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产业就业和生态扶贫实现多赢

2021-06-07

科学导报 2021年34期
关键词:贫困村山西成果

“脱贫攻坚战以来,山西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培训就业、生态、光伏扶贫战略,扶贫工作创出山西特色,走出山西路径。‘十四五将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5月18日记者在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全省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脱贫攻坚战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策部署,立足山西实际,按照“五个一批”精准扶贫路径,因地制宜组织实施特色产业扶贫、培训就业扶贫、生态补偿脱贫等八大工程二十项行动,有力促进和带动了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特色产业扶贫。实施“特”“优”战略,培育发展产业带贫主体,建立完善带贫益贫利益联结机制,所有贫困村都建立起村有脱贫产业、有带动主体、有合作经济组织、贫困户有增收产业项目、有劳动能力的、有技能的“五有”机制;依托农业现代化三大省级战略、五大出口贸易平台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脱贫链,带动127.7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五有”机制入选全国产业扶贫机制创新典型。全国产业扶贫现场会在长治市召开。

培训就业扶贫。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深入推进“人人持證,技能社会”建设,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63.4万人次、带动务工就业91.8万人,打造地方特色劳务品牌90多个。“吕梁山护工”“天镇保姆”入选全国人社领域精准扶贫典型案例,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在大同市举办。

生态扶贫。联动实施退耕还林奖补、造林绿化务工、森林管护就业、经济林提质增效和特色林产业增收“五大项目”。特别是创新生态建设参与机制,广泛吸纳贫困劳动力参与,平均每年带动52万以上贫困人口增收10亿元左右,在“一个战场上”同时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两个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肯定山西省做法,全国林业扶贫现场会在山西省吕梁市召开,国家三部委发文推广山西省造林扶贫合作社模式。

光伏扶贫。建设村级电站5479座、集中电站53座,总规模294.4万千瓦,带动9963个村(其中6602个贫困村、3361个非贫困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20万元,惠及72万贫困户。光伏扶贫获得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全国光伏扶贫现场会在大同市召开。

发言人表示,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转型的起步之年。下一步,山西省将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根本之举、长久之策。

围绕“特”“优”战略,组织实施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培育发展带动帮扶主体,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深化消费扶贫促进产销衔接,实施产业带动、产业增收、产业致富。坚持把技能就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硬任务、硬措施、硬支撑,实施建档立卡、精准培训、考核评价、发放证书、安置就业“一条龙”推进,提高持证率、就业率、增收率,实现持证赋能,就业增收。坚持绿化彩化财化相统一,增绿增收增效相协调,跟进落实生态扶贫“五大项目”政策,进一步挖掘合作社造林、特色林产业、经济林提质增效和生态管护等带动群众增收的潜力,提升生态建设项目帮扶效益。持续抓好光伏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确保年发电收益稳定在18亿元以上,让光伏产业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支撑。

猜你喜欢

贫困村山西成果
呕心沥血,奉献山西农业
Right to Roam
验收成果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吕梁临县光伏扶贫实现“三个全覆盖”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宽带网络将覆盖90%以上贫困村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
劳动成果评比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