员,提升红色旅游讲解服务水平。强化红色旅游规划引领,科学规划红色旅游发展。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建设保护和旅游利用规划。强化督查考核,建立健全红色旅游发展工作目标责任制,将红色旅游发展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党史景区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摘牌』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摘牌”
红色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