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设备资产全寿命风险管理体系深化应用
2021-06-08臧依璨马涛董兵张婕翟雨茜
臧依璨 马涛 董兵 张婕 翟雨茜
【摘要】 设备是企事业单位的重要资料,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对提高设备利用率、保证正常生产经营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基于物联网的资产全寿命风险管理的背景与意义进行分析,对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实现进行研究,并对如何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管理创新进行探讨。
【关键词】 物联网 设备资产 全寿命风险管理
一、物联网的资产全寿命风险管理的背景与意义
设备资产具有移动性强、类型多、安全关联性等特点,设备经常处于流动使用状态,无法实时了解设备性能状态,很难对设备使用情况进行动态跟踪。最近一些年来,采用物联网技术对设备进行全生命周管理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是设备管理模式的创新。将互联网技术与设备管理进行结合,可以通过智能感知设备运行状态,识别是否存在潜在故障,是一种预防性的设备维护保养模式。将物联网技术作为依托,开展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形成新型的机电设备管理理念,将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设备使用人员等进行结合,达到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移动互联,对设备性能状态进行全方位监测,对闲置资产进行盘活,提高资产的利用率,为设备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实现资产效益的最大化。
二、基于物联网的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
2.1技术指标和项目目标
设备管理应该将物联网技术作为基础进行建设与管理,采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对设备管理实现线上、线下业务整合,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设备资产管理体系,从设备的购置、存储、应用和维修管理等方面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跟踪,实现对设备的管理与资产信息的采集、分析。
1)建立起科学规范的设备编码体系。应用信息化的设备运转管理平台,对每台设备进行规范性编码,实现对设备的统一化、规范化管理,形成编码体系可以将设备档案信息录入进来,实现对设备信息的共享,可以为设备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灵活地调剂,为设备科学化管理提供依据。
2)设备动态管理。形成设备功能位置管理机制,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和定位技术获取到设备的具体位置、使用性能等方面信息,掌握设备的安装、存储、使用和交接等数据,实时更新设备的使用状态信息,对设备性能情况进行分析,主动地监测设备运行状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维修保养,更好地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3)维修全流程管控。根據设备的应用情况制定大修、小修计划,对设备维修进行审批管理,将维修费用使用情况录入到管理系统中,保证维修费用的有效落实。结合设备的使用记录表、动态监测数据来确定设备维修内容,对设备故间频次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设备使用过程中潜在故障和安全隐患,做好设备的技术经济性分析,对容易出现故障的设备或配件进行重点关注,及时更换故障设备和配件,减少对设备正常使用的影响。
4)设备管理信息的无纸化管理。设备管理平台应该具备数据采集录入、使用数据查询、维修保养实现线上审批、生成数据报表等功能,不再采取纸质化管理模式,手续的管理和报表数据通过移动终端来完成,设备管理部门可以实时掌握设备情况。
5)促进设备的流转与盘活。将处于闲置、备用状态的设备充分利用起来,将其纳入到可使用、可租赁的设备类目中,通过调拨、租赁、出售等多种方式将闲置资产利用起来,盘活固定资产来提高经营效益,进一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周转率,减少设备使用成本。
6)促进设备资本化。充分了解设备使用运行的真实状况,结合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建立起社会化周转信息平台,可以更好地满足设备内部调转和补充,采取社会化设备租赁方式,降低设备购置资金压力。对闲置设置进行打包出租、出售,解决设备购置资金问题来实现资金的回流。
2.2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架构
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需要做好管理平台建设,通过设备实现动态管理来提高设备利用率,建立起维修保养业务审批平台建设,加强对设备的现场管理。实现对设备管理报表的对接、审批和分析,业务审批流程更为高效,实现对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建立起设备现场调度管理体系,保证设备可以合理流通。
1)平台配置及数据库建设
设备管理平台通过不同的子系统来对数据、业务进行统一管理。基础配置模块,可以更好地保证设备全寿命管理实用性、安全性,对设备的用户信息、权限等进行采集,对不同设备管理人员赋予不同的权限,通过电子签章来进行授权或确认,对平台数据录入与导出进行管理,还可以对设备基础信息进行维护。与企业的ERP系统进行对接,通过物联网RFID获取到设备业务数据信息,进行数据的采集、格式转换和装载处理,建立起先进设备管理数据库,保证不同子公司间的设备管理信息的格式统一,避免出现数据信息不兼容的问题,对所有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与维护,实现设备的统一调度和集成管理。
2)业务审批管理
