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活动中学数学

2021-06-08华小敏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计量单位香蕉面包

华小敏

《分数的意义》是将平均分的对象——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抽象成“一个整体”,进而引出单位“1”,从而规范、抽象地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怎样让学生体会到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是这节课教学的核心。

一、掌握学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高效的课堂应建立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这就要求教师设定的教学起点要与实际吻合。教师可以出示如下分蛋糕的情境图。

然后,教师提问:“有四个猴子家庭分蛋糕,每个家庭将一个蛋糕分别平均分给2只、3只、4只、5只猴子。请问,第一个家庭的每只猴子分到其中的多少?”学生看着直观图,说出“半个”。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分别用“小半个”“小小半个”“小小小半个”来表示接下来家庭中每只猴子分到的数量。这样表述过于复杂,于是学生产生了一种新的表达需要——能不能用更简单的方式表达呢?在学生产生需要的基础上,教师再次启发:“从数学角度,能不能把这样的1份表达得更简单清楚呢?”于是,很自然地引入到分数的学习。

二、深度思考,在活动中学数学

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思考,包括思考什么、如何思考、深度思考等。教学中,教师出示如下1个小正方形到4个小正方形聚成1个大正方形的过程,并询问学生正方形的个数,并体会数的变化。

师:涂色部分用什么数来表示?

生(齐):[14]。

师:都是用[14]吗?刚才你们不是说1个正方形用1来表示吗?现在我只是把它换了一个位置,什么都没有变,怎么这1个正方形你们又表示成[14]了?

生1:因为原来是单独的1个,没有把它放在一起看成一个整体。

生2:原来每一个都是单独的,单独的时候1个正方形就表示1,后来拼在一起就把4个正方形看成1个整体,1个就是这个整体4份中的1份,也就是[14]。

师:刚才用1去表示1个小正方形时,同学们都是把这1个看成1个整体和自己比,就是1。如果把这个小正方形放在大正方形里面和这个大正方形整体相比,它只是大正方形这个整体当中的一部分,是4份中的1份,所以就用[14]来表示。

在整个正方形的演变过程中,学生都参与了数数,1个小正方形突然从用1来表示变为用[14]来表示,思维跳跃性很大,问题的抛出制造了矛盾和冲突,因为有了刚才数数的过程,学生也就去想这个问题了。

三、多角度理解,在活动中培养能力

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将其内化为知识,并能用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分数的理解,特别是理解分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绝不等同于会背诵一些结论,重要的是在具体情境中应用。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设计了多个活动情境,如下图,按顺序依次出示一个正方形、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一串香蕉、一盒面包。

师:现在有一个正方形、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4根香蕉、8个面包,你能用它们分别来表示分数的含义吗?

生1:把正方形和圆都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正方形或圆的[14]。

生2: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条线段的[14]。

生3:将一把香蕉平均分成4份,那么每一根就是这一把香蕉的[14]。

生4:把一盒面包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盒面包的[14]。

师:分明是1根香蕉,怎么这里表示成了[14]?那我们说[14]的时候是4根香蕉的[14]吗?

生5:一定要说1根香蕉占4根香蕉的[14]。

师:1根香蕉是4根香蕉的[14],现在是2个面包,怎么也表示成[14]了?这个[14]表示什么?

生6:表示其中的一部分占整体的[14]。

师:其实分数表示的就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也就是1根香蕉和4根香蕉的关系,2个面包和8个面包的关系。这1个整体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一些物体。我们把這1个整体叫作单位“1”。你能说一说这些[14]的单位“1”是什么吗?

生7: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师:它们都是怎样表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呢?

生8: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通过讨论,学生借助具体的操作体会到“整体不一样,部分就不一样”;通过“画一画”“分一分”的活动,学生借助图形和实物进一步阐述了对分数的理解;通过“找分数”活动,学生借助身边事物的具体应用,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几个教学活动通过不同形式,从多种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分数、研究分数、应用分数,让学生在活动和交流中既认识到分数的意义和本质,又培养了数感,提升了数学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孝感市孝昌县文源学校)

责任编辑  张敏

猜你喜欢

计量单位香蕉面包
快手香蕉饼
瓶里有香蕉
计量单位复习三步走
“好吃”的面包灯
面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