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肺炎对中国演艺产业的影响探究

2021-06-08王一鸣

关键词:新业态

王一鸣

摘要:在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中国演艺产业作为依托于线下流量的产业,面临演出空间被迫关闭、演出活动被迫取消或延迟的困境,从国家剧院到演出公司再到独立音乐人,线下演艺活动全面停摆。为帮助演艺产业度过危机,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均出台了一系列税收、稳岗补贴等相关政策予以支持,但仍有大量轻资产企业面临经营窘境,演出各产业链均将目标转移到线上活动,尝试将演出转移到直播平台等渠道,并以品牌合作等方式实现流量变现。演艺产业的线上模式此前虽已有案例,但在疫情之下迎来了爆发期,尽管存在诸多不足,但在技术手段迭代升级的环境下,未来演艺产业的线上业务布局将成为新业态。

关键词:演艺产业;新型冠状肺炎;线上演出;新业态

“演艺产业是指在剧场、戏院、广场、体育场等室内外演出场所进行的、面向大众的商业化艺术表演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创作策划、经纪、票务等活动。”[1]作为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形态,中国演艺产业市场呈现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各类表演形式共存的格局,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阶段,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导致整个演艺产业进入停摆阶段,所有已筹备或签订演出合同的项目均暂停进程,大量演出活动被取消或延期。通过研究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对中国演出行业的影响,能够丰富与完善演艺产业研究的体系构建,反思中国演艺产业结构的不足,推进演艺产业研究向更纵深的层面探究与挖掘。

一、演出取消及延期情况

演艺产业以线下实体为主,演出场所属于密集型,为避免人群聚集、防止疫情扩散,不得不暂停营业、取消或延迟演出。在疫情影响下,2020年一季度的演出几乎被全面取消或延期。2019年,中国演艺产业总收入超过160亿元,平均一天4000多万元,根据中国演出协会的抽样调查,2020年1至3月份,全国已取消或延期的演出近2万场,直接票房损失超过20亿元[2]。

受疫情影响,各剧院场所纷纷发布公告取消或延迟演出活动,原定于2020年2月19日在琴台大剧院首演的百老汇原版音乐剧《狮子王》延期,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取消《金家花园》《花木兰》《FLAMES火焰》等覆盖2至4月份的多场演出;山西大剧院的公告显示1至4月初的演出安排全部取消(见表1)[3];山东剧场院线2020年2至3月份的所有演出活动全部推迟,同时暂停演出售票工作,并协助观众办理退票事宜。

(一)演出公司的演出取消相关情况

宋城演艺、开心麻花、聚橙网、北京华艺星空等以线下演出业务为主、演出量较大的演出公司分别发布详细公告,取消及延迟原定演出项目。

北京华艺星空[4]自2020年1月23日起,因疫情影响取消1至3月份的原定演出安排,随着疫情的扩散,4、5月份的演出活动也在逐步取消中(见表2),取消场次达几十场,除处理退票、票务代理渠道销售、剧院租场等相关费用外,原本投资高达几百万的新春马戏、新春庙会等大型活动也无法举行,造成几百万的直接损失,票务销售业务也处于暂停状态。此外,员工工资、场地租赁费用等固定支出在没有演出收入的情况下也成为演艺公司的负担。

截至2020年3月2日,深圳市聚橙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的音乐会、演唱会、话剧、儿童剧等多个品类的演出项目均全面取消或延期(见表3)[5]。疫情的不断扩散,导致原定于2020年4月底至五月初的多场演出逐步被取消,巡演项目也被大面积取消,场次超过150场,并持续增加,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预计5 000多万元,随着疫情的发展,损失金额将直线上升。

据摩天轮票务平台公布的数据[6],2020年1月22日至4月30日,演出计划达到1 500个项目,涉及场次2 200场左右,预估票房占全年的20%~25%,其中已经取消的项目达到240个、场次450场。相关人士预测,疫情将对2020年的演出总票房影响达到40%;大量演出项目的延期,给场馆档期造成了压力,并且对演出市场的需求和供给产生持续性影响;演出行业各公司的人员和固定成本开支不会直接下降,大量企业将面临生存困境。

