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文化素养培养策略
2021-06-08王萃玺
王萃玺
引言:
在素质化教育和新型课程改革深入贯彻落实的大背景下,当下国家在宏观上对学校课堂设计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简单的理论知识背诵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思想的引导和素质的提高,这种变化也给教师的改革提供了鲜明的思路和方法。而数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数学对象本身就是人类抽象思维集合下的产物,所以数学本身也具有十分明显的文化性特点。
教师也应当真正认识到文化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就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正处于思维和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急需良性的引导和鼓励。
一、分析数学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作用
就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来讲,课堂的建设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和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体会数学知识形成的轨迹和过程,感悟数学知识蕴含的应用价值和人文价值,从而开拓自身的视野,寻找数学进步的历史根源,思想上接受文化的洗礼和熏陶,领悟数学的美感和魅力,最终提高自己的文化价值和创新能力。
就数学定义和数学知识的基本内涵来看,其自身蕴含的文化也是层层递进的。首先,数学的精神内核具有十分明显的理性特点,而这种理性精神的发展,也根源于人类文明进步时。
教师应当在课堂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质疑,甚至是批判。而且,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在本质上都是思维对社会现象的概括和总结,这些抽象思维是人脑运作的产物,具有理性化的特点,而且也已经形成了相应的模式和范式,不仅仅包含了基本的运算规则和技巧,同时也能够让学习者受益终身。
所以,教师应当在课堂实践的过程中认识到数学思想的本质特征,避免盲目追求知识的理解和背诵,而是要让学生养成数学思维。
就小学阶段来看,数学的思想涉及到基本的符号,公理,模型,数形结合和对应等内容,而数学方法也涉及到比较分析,归纳,演绎,猜想,推理和证明等等。而以上这些抽象性的方法和思维,本身就传递着数学自身的美感和魅力,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学科美来讲,数学的美要更加抽象严谨,是一种理智的美感。所以,教师也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挖掘学生身上的理智思维,引导学生去欣赏数学的魅力,感悟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价值。
除了基本的思想和方法之外,数学的文化内涵也与其自身的应用价值存在密切的联系。教师应当为学生介绍数学知识产生和进步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既是创造也是发明,无论是符号还是定理,都与特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而且也会展现出某个阶段的思考过程和价值取向。换句话讲,数学教育应当努力还原,甚至再现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要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源泉,把被割裂的知识重新结合到一起,推动知识与现实背景的深度结合。
二、分析“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优势
首先,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着自己的主观意识,并且对一些新奇事物的求知欲望会更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去,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视听体验,而且还可以把知识点以更加新奇的形式展现出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缺憾,让学生拥有探索的积极性,产生更加直接的学习动机,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互联网的应用可以优化教学的过程。就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来讲,就是在每节课上都会为学生介绍不同的知识点,但用口述的方法是完全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而且还会让学生在重复性的训练中感到审美疲劳,产生厌倦心理和抵触情绪。而在信息技术的引导下,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巩固旧的知识,探究新的知识,而且还可以制作相应的课件,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的感受能够变得更加直观且形象。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氛围的引导下进行实践练习,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加明显的亲切感和熟悉感,他们对知识的运用也自然会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最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顺应新型课程改革的应有之策。近些年来,我国在宏观上已经数次强调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并且,新课程也始终要求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的应用就給数学结构的改革提供了更多可行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引导下,教师一般会为学生安排重复性的训练,让学生反复复习所学的知识点,或者是练习大量的习题,以此来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方法。
但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知识点的学习,给学生更多的话语权和自主权,并且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随时随地选择网上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一些名校教师的课程进行观看,直接在线上与当地的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也可以结交更多的学习伙伴,久而久之,学生自身的主体性也会越发鲜明。
三、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建设中的问题
首先,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他们仍旧把自己当作课堂教学的掌控者和支配者,沿用的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盲目依赖教师和标准答案,他们会逐渐丧失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并且课堂的气氛也会变得死气沉沉,学生不敢向教师提出自己内心的疑惑和不解,而且也不敢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
其次,虽然一部分教师已经在课堂上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了一些实践活动,但却没有把握好应用的尺度和平衡。一些教师只是把黑板转化成白板,把教材上的知识完全复制到课件上,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出来,本质上是换汤不换药的,学生仍旧没有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而且教师也仍旧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观意识。还有一部分教师,过于依赖互联网技术的作用,让学生观看大量的教学视频,完全把自己的引导作用与课堂教学割裂开来,这就导致课堂教学变得顾此失彼。学生虽然能够暂时集中注意力,但他们也会在多次观看后产生审美疲劳。也就是说,无论应用的尺度如何,很多教师都没有注重把互联网与小学数学文化素养的培育结合到一起,无法真正理解数学发展的内涵和本质。
四、分析“互联网+”背景下数学文化培养的策略
首先,教师应当在互联网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交流能力。互联网时代,让群众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密切和频繁,并且沟通的距离也变得更加亲近,在线互动十分便捷。所以,教师也应当充分把握好互联网平台的这一优势,让学生在互联网的引导下与彼此进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教师可以把班里的学生分成不同的网络小组,让他们通过网络传输信息的方法去交流数据和思想,这样能够让学生克服自己的自我意识和中心性更加注重与团体之间的配合与衔接。
其次,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受到氛围的熏陶和感染,主动配合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最终实现教学目标[1]。
例如,在学习与比较分数大小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设置出相应的场景,场景的主题可以是故事,也可以是图片。教师可以直接选择《喜羊羊与灰太狼》这一动画片的情景,喜羊羊和沸羊羊等在出门游玩的过程中,沸羊羊摘了一颗西瓜给小杨只,看喜羊羊并没有独吞,而是把它分成了好几份,在这其中,美羊羊得到了1/3,懒洋洋得到了2/6,暖洋洋得到了4/12但懒羊羊却觉得自己吃到的西瓜是最少的,然后就与喜羊羊开始进行争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教师就可以据此来适当引入比较分数大小的概念,让学生懂得听取别人的意见和看法,深化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最后,教师要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数学在本质上是对生活中各种规律和现象的概括和总结,所以数学知识也与实际生活密不可分,对此教师就需要利用技术把数学和生活融合到一起,合理选择教学材料,确定明确的教学主题,并依照主题去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提高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2]。另外,教师也需要为学生介绍数学知识发展的历史和轨迹,为学生介紹一些著名的数学家,可以是钱学森,可以是华罗庚,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数学家为祖国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出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能够树立社会责任感。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推动互联网技术和数学文化素养培育的结合是顺应素质化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调整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有效措施。
本文通过合作能力的培养,教学情境的设计,生活信息的提炼,这三个角度论述了数学文化素养培育的方法与措施,充分结合了互联网技术的基本优势,也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在未来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
参 考 文 献
[1]沙巧华. “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文化素养培养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20(9).
[2]魏周军. “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 新智慧, 2019.
[3]韦清仁.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02)
[4]喻进文. 弘扬人文精神——关于小学数学教材里数学文化因素的设计[J]. 考试周刊. 2020(08)
[5] 阎培英.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融入数学文化[J].新课程(上). 2019(11)
[6]任开顺.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魅力[J]. 天津教育. 2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