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睡眠呼吸紊乱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1-06-08曹至更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患病率缺血性差异

曹至更

(雷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雷州,524200)

我国每年有150~200万新发卒中患者,临床发现,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前已有夜间入睡困难、精力不足,并伴有呼吸不畅等问题[1]。睡眠呼吸紊乱是由缺氧为特征,由气道阻塞引起,通常发生于软腭底部或喉咙处,同样非常普遍。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大于5/h和大于30/h的睡眠呼吸紊乱患病率为71%和30%,睡眠呼吸紊乱的严重程度和患病率相似[2]。但仍需进一步评估这些联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和对患者睡眠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因此本院将探讨在该临床环境下二者潜在联系和呼吸睡眠障碍治疗的可行性,评估卒中后睡眠呼吸紊乱的严重程度、类型和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雷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3例及健康体检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健康体检患者,观察组为脑卒中患者。对照组中男29例,女14例;平均年龄(56.31±2.80)岁;病灶位置:左侧8例,右侧9例,皮质12例,脑干10例,半球4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15例;平均年龄(56.75±2.58)岁;病灶位置:左侧9例,右侧10例,皮质11例,脑干11例,半球2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在本院行1个月以上规范治疗;2)脑卒中发病后意识清醒;3)均经头颅CT和MRI检查有无梗死区。

1.3 排除标准 1)发生脑卒中前无睡眠质量问题;2)有肺疾病史;3)神经功能退变影响夜间睡眠;4)感觉性失语者。

1.4 研究方法 采用Sleepace RestOn智能睡眠监测仪器(型号:Z200)整夜监测患者睡眠质量,于第2天记录2组前夜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等数据。引进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根据评分标准将睡眠质量量化,评分与睡眠质量成反比。

测试人员与研究对象面对面,测试人员以看图表、动作模仿、物品使用等考核方式对患者认知能力进行评估,主要为执行力、计算、记忆、空间思维等七大方面。评分与认知能力成正比。

2 结果

2.1 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 对照组PSQI各项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比较 对照组各项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黏血症、高血压等均可致血栓形成,在发生急性脑梗死后,发病4.5 h内尽可能采取静脉溶栓,启动规范化的二级预防措施,但预后效果因人而异[3]。随着时间的推移,卒中后睡眠呼吸紊乱的高患病率仍然持续存在,一些数据表明睡眠呼吸紊乱会导致更多脑缺血,损害治疗效果,尤其是脑卒中患者住院风险可能增加,这就可以为二者的因果关系提供一种解释[4]。因此,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早期干预识别其是否有睡眠呼吸紊乱,以多学科教育为基础,关注特定卒中患者的神经认知和嗜睡等情况,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帮助。

本研究首先证实了神经认知及睡眠质量受睡眠呼吸紊乱影响,结果中,对照组PSQI各项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项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选自患病后经治疗1个月以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病情稳定,这排除了急病期若出现较大面积脑梗死、缺血、水肿,影响到间脑和脑干的功能,即出现意识障碍的情况影响实验[5]。有研究提示,应用持续气道内正压式可改善昼夜节律失调,降低氧自由基的形成,阻止炎症反应的进程[6]。老年患者每天进行适当的体力劳动,可提高夜间睡眠质量。这提示我们进行呼吸睡眠障碍治疗的可行性,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呼吸睡眠功能作为护理监测指标之一,预防疾病的恶化。

综上所述,睡眠呼吸紊乱与脑卒中存在一定的联系性,将会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命质量及认知功能,但本研究的局限在于排除了插管和肺功能疾病患者,可将此病灶作为未来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患病率缺血性差异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患病率调查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