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准原因唤醒食欲

2021-06-07严君

食品与健康 2021年5期
关键词:消化液食欲胃肠

严君

“食欲”是一种人体想要进食的生理需求,俗称“胃口”。一旦这种需求低落甚至消失,即称为“食欲不振”或“胃口不好”,简而言之就是没有想吃东西的欲望。引起食欲不振的原因有很多,食物的色香味直接影响人的食欲,此外常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违反规律

实验表明,胃在不同时间内呈现不同的收缩规律,使食欲有高有低。食欲可影响消化、吸收功能。一个人若有稳定的进食规律,到进餐时间消化器官就会分泌出一定量的消化液,食欲便自然产生。人们常有这样的体会:进餐时间不吃饭的话,饥饿感会消失,即所谓“饿过头了”。这说明违反胃肠活动节律就不会有正常食欲。

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会使胃过度扩张。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过长,轻则造成黏膜损伤,重则会造成胃穿孔。当胃出现器质性病变,食欲自然会下降。

偏嗜生冷

经常吃生冷食物,尤其是睡前吃生冷食物,易导致胃寒、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睡前饱食

晚餐过饱,必然使胃肠负担加重,胃液分泌紊乱,易出现食欲下降。

情绪不佳

人在忧郁、焦虑、紧张时,血液会向脑部集中,胃肠蠕动形成的机械刺激以及消化液的分泌都会减少,引起食欲下降。因此,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越是接近吃饭时间时,越要注意营造愉快的气氛。

精力分散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种活动都是在大脑统一指挥下进行的,吃饭也不例外。如果边吃饭边思考问题或看手机,就会分散精力,加重大脑负担。这样一来分配给消化器官的大量血液不得不抽回一部分输给大脑,致使消化液的分泌减少,不仅影响消化,也影响胃肠功能。

环境不适

一般人在吃饭时都不能听到对污物的描述,一听就会觉得食欲大减。这是环境对心理的作用。因此,吃饭时要将注意力集中到辨别食物滋味上,少作其他联想。此外,可在改善环境上下功夫,如选择美观的餐具,改变食物造型,还可播放一些轻松音乐,以抵消环境的消极影响。

食物反感

有些人对某些食物似乎存在着天生的反感情绪。这种反感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受到强烈暗示,如有的人不吃牛肉是受其父母不吃牛肉的影响;另一种是直接经验,如偶尔吃了一次带菌的牛肉引起腹泻脱水,以后见到牛肉就心有余悸。

饱食后运动

饱食后短时间内剧烈运动会导致胃蠕动增快,继而出现胃痉挛、胃部胀痛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有的甚至可能造成胃扭转。

过度疲劳

过度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会引起胃壁供血不足,胃液分泌减少,使胃消化功能减弱。

酗酒或吸烟

酒精可损伤舌头上专管味觉的味蕾,也可损伤胃黏膜。对于有溃疡病、慢性胃炎的患者来说,酗酒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胃和十二指肠穿孔。吸烟对胃黏膜的危害并不小于饮酒,吸烟也会引起慢性胃炎。戒烟戒酒后食欲就会好转。

疾病影响

患有萎缩性胃炎及消化道恶性肿瘤,如胃癌、胰腺癌时,首先出现的症状往往是食欲不振。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感染,如肺部感染,甚至一般的感冒,也常使人食欲不振。严重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状腺机能减低、心力衰竭所致的内脏淤血、B族维生素缺乏等都能引起食欲不振。肝病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的初期症状也是食欲不振。因肝病而引发的食欲不振通常呈极端化,严重时患者根本沒有食欲。

改善措施

1.生活要有规律。在进食上必须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不能因为繁忙而在饮食上马虎从事。合理的饮食安排可成为机体的食欲条件刺激。坚持定时进餐,到了进餐时间,人体就会分泌多种消化液,不仅利于产生食欲,还有利于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吸收。

2.要注意对食物科学的加工烹调。科学的加工烹调有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利用。色彩美丽、香气扑鼻、味道鲜美、造型别致的食物,可以使人体产生条件反射,分泌出大量消化液,从而引起旺盛的食欲,利于食物消化吸收。另外,正确的加工方式可以避免食物中营养元素的破坏。

3.就餐时心情要好。就餐时保持愉快、舒畅的心情,有益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就餐时应专心,保持愉快情绪,避免考虑复杂、忧心的问题,不在就餐时争论问题、安排工作,可适当地以音乐“佐餐”。

4.就餐环境要优美。优美的就餐环境,如光线充足,温度适宜,餐桌、餐具清洁卫生等,都能促进食欲。

5.要戒烟、忌酒。过量饮酒或每餐必饮的习惯一定要戒除。戒烟对提高食欲也是非常重要的。

6.适量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舞蹈、游泳等都是胃肠疾病患者的良好选择。

7.积极治疗相关疾病,避免滥用药物。长期食欲差的人应到医院就诊,及时查找病因,以免贻误病情。

猜你喜欢

消化液食欲胃肠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老人睡不好食欲差 查查是否心衰
红瓶子草的诱惑
空腹
胃肠病糊上就好
食欲大开的吃货小编们
开心图片汇
为什么不要边看书边吃饭
银耳瘦身餐 赶走肥胖噩运
保健图话:胃肠病人日常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