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措施运用分析
2021-06-07刘卿瑞
刘卿瑞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逐步给予了城市化建设足够的重视,以此有效提升人们的居住质量。给排水系统建设是市政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国家在加强城市建设的同时,逐步给予了给排水工程足够的重视。论文从节能角度出发,分析了市政给排水设计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节能运用措施,以供相关工作者参考。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 economy, the country has gradually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ization, so a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ople's liv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unicipal engineering, and the state has gradually given enough attention to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while strengthening urban construction. From the angle of energy sav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sign of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energy saving measures for the reference of related workers.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设计问题;节能措施
【Keywords】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problem; energy sav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91.02;TU992.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4-0109-02
1 引言
市政给排水系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给排水系统建设成效。随着节能理念的不断推行,给排水设计单位逐步加大了节能措施应用力度。节能措施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降低资源浪费,也可以有效改善人们的用水质量。
2 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运用节能措施的重要性
首先,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产或者生活质量。城市排水系统肩负着城市污水、工业废水、雨水的排泄责任。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给排水任务量逐步增加,过往传统的给排水系统在运用过程中则潜在着诸多问题,不仅影响到给排水质量,也会造成大量能源或者水资源浪费。只有将节能措施有效运用到系统设计环节,方可提升给排水质量,并为人们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其次,降低能耗,节省资源。科学合理应用节能措施,不仅可以实现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可以有效规避给排水系统中的能源损耗、水资源浪费等问题。随着城市常驻人口数量的增加,人们的节水意识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性。有些城市人口因缺乏节水理念,用水缺乏節制性,导致城市水资源浪费,甚至一些地区面临着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依托节能措施,并通过加大废水循环利用力度,则有效节省了水资源,并较大程度地改善了城市周围环境。
3 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 市政给水设计问题
3.1.1 市政给水管道质量有待提升
市政给水面向对象为城市广大居民。当给水管道质量欠佳时,水质将得不到有效保障,进而影响到广大居民的用水安全,给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在实际设计环节,由于设计人员所选择管材的强度不符合现实需要,导致管材无法承受内外荷载。此外,给水管材的水密性较差等,导致给水管道漏水问题常见,不仅影响到给水质量,也加大了给水管道维修成本。
3.1.2 缺乏科学合理的市政给水水量设计方案
给水量设计是市政给排水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部分老旧城区给水设计环节,设计人员未结合城市发展速度,科学合理预估用水量、水波动情况等,导致城市给水系统的给水量满足不了城市实际需要,进而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用水质量。因此,设计人员应在市政设计中运用节能技术,充分考虑各项因素并结合到设计中。
3.2 市政排水设计问题
3.2.1 排水工程规划与城市发展方向不契合
有些城市的市政排水工程规划往往与城市发展方向不契合,导致排水系统无法更好地满足新时期城市发展需要,甚至阻碍到城市建设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市政排水工程规划违背城市道路建设时,无形当中加大了城市道路建设难度,并造成大量建设资源的浪费。
3.2.2 排水管道分布缺乏科学合理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旧城区中铺设过深的排水管道已无法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需要。一旦管道存在泄漏或者堵塞问题时,工作人员无法及时排查出泄漏点或者堵塞点,进而导致污水在短时间内越积越多,并加大排水管道的整体压力。此外,老旧城区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承建单位未给予事前准备工作足够的重视,导致地下土质情况等信息缺乏精准性,甚至出现管道重叠等问题。此外,有些污水泵的埋置深度不符合实际需要,导致排水系统建设质量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
4 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措施运用策略
4.1 市政给水设计中节能措施的运用
4.1.1 全面提升给水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首先,给水设计团队需要制定出适宜的节能设计规范与应用要点,并确保设计人员将各项节能环保措施充分运用到节能设计中。其次,在设计环节,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城市各个区域的实际用水量,来科学合理设置供水方案,保证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效果。
4.1.2 科学设置分区供水
在市政给水系统中,往往存在着诸多能源消耗问题。从能源消耗量占比来看,供水环节是能源消耗量最多的部分。为此,设计人员需要将节能措施高效合理地应用到供水设计工作中。具体措施如下:首先,设计人员可以科学合理采用分区供水方案。结合各个区域供水情况,科学合理调整各个区域给水系统的供水压力,并全面提升各个环节的节能环保成效。其次,设计人员通过一系列计算工作,掌握各个区域实际水资源需求量,防止供水量过大而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依托管网叠压方式,来科学合理调控管网分区压力,并提升各个供水区域的供水情况。
4.1.3 加大先进节水设备与节水材料应用力度
为推动节能措施的高效运用,设计人员应全面考察节能设备性能,选用适宜的节能设备,并有效规避潜在的水资源污染问题。例如,有些城市市政给排水设计团队逐步加大了3PE材质钢管的应用力度。相较于其他材质,3PE钢管自身的抗腐蚀性与抗水气渗透性较强,可以将给水系统中的资源损耗量降到最低。
4.1.4 科学管控给水系统水泵能耗
水泵在运行过程中,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能耗,尤其城市中的一些大型水厂,往往存在着大量大功率的水泵,使得能源消耗量逐步增加。因此,在将节能措施应用到给水系统中时,设计人员需要通过相应考察工作,全面把控水泵能耗量,并严防给水过程中出现资源或者能源损耗问题。在现实中,不同给水区域情况各有不同,导致水泵电耗指标也各有不同。作为设计工作者,应结合给水工程区域的实际情况,不断更新与优化设计方案,并减少大功率泵使用几率。
4.2 市政排水系统中节能措施的运用
4.2.1 提升排水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在排水设计工作中,政府部门需要给予易涝地区排水系统建设工作足够的重视,减少城市内涝,并降低城市排水过程中的各项资源损耗。设计团队在实际设计环节,需要加强污水排放分类,并结合污水种类等问题,制定出适宜的分类处理策略,以此将污水对城市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并充分发挥城市排水工程的最大效益。
4.2.2 加大雨污水系统应用力度
雨污水系统是市政给排水设计的重要构成部分,设计团队需要充分认识到节能措施的重要性,并在雨污水系统中科学应用节能措施。在将节能措施应用到雨水系统中时,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依托现有的排水设施与抽排方式,合理排出低洼地势中的积水。其次,加强雨水循环技术应用。设计人员需要全面检查工程设计方案,保证投入使用方案的科学合理性。最后,制定健全的排水管道管理措施。清污工作是排水管道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及时清理污物,可以保障雨水系统排水性能的正常性。由于各个城区的实际情况具有着差异性,工作人員需要结合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开展污水系统设计工作。由于旧城区的污水系统具有特殊性,设计人员可以结合旧城区建设情况,制定出适宜的污水系统应用策略。设计单位或者团队则需要定期组织培训活动,保障设计人员的综合素养满足实际设计工作需要。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新时期的城市规划者与建设者逐步给予了市政给排水设计工作足够的重视。传统市政给排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造成相应的能源消耗,而水资源浪费与能源损耗成为制约给排水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随着节能减排理念的推行,给排水系统设计团队也逐步认识到节能技术的重要性。以上内容结合给排水设计中的问题,提出了节能措施的运用措施,以期给国家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并促进我国城市化建设顺利进行,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赵婧炜.浅析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措施运用[J].科技风,2019(4):95.
【2】侯铁.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措施运用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9,26(01):112-113.
【3】杨海波.城市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措施运用分析[J].珠江水运,2020(13):93-94.
【4】陈卫.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节能设计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2):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