(二)线上演出形式的迅速崛起

受演艺市场和粉丝生态驱动,对于拥有线上作品、具备独立版权收入的艺人来说,虽然原定的线下演出活动计划被迫取消,版权及其他部分收入仍能保证艺人度过危机。为了尽可能降低各项损失,线下的宣传渠道转移到了线上,疫情虽然造成了线下演出活动的全面停摆,但线上红利也因此爆发,平台需求增长率高达30%~40%。快手、抖音、B站等视频平台近日纷纷向“线上演唱会”这一新概念模式发力,举办了“沙发音乐会”“云趴音乐周”等线上演唱会,新裤子、邓紫棋、萧敬腾等成名歌手、乐队、小众音乐人陆续加入直播阵营。歌手与观众的实时互动是线上演出区别于线下演出的最显著特征。尽管线上直播这一方式更偏向娱乐化,仍为部分艺人带来了可观收入,因为线上音乐作品需要付费,所以线上红利可以迅速完成版权收入的转化。也有部分知名度较低、因疫情造成大量演出空档期的歌手,音乐公司选择在此时完成音乐作品的创作孵化,歌曲从录制到后期调制在家中完成,保障作品按时顺利产出。可见,为度过生存危机,包含艺人及经纪公司在内的演出行业都在尽力谋求线上发展机会。

二、疫情影响下的政策补贴情况

在传统演艺产业的价值链中,演艺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价值交换主要在剧场中完成,现金流的形成主要在剧场中实现,演艺市场的要素配置也是以剧场为核心进行的[7]。对于演艺产业这样依托于线下流量的产业而言,其消费性质的不可替代性客观上无法解决。疫情暴发之下,线上演出形式的崛起以及相关技术与效率的优势填补了线下活动暂停之后的部分空白,然而,线上活动尚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收入无法覆盖相关成本。在持续性的疫情影响中,企业的自救除了尽可能争取生存机会之外,还需要政策来平衡企业的逐步复工与疫情应对,其中,相关政策补贴方向则成为演艺市场后续发展的關键要素,演艺市场中的各类经济体的常态化需求需要政策指导和帮扶。

(一)中央政策的补贴指导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指引》,共涉及支持防护救治、支持物资供应、鼓励公益捐赠、支持复工复产四大方面十二项政策,对包括演艺产业在内的中发电行业实行针对性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延迟缴纳社保等,以推动演艺产业疫情后健康发展。

据统计,北京市现有演出经纪机构1 871个,演出场所经营单位170个,2019年举办的营业性演出共计22 823场,观众1 040万人次,票房收入达到17.44亿元[8]。

疫情暴发以来,北京市各类演出机构取消了全部经营活动,初步估算,演艺产业年收入将下降25%以上。

为减轻疫情影响,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从艺术创作生产、艺术基金扶持、演出审批、演出推广、惠民票价补贴、政府采购等方面进行政策支持,具体有:延长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0年项目申报时间,适当提高中小微文化企业申报项目资助比例;加大扶持力度,对优秀剧目创作和品牌展演活动开设绿色通道,保障舞台艺术创作生产;对于受疫情影响需要再次申报或变更时间的演出项目,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扩大惠民低价票政策补贴范围,增加演出场次和补贴力度,协助演艺市场恢复秩序;加大政府采购力度,遴选优秀演出资源,加大公益性演出采购场次;进一步鼓励推出线上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演艺和娱乐新业态、协调落实中小微文化企业“房租通”政策。此外,还协调配合相关部门,落实《关于进一步支持打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若干措施》和《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 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的相关政策,帮助演艺和娱乐企业及时享受停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延迟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经营困难企业办理延期纳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帮扶政策。

(二)地方政策的积极响应

中央的广泛性扶持政策使得各地因城施策更加灵活,纷纷出台针对性政策以支持企业渡过难关。从地方来看,上海、广州、深圳、四川、贵州等省市及时出台了各种组合政策帮助地方企业抵抗疫情,綜合来看,目前各地出台的政策主要集中在加大金融支持、减轻企业负担、生产经营支持、稳定就业保障等方面。

上海市政府于2020年2月8日出台《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对生活服务业中的文化事业建设费缴费人,视其受疫情影响程度和实际缴纳费额的情况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

深圳市政府出台《深圳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若干措施》,深圳市工信局发布关于征集第一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的通知,福田区、南山区、罗湖区等区级政府组织也发布了相应的专项支持措施,加大援企稳岗力度,以新增的惠企政策帮助受疫情影响企业减轻压力。

