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生黄埔三结缘
——老兵寸品德的故事

2021-06-08胡家兴

黄埔 2021年3期
关键词:滇西腾冲黄埔军校

□ 胡家兴

寸品德,抗日将领寸性奇长子,字子超,云南腾冲人,生于1908年。中学毕业后在一家玉器商号做小伙计,曾作为马帮走外帮的伙计走夷方到缅甸、泰国一带,其间自学了英文。后与亲戚朋友创办滇西亚细亚水火油公司、憶泰兴商号和美丽商行等,还入股大理火柴厂。

1930年,寸品德继承家族传统,奔赴驻江西的中央陆军第3军(滇军)入伍,新兵大队训练结束后进入军官队学习,毕业后任第12师第34旅旅部少尉副官。1936年,寸品德赴南京,参加中央军队党政工作干部训练班第4期学习,毕业后任第12师特党部上尉干事,后升任特党部少校训练科主任。其间随部调防河南,驻扎开封、郑州等地。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寸品德奉命护送第3军家眷返回云南,在开封与父亲寸性奇分手。话别之时,寸性奇交待儿子,把部队眷属安全带回云南,好让将士们安心上阵杀敌,等胜利了大伙一定会再团聚。父子二人均不曾想,一别竟成永诀。1941年5月晋南会战期间,寸性奇在山西中条山壮烈殉国。

9月底,寸品德带队回到昆明,拜见云南省主席龙云。在龙云的安排下,寸品德担任省政府上尉副官兼滇黔绥靖公署政训处上尉处员。寸品德没有料到,这个看似闲散的职务很快担负了一项重任。1938年,中日军队在徐州外围展开厮杀,史称徐州会战。从云南千里迢迢赶赴第五战区的第60军(滇军)将士浴血搏杀,取得了辉煌战绩,但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总计高达18844人!徐州会战后,亟待整补的第60军并未返回云南,而是奉命继续参加武汉会战。部队减员严重,补充兵源就成为当务之急。抗战时期地方军队补充兵源一般是在其本省境内,第60军征兵工作也因此主要在云南展开。但由于抗战初期国家在兵员征募方面缺乏系统的法规和监察制度,征兵舞弊案时有发生。第60军在云南的征兵工作就发生了问题。此时,担任滇黔绥靖公署政训处上尉处员的寸品德被指派赴云南景谷、缅宁、镇康一带查案。寸品德在彻查贪腐案件的同时,超额完成了征兵任务,受到省政府通令嘉奖。这次工作中的突出表现,也使他和黄埔第一次结缘。

1939年,寸品德被龙云保送进入位于昆明的黄埔军校第5分校第16期军官补训队。军官补训队的学期很短暂,但这是正规的军校教育,对他军事素养的提高很有裨益。1940年9月,寸品德担任保山团管区常备队上尉中队长,后升任团管区司令部少校部员。1942年,寸品德调任腾大师管区模范队少校队长,驻大理三塔寺。1944年,升为腾大师管区司令部中校部员。团管区和师管区,都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兵役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兵员征募、新兵训练、后备军人管理等。

1942年5月,云南怒江以西沦陷,腾冲、芒市、龙陵等地被日寇侵占。大批难民逃难到保山、大理、昆明等地,或投靠到亲朋家暂住,或租住旅店饭馆,大多生活拮据,赊账欠账之事时有发生。时间一长,逃难人员与当地旅馆饭店老板之间遂产生矛盾,老板难免说出一些不堪入耳的话语讽刺难民。当时正在大理任职的寸品德得知此事后,认为家园被敌所占不愿当亡国奴而逃出的人应该得到尊重。于是派遣副官到下关附近街道寻得来自滇西沦陷区一带的爱国青年40多人,安排住于师管区三塔寺军营宿舍中,还拨出一些炊具供其使用。

救一时之急易,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寸品德向时任云贵监察使的李根源等提出,能否将更多的沦陷区爱国青年召集起来,组织军政训练,毕业后可用于补充一线部队指挥岗位。这一建议得到李根源与赵德恒的赞许与肯定,二人亲自向龙云汇报。龙云同意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呈报在滇西大理开办军事训练团,这一建议符合云南抗战形势和需要,不久得到批准。这就是在云南抗战史上赫赫有名的军事委员会滇西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的由来。1945年前后,国民政府中央各学校毕业生调查处规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学员也享有黄埔军校学生身份。自然,寸品德提议设立的滇西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也进入黄埔范畴。这是寸品德和黄埔的第二次结缘。

