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信信息工程传输与接入网技术研究

2021-06-08于杨

中国新通信 2021年5期
关键词:传输技术

于杨

【摘要】    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千家万户,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通信信息工程与社会发展逐步融合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科技的迅猛发展也推动着网络技术不断升级,目前,高效的传输技术以及新型接入网技术已经开始普遍应用,多种新型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我国通信行业的稳步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是介绍了通信信息工程的新型传输技术和接入技术。

【关键词】    通信信息工程    传输技术    接入技术

一、传输技术与接入技术的应用

1.1 传输技术应用的意义

新型通信传输技术的使用帮助用户可以长时间的进行正常通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用户的通信质量。在信息时代,国家大力推动通信传输技术的发展,人与人之间正常的通信需要得到了保障,通信质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现在的传输技术大概可以由三类技术构成。

第一种,ATM。此种技术的应用为用户的信息传输提供了时隙,对于信息的稳定传输,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二种,RTKGPS。该技术主要是为实时定位和监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它的应用可以确保用户的通信质量以及确保用户通讯时网络的顺畅。

第三种,WDM。该技术的使用的主要目的是自动化完成对信息交换节点的解复用,确保用户收到的信息准确无误。

1.2 接入技术应用的意义

與通信传输技术不同,接入网技术是通信工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其侧面推动了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现在的通信接入网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种,分为多地分配接入技术。它将服务区进行划分,分成多区域进行服务,根据每个区域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精准的网络分类,并提供最优的网络配置,以此确保用户可以体会到最适合自己的高效网络配置;第二种为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技术。它是针对上下行宽带的不对称特点,通过技术处理,让每个通道都可以承担起不同的作用,运行时各自独立,确保了运行的高效性,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用户的通信质量,确保了用户上网环境不受干扰。现在的接入网技术可以细分为很多种,例如LMDS接入网技术以及ADSL接入网技术。

二、通信信息工程的具体传输技术类型

目前上市面常用的传输技术集中于几类,分别为以下几种。

2.1 ATM网络传输技术

ATM技术的一大优势就在于它的综合性,它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网络传输技术,它可以在运行的过程中将多种网络信号元进行复合处理。也就是说,它的运行主要依赖的就是信号元,通过对信号元的多种技术处理,实现发出端与接收端之间信息传递的目的。这一种数据传输方式,说明了其只能够运用硬件设备进行传输,与平常所使用的软件传输有非常大的不同。在现实生活中,用户对于网络使用的需求相当高,为了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让每个用户在进行信息传输时能够使用相同的线路,并且确保信息传输不会出现紊乱或中断等情况,技术人员通常选择一个较为固定的依据分辨信息的路径,其中时间就是最常见的分辨依据,通过不同信息的发出时间不同,将信息分为几类。主要是将信息分为两大类,及同步以及异步。通过此种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在确保了信息传递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同时,还可以极大的减少能源的消耗。

2.2 Rtgaps网络传输技术

Rtgaps技术发明的时间比较久远,当时的技术基础远比现在的落后,所以如果一直沿用旧技术,可能会无法当下的需求相匹配。所以,技术人员需要在此技术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改进和完善,让它可以应用于现代的网络传输。现在依旧使用Rtgaps网络技术,是因为其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它不仅能够减少外来环境对于信息传输的影响,还确保当接收点与发出端的距离较远时,信息也可以稳定的运输到指定的地点,这一目的是所有网络传输,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在技术发展飞速进步的当代,Rtgaps网络传输技术也在扮演着极其特殊的角色。它能够适配于日常生活中的多种常见场景,进一步完善GSM系统。想要将此技术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那么配套的设备设施的研发就要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两者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确保的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和高效性,提高了传输的速度,将信息传输的成本压到了最低。

2.3 Wdm网络传输技术

现在最常用的网络传输技术就是Wdm网络传输技术,它在运行时,可以将其在系统内部形成的光层成为全光层。换言之,此网络技术属于高端技术,它可以将不同用户之间的终端相互连接,毫不夸张地说,它将会成为未来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该技术在实践应用中,会发出两种信号,也就是说,复用器将会接受到两种不同类型的信号,甚至更多。然后通过复用器,将信号进行归类和划分,信号类型划分后,信号会通过耦合作用传入到光纤线路,完成最后的信息传输。接收端接到了光纤线路传来的信息数据,对数据进行再分解和解析,翻译成用户想要发出的信息内容。从该技术的本身出发,它的传输效率最大达到了2.5Gbit/s,从该技术的设施内部来看,它的通路数量被划为了几等,如此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了传输效率,从此方面来看,该技术具有传输容量相对较大的特点。传统意义上的单波传输系统都必须要配备独自的管线组对,此种做法虽然确保了信息传输的稳定性,但是却消耗了过多的资源,但是,Wdm网络传输技术却不同,虽然它内部由大量的单波传输系统组成,但却不需要过多的管线组对,仅仅配备一个光纤组对就可以。Wdm网络传输技术可以与OXC等结合使用,多个技术相互配合就可以弥补相互的不足与缺点,提升信息传递的稳定性与精确性,确保用户使用更加顺畅。同时,该网络传输技术的使用与协议无关,此特点在最大程度上确保了数据传输的效率。以Wdm技术为基础建立的网络能够通过IP协议和ATM,利用协议完成数据传输,流量流程大约为100Mb/s~2.5Gb/s,这样不同类型的数据就可以使用不同的速度进行传输,是信息传递的效率大大提升。从多角度来看,有DWDM为依托的网络,可以用最低的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客户的需求。