2020年2月17日,四川省政府发布《关于支持文旅企业做好疫情防控有序复工复产的十条措施》。同年2月17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十条措施》的通知在网站发布。同年2月21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台多项举措支持文旅企业复工,将通过提前启动2019年度文化旅游企业奖补工作、设立文旅行业重振专项资金等多项举措支持文旅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2020年2月5日,三亚市发布应对疫情“旅游十条”,并设立一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稳定三亚旅游市场。三亚市文旅局公布的第一批旅游企业减负奖补资金显示,三亚市宋城演艺的全资子公司三亚千古情旅游演艺有限公司获得828.5万元的资金补贴。另外,三亚市还出台系列政策缓解企业经济压力,如税款延期缴纳、鼓励企业在疫情期间改造升级等,同时为有需求的企业提供规划及施工许可等政策支持。除此之外,全国200家剧场联名发布了战“疫”承诺:将遵照不可抗力条款,退还演出定金;将积极开发非周末工作日档期,场租不溢价;将以专题演出,慰问防疫一线人员等坚实举措。

疫情暴发之后,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均提供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帮助相关演艺企业度过危机,但对大部分演艺企业而言,这些仍只是杯水车薪。因为对于没有实体作为融资和贷款条件、具有轻资产特征的演艺运营主体来说,相关政策对于成本的辅助性补贴仅能缓解运营压力,疫情带来的收入层面的实际损失只能由公司承担。面对疫情带来的产业危机,演出产业链各个环节都需要在政策的支持下积极寻找发展新思路和新业态,从不同角度梳理疫情之下的应对之策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疫情影响下中国演艺产业的挑战与启示

“鲍莫尔成本病”理论[9]认为,演出的生产效率无法随着科技的进步得到提高。演出的特殊性和现场性使得在科技进步的前提下,社会其他生产部门的劳动效率提高、成本降低,而演出项目的成本却水涨船高。5G技术的升级使得艺术和科技不断融合,疫情影响下演艺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均受到冲击,消费者需求的转变和线上平台的转型促使演艺产业重新调整和定义演出的界限,寻求更加开放的表达平台。演出的现场性本质导致了演出产品不能够大量重复性地投入市场[10]。如何在疫情的影响下度过生存危机,如何度过疫情之后的恢复期和爆发期,在平衡演出产品的美学特质的同时应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对于不可复制性的演艺产业至关重要。

演艺公司与直播平台的合作以及线上的授权开放为行业带来了转机。国内的小型演出场所一般可以容纳100~2 000人,剧院、剧场、音乐厅大约可容纳2 000~8 000人,演唱会则一般可容纳30 000人左右,即便是鸟巢这样的顶级场馆,最多可容纳80 000左右的观演人数。线上演出形式打破了线下演出场馆的限制,实现了表演者与观演者跨越地域和空间的联结,拓宽了行业领域的受众规模;线上直播、多平台宣发等营销模式促进了粉丝流量的经济价值转化,并进一步形成良性循环。

截至目前,演艺产业的线上尝试基本以维护用户黏度为目的,没有产生直接收益,疫情之下演出活动的全面停摆也带给行业更多思考,对于演艺产业来说,未来线上服务的开拓必不可少,只有更好地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才能在逆境中突围。大型演出活动的场景设置及硬件配备如何更好地应用到线上,除直播打赏及广告植入外,线上演出产品的收费门槛如何设置,需要更深层次的探索和思考。

(一)演艺产业内部创新和变革的挑战

由于演出公司在整个产业链中的独特位置,其对于产业整体的变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线上模式为演艺产业打开了新局面,线上宣发渠道既能拓展演出产品的传播渠道和触达范围,又有利于优化演艺行业的收入格局。

1.演艺产业急需内部创新

疫情影响下,纵观演艺产业,无论是音乐人、演出机构,还是场馆、票务等演出产业链各个环节均遭重创,蔡依林、韩红等人的演唱会延期举行,刘德华原定于2020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三场演唱会宣布延期,吴青峰、刘若英、林俊杰、R1SE等艺人的大型演唱会纷纷延期或取消。Pixies、The Birthday 、秘密行动……除了大型演唱会外的各种Livehouse、艺术馆及剧院也一并遭受冲击,何时恢复正常运转难以预判。疫情让大众的线上娱乐需求日渐上扬,具有敏感嗅觉的平台开始联合音乐公司和音乐人,共同筹备线上演出项目并快速上线。疫情影响下暂停商演活动的歌手在经纪公司和直播平台的共同推动下,开始了线上演出活动的尝试[2](见表4)。由于舞台演出有专业人员配合营造高水平的工作环境,而线上直播的设备调试、直播间氛围都是需要艺人重新适应的,虽然可以通过弹幕与观众互动,但缺少现场气氛。硬件设备的缺乏、互动状态的缺失导致线上演出只能成为线下演出活动停摆状态的权宜之计,无法真正获得完美的演出效果和较高的演出收益,更多的是借由线上活动增加曝光度,实现宣传效果。