不同单位间的设备使用审批可以在管理平台中完成,利用线上模拟审批来提高审批效率,进一步缩短业务审批时间,具有很高审批效率。采用平台对业务审批进行管理,可以不再依赖于传统的人工审核方式,达到无纸审批的要求,更好地节省办事人员的时间。使审批管理更为规范化,以原来的业务审批前提下对流程进行了优化,对每个单位的职责进行明确。审批流程也更为清晰,通过手持终端可以看到办理到那个环节。还可以利用管理平台实现设备信息的查询。业务数据信息可以进行自动读取、更新,业务办理完成以后可以自动生成设备管理台账,显示设备的使用状态信息,为业务办理人员提供正规的审批表。
3)租赁管理
子公司间利用设备租赁管理平台,实现设备的租赁业务办理,实现对设备的集中管理,内部设备实现租赁管理,将闲置资产得到盘活。不断提高设备资产的使用水平,形成节约型的管理模式,以物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为基础开展好设备内部租赁业务,保证设备可以实现内部合理流动。避免出现设备重复购置的现象,实现设备的预防性管理,合理制定设备维修计划,不断提高设备利用率,使设备的采购和使用成本得到控制。
4)日常管理
应用RFID技术把各单位设备应用信息和维护保养信息,上传到设备全寿命管理平台中,满足设备动态管理数据信息的自动采集要求,深入挖掘设备的使用价值,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根据工作需要对设备进行合理调配,及时反馈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
5)维修管理
对设备大修计划进行审批,实现对投入的维修资金的监管,建立起维修记录和点检记录,统计设备故障频率,及时发现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缺陷,做好设备技术经济性分析,对容易出现故障的设备或配件进行更换,避免设备故障对生产造成影响。
6)实现设备电子档案化管理
对每个单位的设备信息进行采集、整理,根据数据格式要求录入到设备管理数据库中。结合设备类型为每台设备配置标签、关键字,可以对设备信息查询提供便利。电子档案信息需要与主数据库进行关联,通过调用设备标签、编号等实现对设备信息的检索。
7)报表系统
将所有设备状态信息和业务信息进行集成,由设备管理平台进行统一监控,再结合每个子平台业务需要,实现数据分析与报表生成。为用户提供流程查询服务,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查看业务审批内容、环节、结果等信息。设备台账可以使设备使用单位、使用地点、应用状态等不同信息导入到档案分析表中,也可以对设备应用状态进行评估。自动生成业务报表,可以向人们提供设备详细的应用数据。交叉数据报表,通过设备台账、业务报表来生成满足要求的报表。设备履历表,可以对设置使用位置、使用场合、进出库记录等动态信息进行记录,根据设备的库存情况对使用数量进行调整。
8)智能分析系统
采用人工智能分析工具对设备数据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对设备进行可视化管理,将数据转变具有利用价值的信息,形成全局的设备视图,可以为设备管理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人工智能分析把设备数据信息与报表进行结合,实現设备使用过程的可视化管理,根据要求进行动态画面的切换。
9)RFID设备跟踪
采用物联网技术,应用RFID实现对设备位置的跟踪,将业务管理与现场管理进行高度结合,把设备现场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上传到业务系统中进行校验,对现场设备数据进行分析。
10)数据对接校验
通过业务管理平台、RFID系统、人工智能、ERP系统实现数据校验,满足数据共享使用的需要。
三、基于物联网的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管理创新
3.1与物联网技术进行结合
利用物联网技术,在设备中安装传感器来监测运行信息,将采集到信息上传到全寿命风险管理平台,通过软件对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达到数据共享要求,不断优化设备管理审批流程,规范操作人员的使用行为,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可以更为准确地梳理设备使用性能变化,对设备资产进行管理与监督,深入挖掘设备数据的使用价值,制定出合理的设备维修保养计划,避免也现设备的闲置与浪费。
3.2与大数据分析相结合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设备性能进行分析,为设备管理决策提供数据参考,提高对设备数据信息的应用能力,转设备数据转变为经济效益,盘活不良的设备资产。
3.3设备文档资料电子化
设备文档是开展好设备管理基础性工作,将设备管理规程、技术资料和图纸等进行电子化,避免由于纸质资料管理不当对设备维护保养带来不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物联网的设备资产全寿命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可以将设备运行状态信息进行统一,避免出现数据格式不一致、系统不兼容等问题。不同单位的设备管理职责更加明确,业务办理流程更为清晰,设备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可以对设备进行全程的动态监控,打破原来管理系统间的孤岛状态,为实现设备的数据化管时打下良好基础。
参 考 文 献
[1]刘辉,黄德春.基于物联网技术下新建医院患者安全与资产管理的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9):149-151.
[2]许萌,雷亮亮.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校实验室资产管理系统设计[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20(09):105-109.
[3]张征凯,黄道友,易归,张沈祥,徐金成.电网资产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自动化应用,2020(08):99-101+104.
[4]陆伟忠.基于物联网的资产设备智能化管理应用的探索[J].电子测试,2020(15):87-88.
[5]张华威,李政,秦峰.物业资产管理体系中物联网RFID技术的应用[J].信息技术,2020,44(07):98-1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