当时,寸品德的家乡也在沦陷区,亲属都生活在日寇魔爪下,但直到完成滇西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的招考任务后,他才短暂请假回家,秘密地将家眷接至大理,接着又投入忙碌的征兵和训练工作中。1942年8、9月间,滇西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正式开学。团长由蒋介石兼任,副团长为龙云、李根源,教育长由宋希濂兼任。寸品德则被任命为教官,负责招考工作。全团共招收培训滇西沦陷区及全国有志爱国青年共计1900多名。紧张的军政训练外,滇西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特别注重学员综合素质的培育。云南地处抗战大后方,很多高校内迁于此,教育资源丰富。西南联大教授潘光旦、费孝通、闻一多等著名学者均曾受邀来团讲学。学员毕业后大多分在滇西远征军作战部队,他们在收复滇西失地中英勇奋战,流血牺牲,可歌可泣。

/ 1945年的寸品德。

/ 寸品德1945年的档案。

2019年,《黄埔》杂志第2期刊登的《战斗在滇西üü黄埔老兵卢彩文小传》一文的主人公卢彩文老先生,就是滇西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的学员,他于1942年8月考取该团第1期,毕业分至国民革命军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二科任少尉参谋,参与滇西地区情报侦察。2015年,卢彩文应邀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接受中央领导同志的致敬和检阅。这是他自己,也是滇西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全体学员的荣誉。

1944年滇西大反攻前,寸品德调任中国远征军长官司令部少校联络官,专司保山团管区为远征军部队补充兵源和粮食协调。滇西全境收复后,寸品德因各项工作考核优良,于1945年任中校。

1949年12月9日,寸品德随云南省主席卢汉、第93军军长龙泽会等联合签名参加起义,云南和平解放后,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暂编13军任军官队队副。1951年初,因家中老母病重,寸品德返回腾冲,告别军旅生涯。

/ 黄埔军校建校69周年,寸品德(前排左二)与腾冲黄埔同学合影。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寸品德迎来了又一个春天。1981年,他应云南省政府邀请,以辛亥革命后裔身份,前往昆明参加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大会。1986年,寸品德开始参加云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活动。1988年,他应邀参加西南黄埔军校同学会云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分会成立大会,就任腾冲黄埔军校同学联络组负责人。这是他一生中第三次和黄埔结缘。

/ 晚年的寸品德。

为了更好地开展腾冲黄埔军校同学联络组的活动,他还动员其孙胡家兴参加相关工作。祖孙两人一起寻找本地黄埔同学,组织各类会议和纪念活动等。寸品德在积极联络海内外黄埔同学亲友的同时,还敦请其他同学给海内外的黄埔同学及亲友写信,宣传祖国和家乡腾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邀请他们回来亲自感受家乡的崭新面貌。

1990年的一天,寸品德收到一封来自泰国的信。来信人1942年在大理考入滇西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第1期,毕业后参加滇西对日作战,询问黄埔军校同学会是否把他这一期列入黄埔军校第19期。如上文所述,1945年,国民政府就已出台规定将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列入黄埔军校序列。但由于历史久远等因素,腾冲黄埔军校同学联络组并不了解有关情况。寸品德迅速上报,不久接到云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通知,正式明确滇西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列为黄埔军校第19期。腾冲黄埔军校联络组会员因此也由原来的30多人增加到80多人。寸品德等经过商议,申请成立腾冲黄埔军校同学会,很快得到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批复同意,寸品德任首任会长。

腾冲黄埔军校同学会办公经费紧张,寸品德和同学们不仅拿出自己微薄的收入贴补工作开支,还和同学们一起想尽办法招商引资创办实体经济,以解决同学会的办公经费不足问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腾冲黄埔军校同学会的活动办得有声有色。例如,每年清明节组织黄埔老兵和黄埔后代至国殇墓园祭奠英烈;每年组织黄埔校庆纪念活动;多次举办黄埔老兵书画展等。1995年8月15日,腾冲黄埔军校同学会联合腾冲老年诗书画协会等社会团体,在国殇墓园举办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活动”,引起很大社会反响。

此外,寸品德还担任过腾冲县第四、五、六、七届政协委员。他关心全县经济、民生问题,积极撰写委员提案反映民情民意。他与其他委员联名撰写的《加大荒山荒坡种植力度建设森林大县》《推广烤烟种植促进农民增收》《依托腾冲文化、地质资源建设旅游大县》等提案,都被有关部门采纳。寸品德也因此多次被评为腾冲县优秀政协委员。

/ 寸品德(左)与明瑞智(右)商量撰写县政协委员提案。

/ 1995年清明,作者(右)陪寸品德(前排中)参加腾冲国殇墓园祭扫活动。

猜你喜欢

滇西腾冲黄埔军校
一·二八淞沪抗战中中国军队团级以上的黄埔师生 (不完全统计)
仿佛在黄埔军校上课
走进大美滇西·探寻红色印迹
腾冲 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上的璀璨明珠
大滇西旅游一线6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德宏
大滇西旅游环线亮相厦洽会 云南推介多项旅游优惠措施
赴汤蹈火 腾越游踪
走进“传媒艺术黄埔军校”——广视学院
极限挑战火了腾冲还是腾冲火了极限挑战?
刘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