作为国内最大的独立音乐唱片公司,线下活动占据了摩登天空的收入构成中的很大部分。受疫情影响,原定于2020年第一季度的多场演出均被延期或取消,其中包括每年的主要音乐活动“草莓音乐节”。武汉站作为音乐节的前几站之一,原定于2020年3月28~29日举行,而作为疫情重灾区的武汉,早已不适合举办任何大型线下音乐活动,并且在疫情仍然持续蔓延的情况下,音乐节及线下音乐活动的复苏遥遥无期。为此,摩登天空于2月22日与《今日头条》和西瓜视频合作,持续一周每晚进行“宅草莓”线上音乐节的直播活动,包含摩登天空80余组签约音乐人和6组海外音乐人,延续了摩登天空与哔哩哔哩弹幕网合作的主题,成为全网第一个在不同平台复制同一品牌音乐现场直播模式的项目。

太合作为国内最大的音乐机构,为快手输出了“陪你聊情话”“给你放情歌”两大活动,为抖音输出了影响力巨大的“沙发音乐会”,为芒果TV输送了MV专区“芒果太合情歌专区”,为淘宝推出“不见面音乐会”输送了近10组歌手。快手还与太合音乐集团合作推出“云趴音乐周”,以各种主题的在线音乐派对为直播内容。整体来看,线上音乐节项目的参与主体呈现国际化、个性化特征,持续时间较长,项目类型较为多元和专业。

2.疫情之下演艺产业的内部变革

从演出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在疫情期间演艺产业的线上模式中,哔哩哔哩、抖音、快手等具备直播入口的平台扮演了场馆方的角色,为演艺产业提供了新的演出渠道;淘宝直播与阿里巴巴联合举办的线上公益音乐会以音乐人为媒介,帮助因疫情而滞销的农产品进行线上售卖,演出产品的“云直播”模式,作为疫情之下的一种应对策略,能够暂时性满足演艺产业链各环节的需求,为演出产品增加曝光度和营销机会。国家大剧院推出的“线上大剧院”,免费向公众提供高雅艺术音视频资源;中国美术馆在网上推出《向医务工作者致敬——中国美术馆藏医护题材作品欣赏》;各地博物馆利用数字资源推出一批网上展览,如《全景故宫》《大唐风华》《战国雄风》《数字敦煌》等,让用户通过线上渠道获取展览资源。可见,通过网络渠道推广,各参与方能够一定程度增加自身知名度,扩大用户范围。

演艺产业的线上模式作为暂时性应对策略,其商业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由于线上演唱会、线上音乐节等系列模式启动较为仓促,且多为公益性质,目的是在线下活动无法进行的情况下,让艺人与粉丝互动,产生的线上运营成本均由主办方承担。除了流量与打赏收入外,暂时未发掘其他收入来源。线上演出的B端(内容服务提供方)收入较为乐观,从快手平台与聚划算合作举办的“快手大年夜”“快手新年音悦会”等案例来看,品牌合作是线上演出实现流量变现的可行路径。相比之下,线上演出的C端(内容消费和被服务方)付费率并不乐观,2014年,华晨宇演唱会在芒果TV和QQ音乐平台直播,总收入400万元[11],但这只是头部艺人的个例,线上演出至今仍未有固定且稳定的商业模式,演出付费盈利模式仅限于头部歌手才有市场,且粉丝群体需要具备高黏性、年轻化、有线上消费习惯等特征,其他小众乐队及艺人很难适用线上付费市场模式。疫情期间的线上演出模式不同于此前付费观看的正规且大型的线下演唱会直播,通過艺人在家直播演唱会模式开发付费空间难度较大。演艺产业的未来线上发展方向,将是具备场景、观众、音响等必要条件的与线下同步的演出,而侧重于歌手与观众之间交流互动的线上演出活动,则作为覆盖碎片化时间的轻体量内容用以维系用户黏性,相关演出形式、商业模式及演艺产业链的不足之处仍需谨慎对待。