三、接入网技术的意义

3.1 优势

为了可以让业务快速发展,借助接入网技术的力量成为了首选。在信息时代,拓宽宽带业务的发展成为了大趋势。想要实现对接入网技术的推广,就必须了解接入网技术,并在接入网技术提供的宽带通道上进行。想要契合新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电信业务就应该向着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及个性化等方面发展。但是在發展时可能会遇到与传统技术手段相碰撞的问题,因此就必须及时更新和发展更先进的接入网技术来解决问题。在对接入网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时,可以发现,接入网技术的使用可以降低建设成本,同时增加经济收益,在信息传输方面也更加稳定和安全。

3.2 特点

接入网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其发展趋势呈现多元化和复合化。当代高科技技术飞速发展,市场方面已呈饱和现象,多家运营商的技术各有特点和不足,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发展环境变得复杂且繁琐,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种现象将会变得更加严重。

二,发展趋势逐渐规范化。我国逐渐开始重视接入网技术,现在我国的宽带开放接口开始统一使用规范化的形式,同时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来进行安装。

三,使用更加普遍。现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稳步发展,不同地区之间的宽带速度交换局的容量也在逐渐变大,这就导致每个地区所需要的交换局的数量在不断减少。在此大趋势的情况下,网络贷款公司均开始使用复用器,区域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接入网的服务范围也在逐步扩大。

3.3 发展趋势

综合上文可预知,未来接入网技术即将成为主流技术,根据现如今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分析,在未来接入网技术的发展方向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接入网技术扩宽了各种类型的业务,可以办理的业务档次更高。同时各种技术的进步促使用户环路稳步发展,但是还存在很多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向。现在接入网技术的传输容量逐渐加大,涵盖范围也随之变广,它可以应用在更多的领域,比如,双绞线的应用,这样可以使其容量扩充到更大。

三,光纤技术与接入网技术相融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光纤接口,光纤接口的使用率更高,拿城市来说,几乎每一个城市用户以及入口都可以看见光纤接口的身影,不夸张的讲,我国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宽带光纤的覆盖,为构建全国网络结构创造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3.4 接入网技术分析

LMDS为一种服务结构,指的是一种与蜂窝结构类似的服务体系。根据我国有关规定的要求,把现在的服务区进行了重新划分,分出了多个不同的子服务区,并根据子服务区的位置建立相对应的基站。它的运行原理主要是依赖在单点或者是多点之间形成新的无线网络,并且通过不同设备之间的交换来完成区域间用户的信息传输。一般情况下,子服务区的覆盖范围可以达到20千米,不同的服务区之间交错排列,来追求信息传输的高效性。

现在,我国的接入网技术还不够成熟,现在面临的主要技术障碍是网络与用户之间如何进行高效连接。ADSL可以算为非对称用户环路技术的一种,也是一种常用的高效网络技术。它依赖FDMA提供接入技术,然后将早期的电话线路进行重新的划分整理,最后分为三个互不干扰的通道,这三个通道分别为电话、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所以,即使部分用户在通话同时也在使用网络,这两个操作也不会相互影响,确保了信息传输的稳定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满足通信工程中的各项技术需求,就要求技术人员不断地对信息传输技术进行改善和创新。将多种不同的新型传输技术合理应用在各种通信工程建设中,可以更好适应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完成多种技术的转型和升级,激发技术人员的工程积极性和创新性。

参  考  文  献

[1]高尚.通信信息工程传输与接入网技术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20(23):45-46.

[2]雷介洪.通信信息工程的传输与接入网技术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20(10):42+27.

[3]李雪军.通信信息工程的传输技术与接入网技术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12): 159-161.

[4]陆猛.通信信息工程的传输技术与接入网技术研究探讨[J].科技资讯,2020,18(17):13-14.

[5]冯艺.通信信息工程的传输技术与接入网技术探讨[J].信息通信,2020(03):237-238.

[6]谢马庆.通信信息工程的传输与接入网技术研究[J].通讯世界,2020,27(02):130-131.

猜你喜欢

传输技术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高清数字电视光纤传输技术应用研究
有线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的应用
传输技术在信息通信工程中的有效应用分析
信息通信工程中传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有线传输技术特点及其发展初探
光纤传输技术在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传输技术在信息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在信息通信工程中传输技术的科学应用
浅谈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