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的“后时代”
2021-06-08蒋秋霞
蒋秋霞
共享单车已经进入美团、阿里、滴滴的三巨头时代,但是其留给市场的考验却还没有结束。前期走过的坑:过度投放、周转率低、运维不及时、骑行意外追责、乱停乱放等等,很多在今天都得以圆满解决,个别难题依然延续。
共享电单车的战火已经蔓延至三、四线小城镇,开启一个新的交通工具战场的同时,共享单车也已经进入到后时代。
从前期混战到当下短暂的尘埃落定,结果来看,市面上只剩下三款共享单车:黄色的美团单车、蓝色的哈罗单车、青色的青桔单车。背后分别代表的正是三股互联网公司势力:美团、阿里、滴滴,而他们也正是现在共享电单车大战的主力。
在资本余温消退,行业竞争基本稳定的当下,通过总结回顾共享单车此前走过的败局之路,以及三位决胜者的成功手段,或许可以为下一步提供更宽广的视野,尤其在如火如荼的共享电单车之战下,如何避免那些已知的坑,也极为重要。
问题的破与立
作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解决方案,共享单车无疑为社会居民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实惠。但这把双刃剑无疑也带来很多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等难题。按照“人车”主体分类,即骑行者和共享单车运营主体,产生的问题可归纳为两大类:
第一类以人为主体,具体包括:骑行意外追责、蓄意破坏单车、乱停乱放等问题。
关于骑行意外,自2016年共享单车在全国蔚然成风,截至到2020年,每年都存在因骑行共享单车发生交通意外或者事故的案例,尤其当涉及未成年人时,情况和追责又更加艰难。
2017年3月26日下午,上海市一名10岁小学生高某没有通过手机程序扫码获取密码(ofo前期车型为机械锁),便与三名伙伴各自解锁了一辆ofo共享单车。高某逆向骑行时与大型客车相撞身亡。这是我国首例共享单车骑行死亡案。2020年6月12日,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ofo所属的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支付原告赔偿款67060.44元。驳回原告其余诉讼请求。
事故发生后,ofo被责令车型全部更换为智能锁。后续其推出的车型也的确完成了更新和升级。到今天,配备智能锁已经是共享单车最基本的标准。如何解决因骑行导致的事故追责问题呢?这曾经是各方讨论的热点话题。在现有的社会管理体系下,购买保险是比较经济和有效控制风险的手段。2017年8月3日,交通运输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交运发〔2017〕109号)。在规范企业运营服务方面,《意见》指出,要创新保险机制,为用户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可以说,购买保险成为单车运营企业的标配。
关于蓄意破坏单车,将单车据为已有,上述《意见》也明文规定来加强交通监管。这种私利行为,只要共享单车存在一天,就永远不会消失。交通监管和周围人的人为监督都只是减少风险的一种方案。对共享单车的运营主体来说,继续加强单车的科技属性,比如损坏车辆的智能定位水平,或许能够双管齐下。因此,可以看到,如今的美团单车、哈罗单车、青桔单车,在科技创新方面都不遗余力。比如美团单车采用“北斗+GPS”多模块卫星定位系统,及RTK差分定位技术;哈罗单车的三大人工智能“黑科技”产品之一——Hermes(赫尔墨斯)路面安全系统;青桔单车发布的“5G NB-lot技术运用”“90°规范停车”“北斗高精度分体锁”等技术。
共享单车前期,乱停乱放始终是困扰城市管理者的一大难题。一方面,前期为抢占市场,无视市场需求而盲目投放,造成供大于求,但城市的交通空间是有限的,多余的单车自然最终只能被挪走。大量的单车坟场在全国各省市出现。早在2018年,摄影师吴国勇通过作品《无处安放》,揭开了共享单车繁荣后的第一道殇。根据吴国勇的说法,这些单车“坟场”的规模均在10万辆以上,有甚者竟然超过20万辆。
重点是,坟场中的单车并非全部为破损或不能使用的单车,只是因为数量过多,人流密集生活区容纳不了,才“被处理”。这些坟场单车的最终归宿有两个:一是被运营主体公司赎回,往往是被发送至当地的郊区等人际稀少的区域,“眼不见为净”;二是无人认领,由有关部门出面集中进行报废处理。
不管结局是哪一种,无疑都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度浪费。而单车坟场的出现也成为近年来城市管理的一道难题。目前,经过前期的市场教育和经验积累,全国各地开始进入投放的理性期,根据当地实际市场需求投放车辆的同时,有关部门(一般为城管)会将辖区划分管理,每个区域一个负责人,利用微信群将美团、哈罗、青桔的片区负责人集中,除了便于管理,及时处理共享单车的运维问题,主要还会对各个区域的单车运营公司进行考核。在严谨的考核下,包括北京、深圳等很多一线城市都为共享单车设立了专门的停车处。乱停乱放现象有了很大的改善。
以深圳为例,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对共享单车的考核指标体系,主要包括运营服务、运营管理、安全应急、公众评价、附加项等5大类,共20项具体指标。考核满分为100分,另设附加项5分。2020年第三季度考核结果显示,服务质量考核得分分别为:青桔单车94.63分,车辆投入规模相对较少;哈罗单车80.73分,环比下降0.95分;美团单车59.86分,环比下降1.76分,考核首次不及格。
第二类以单车运营公司为主体,主要存在过度投放、周转率低、运维不及时等问题。
过度投放可以看作是这场共享单车大战的野蛮生长。为了抢占市场,入场的运营主体完全无视了城市空间的容纳能力和实际的骑行需求,更不要提考虑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保代价。新兴市场的红利与背后所需承担的各项成本、风险,正如硬币的两面。且看如今,共享单车三巨头在共享电单车市场又开始走上老路。公开报道,以长沙为例,2020年底,6家共享电单车企业被约谈,要求清理回收旗下的无牌照电单车。在清退工作完成之后,长沙约有40万辆共享电单车被放进“坟场”,占地超19万平方米。
共享单车引发的系列问题中,可以说这是问题的源头,但到底怎么解决或者说如何实现共赢呢?需要运营企业和政府部门共同去探索。
周转率低离不开过度投放。这背后牵扯到每家运营主体公司的商业模式。在如今只剩下三名玩家的市场下,各家根据自身的战略计划以及政府部门的管控,周转率相比2018年有明显提升,但依然是一种困扰。因为对三家巨头来说,依然希望在市场上投放更多的车辆来提升周转率。经研究证明,共享单车的密度会显著增加单车的周转率,当单车密度2.3-3.0百辆/km?时,对周转率的提升效果最佳。当单车密度大于3.4百辆/km?,会降低单车周转率[1]。但依据现有数据来看,三巨头的挑战还很大。
运维不及时涉及主体公司运营管理问题。一是运维成本高,投入人力多;二是共享单车的智能水平和后台运营水平还不高。经过4年多的发展,美团、阿里和滴滴都在智能化方面投入了巨大精力。
以哈羅单车为例,其推出的非机动车安全管理平台——以物联网、云计算、视频AI技术作为数据收集、态势分析工具,以数据空间技术作为可视化呈现路径,通过多层次、多粒度的大数据挖掘,实现非机动车乱行、乱充、乱停、乱改造等“四乱”行为的智慧化监管。
今天,共享单车发展已经非常成熟,曾经的很多难题和困扰已经得以圆满解决,但一个发展了不足十年的新兴产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国,所带来的城市管理和社会难题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从运营主体来看,互联网巨头们都选择了用科技助力。一场新的升级战和科技战已经开始。
注: [1]刘晓杰,吉淑娟,王元庆,周荣.共享单车周转率影响因素研究[N].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