(二)对中国演艺产业的启示

1.演艺产业需发展数字化技术

主打电子音乐直播的BE-AT.TV以视频直播的方式连接音乐爱好者及世界各地的音乐活动,师徒通过还原最真实的音乐现场来营造包括音乐节、音乐狂热者的线上社区,打破远程参与的界限,通过线上直播将作品或音乐人传递给更多的更大范围的用户。如2017年的Corona Sunsets音乐节上,BE-AT.TV连接了520万线上观众,将音乐节的影响力和盈利范围最大化,同时开辟了直播平台与音乐节品牌合作塑造品牌形象的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尽管平台除专辑售卖等销售业务外,线上直播、新闻等功能均免费为用户开放,专注的领域也仅聚焦在电子音乐,但随着平台用户的裂变式增长,更多的领域和呈现模式将被持续推出,而利用科技复刻线下活动的现场体验感及舞台细节等将是巨大挑战。

反观国内演艺市场,随着5G应用广泛融入社会,在高稳定性、高容量的传输渠道下,演艺产业的数字化程度将不断加深,演艺产品的科技应用水平将得到大幅提升[12]。当前演艺市场的现场演出,尚未实现演出作品的高清官方摄录,以往由于技术手段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大部分演出录制视频的画面质量较低,音响部分不足,导致观感较差,无法作为衍生产品投入市场销售。由于技术支撑不足,现场演出活动中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全系投影等科技的加成效果不明显,多为实验性演出作品,大多数的虚拟现实体现无法与真实观感媲美,视听体验不足。5G时代下,超高清视频产业将得到开发,经典IP作品的高清影像化将成为演出产业链的重要补充部分。

目前数字化技术在演出作品中的应用仍然充满了挑战性。从表现形式看,数字化技术呈现的效果距离真正的现实画面仍有差距,如舞台剧《三体II:黑暗森林》以“运用裸眼3D和3D眼镜呈现剧中经典场景”为宣传重点,然而在实际巡演中,3D效果不明显,且严重影响了观剧体验;同时,对于舞台技术的过度宣传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舞台剧的内容质量,原本相较于传统演出值得期待的科技元素由于信息技术的限制反而成为现场演出的短板。5G时代的到来,伴随着强大的数字技术与信息传输功能,演出设备的连接和共同控制等功能有了实现的可能性,科技手段将成为现场演出的创作工具或演出内容的组成部分,同时科技手段有助于拓展和充分利用舞台空间,技术手段的应用将发展成为新业态。

演艺产业以现场演出的体验感为主。“云演出”模式的尝试,将场地的需求转移到了直播平台,5G的数据传输能力与VR、AR技术提升了“云演出”的在场性。此外,场地成本的降低对演艺产品的现场转播提供了硬性条件支持。对于因不可抗力无法到场观看演出的观众来说,通过直播平台观看是一个相对不错的选择;而对于演出商和场地方来说,与直播平台的合作能够扩大收入渠道,增加自身流量,提升品牌知名度,无形中形成了演艺产品由生产到传播的良性循环。

2.演艺产业需要建设保险体系

在演艺产业中,保险公司作为一个极容易被忽略的合作方,在大型演出活动被迫暂停的时候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演出制作费、艺人费、宣发费等项目逐渐水涨船高,受疫情影响,演艺产业被迫取消的各类活动较多,损失金额也较大。知名保险公司Media Insurance Borkers(MIB)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演出活动相关赔付金额的上涨幅度最高达到了20%。由于欧美艺人以巡演作为主要的宣发渠道和收入来源,保险市场已经成为“硬化市场”,偶发事件的频繁赔付案例使得保险公司不得不提高保险费用,尽管如此,国外演艺产业相关的保险市场仍在不断萎缩,逐渐失去话语权。而国内演出相关的保险公司缺少一个综合性的保险体系[13],诸如意外取消险等相关细则没有得到完善,因此对于演艺产业相关保险体系的规范建设及扩充迫在眉睫。

3.疫情之下演艺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疫情的暴发导致演艺产业陷入全面停滞状态,演艺产业的传统发展模式不足以应对新冠肺炎这样的突发事件,迫使演出公司加速布局线上业务,同时激发了大众的线上观演需求。在此之前,演出的线上模式大多为免费,或以低价吸引大众消费。疫情之下的线上演出模式更加成熟和市场化,注重收益逻辑,演艺产业经历了由线下到线上、由免费到付费的本质性改变。

相较于线下演出所需的报批、场地、安保等成本支出,线上演出无疑大大降低了演出成本,没有了线下演出的观演人数限制,线上演出市场更具包容性和灵活性。线上演出作为新思路,能否超越线下模式,仍需进一步探讨。以TFBOYS组合的七周年“日光旅行”演唱会为例,尽管这次线上演出的最高票价860元创下了中国付费演出的最高纪录,但是录播的表演形式和模糊不清的定价逻辑充满了争议,失去了现场感的录播线上演唱会给粉丝带来了较低质量的体验,较大差异的定价机制也降低了粉丝的付费意愿。此次演出所使用的MR(混合现实)、AR等技术呈现了与线下演出不同的视觉体验,提高了线上演出产品的质量。

线上付费演出不仅能够弥补疫情之下演出取消的经济损失,还能够建立与粉丝互动的新形式。当消费者信心处于低迷状态时,产业价值链结构与产业链结构的升级效能相对较低;当消费者信心处于昂扬状态时,产业空间布局结构能够实现跨越式升级[14]。中国演艺产业的线上市场足够庞大,线上演出模式逐渐脱离了复制线下演出的模式,定制款演出产品更受消费者欢迎,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更加符合演出市场的需求与传播逻辑,长远来看,中国演艺产业的线上付费模式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结语

在经历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中国演艺产业被迫进入暂停状态,虽然各类演出大面积取消,整个行业处境艰难,但在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针对性政策的扶持下,演出公司和演出团体等积极尝试新业务,拓展线上渠道,开启了中国演出行业的线上付费模式,为演艺产业度过危机提供了支撑力量。疫情改变了演艺产业的传统商业模式,用户的消费习惯转移到了线上,为整个产业带来了变革。当线下演出的地域性限制被打破,演艺产业的产品业务被注入了全新的增长潜力,也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挑战。演艺产业的线上模式需要营销手段和技术手段的综合调整,通过建设优质的消费场景提高粉丝的付费意愿,加强用户黏性,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演出场所及演艺品牌可以利用自身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开发周边衍生产品,扩大收入途径,同时也起到演艺品牌的宣传推广作用。未来演出产业链中各环节将在创作、承接、举办演出的同时,开发相关配套服务,探索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提高演艺产业安全系数,创新中国演艺产业发展的新业态。

参考文献:

[1]林凡军,谢永珍.演艺产业生态系统及其运行机理探讨[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61.

[2]Cici.2020,线上演出元年?[EB/OL].(2020-02-21)[2020-03-15].https://baijiahao.baidu.cone/s?id=1659112653457219173&wfr=spider&for=pc.

[3]孙轶琼.山西大剧院取消后期演出 公众可以通过线上办理退票[EB/OL].(2020-01-27)[2020-03-0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6857990265030537&wfr=spider&for=pc.

[4]线下演出受创:演员下岗黄牛失业 华艺星空或损失千万[EB/OL].(2020-02-25)[2020-03-0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9487127724731628&wfr=spider&for=pc.

[5]聚橙票務.聚橙网[EB/OL].(2020-05-06)[2020-05-08].http://www.juooo.com/.

[6]摩天轮票务.演出日历[EB/OL].[2020-03-05].https://www.moretickets.com/list/3101-all/custom?startTime=20201231&endTime=20201231.

[7]林凡军.基于演艺产业生态理论的演出院线内涵与机理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7(10):68.

[8]北京市文旅局:北京延长文化艺术基金2020年度项目申报时间[EB/OL].(2020-02-19)[2020-03-0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8957591545886565&wfr=spider&for=pc.

[9]BAUMOL W J, BOWEN W G. On the performing arts: The anatomy of their economic problem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5(1/2):498-499.

[10]马草.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之反思三题[J].理论导刊,2016(5):80.

[11]歌手被迫“变”主播,线上音乐的玩法成立了吗?[EB/OL].(2020-02-27)[2020-03-05].http://news.yule.com.cn/html/201409/177609.html.

[12]徐玲.企业可持续增长与价值创造研究——宋城演艺转型财务逻辑解构[J].新会计,2019(6):28.

[13]刘承韪.论演艺经纪合同的解除[J].清华法学,2019(4):141.

[14]陈晓菲,韩平.文化产业结构升级与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关联分析[J].统计与决策,2020(2):91.

猜你喜欢

新业态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开创农业金融新业态
万物互联背景下我国公共图书馆新业态发展思考
互联网发展背景下我国金融模式创新研究
新规视野下我国网约车规制探究
“互联网+广告”的新业态研究
我国农资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互联网+金融”新业态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联度
新常态下港口加快转型升级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