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清肝癌“小伙伴”预防筛查“治未病”

2021-06-07邓跃扬廖志晓

食品与健康 2021年5期
关键词:酒精性乙肝病毒乙肝

邓跃扬 廖志晓

48岁的黄先生近日感觉右上腹有些隐隐作痛、腹胀,以为只是消化不良,但经检查被诊断为疑似肝癌,医生建议其住院治疗。黄先生有些纳闷,自己为什么突然就得肝癌了呢?医生告诉他,致病元凶很可能是乙肝病毒和饮酒习惯。

根据流行病学统计数据,2018年全球肝癌新发病例约为84万例,其中,我国患者占比高达46.7%。同时,肝癌是我国目前排名第4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和排名第3位的肿瘤致死病因。肝癌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一旦出现症状,可能就意味着肝癌发展到了中晚期阶段。中晚期肝癌患者预后效果不佳,5年生存率只有12.1%。所以,弄清肝癌病因、定期体检、改善生活方式才是我们避免肝癌的有效手段。

乙肝患者是“肝癌大户”

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较为常见的肝癌发病过程。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学特点是肝小叶汇管区及其周围明显的炎症。肝脏炎症坏死可以导致肝内胶原过度沉积,形成纤维间隔。如果病变进一步加重,可以引起肝小叶结构紊乱、假小叶形成、肝脏弥漫性纤维化,从而进展为肝炎肝硬化。乙肝病毒(HBV)感染发展成为肝硬化则会增加肝癌发病的危险性。有数据显示,HBV感染25~30年后,有15%~35%的感染者将发展为肝硬化。一旦肝硬化形成,每年将有1%~4%的感染者发展为肝癌。我国85%左右的肝癌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乙肝从急性感染发展为慢性感染的可能性与感染HBV时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小,患乙肝病毒慢性感染的机会就越大。因此,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对于新生儿来说,第一针乙肝疫苗应该在出生后24小时之内尽早接种。按照0、1、6个月的免疫程序全程接种三剂次乙肝疫苗以后,大约95%以上的婴幼儿都可以产生保护性抗体。

酗酒是“肝癌帮凶”

长期饮酒,每天摄入50~70克酒精是肝癌的高危因素。一方面,过度饮酒超过5年的人群容易得酒精性肝病,其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戒酒是酒精性肝病的关键治療措施。另一方面,很多学术研究指出酗酒和乙型肝炎或者丙型肝炎有协同作用——它们可促进肝硬化的发生,进而增加肝癌发病的可能性。因此,如果您患有肝炎还过度饮酒相当于在“慢性自杀”。

黄曲霉毒素是“肝癌同伙”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由曲霉属真菌产生的有毒化合物,它主要存在于霉变的玉米、花生、稻米和小麦等谷物中。长期接触黄曲霉毒素会增加肝癌患病的可能性。在气候温暖、潮湿、多雨的地区,玉米、花生更容易发霉。因此,生活在南方地区的朋友一定要注意避免食用上述发霉食物。

肥胖是“肝癌助手”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已经成为常见慢性肝炎之一,这类肝病常常伴发心血管疾病,从而增加了肝癌患病风险。而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会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可能性,并提高肝癌患病概率。预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生的方法主要为调整饮食及生活方式,比如每周坚持进行5次中等量的有氧运动,合理安排饮食,控制体重和腰围。

高危人群需进行肝癌筛查

在我国,以下因素是肝癌的重要病因:(1)乙型肝炎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2)长期酗酒;(3)非酒精脂肪性肝炎;(4)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5)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6)肝癌家族史。同时,年龄在40岁以上的男性患病风险更大。男性的发病率为女性的2.85倍。

肝癌筛查的主要手段包括乙肝两对半定性检查、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建议肝癌高危人群每隔6个月进行至少一次筛查。即便不是高危人群,也建议您每年进行一次肝癌筛查。

1.乙肝两对半定性检查

乙肝两对半定性检查一般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抗-HBc)等指标。

您可以这样理解乙肝两对半检查:将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分成一组,简称表面组,主要提示有没有感染HBV。将e抗原和e抗体分成一组,简称e组,主要提示HBV是否复制。核心抗体阳性则提示HBV存在或者曾经存在过。此外,所谓的大三阳指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阳性,小三阳指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阳性。因此,大三阳表示体内有病毒,病毒在复制,传染性强。小三阳表示体内有病毒,病毒复制已经被控制,传染性相对比较低。

2.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

如果在乙肝两对半定性检查中发现HBsAg阳性,那么需要进一步完善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乙肝病毒DNA是病毒复制以及有传染性的标志,也是病毒感染的最直接、特异和灵敏指标。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一方面可以了解HBV传染性的高低,另一方面可以判断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乙肝病毒DNA浓度越高,表示体内HBV数量越多,复制越活跃,传染性越强。如果只是单纯的HBsAg阳性,而乙肝病毒DNA阴性,一般提示HBV没有复制,传染力很弱。

但是,乙肝病毒DNA浓度的高低不能直接反映乙肝病情的严重程度,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肝功能等相关检查,由医生综合考量之后才能判定。

3.血清AFP检测

血清AFP检测是诊断肝癌常用的方法。当AFP≥每升400微克,排除慢性或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睾丸或卵巢胚胎源性肿瘤以及怀孕等情况后,可以辅助诊断肝癌。

4.肝脏超声检查

肝脏超声检查因为操作简便、灵活直观、无创等特点,是最常用的肝脏影像学检查方法。肝脏超声检查可以早期、敏感地检查出肝内可疑占位性病变。

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未病先防

祖国医学认为,肝癌属于“鼓胀”“肝积”等范畴。《黄帝内经·灵枢·上隔》说:“喜怒不适,食饮不节,寒温不时……邪气胜之,积聚以留。”肝癌的发生和正气亏虚、脏腑失调、情志抑郁、饮食不节和感受邪毒等内外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对于肝癌的预防,我们应该通过饮食、情志、起居、运动等方面进行合理调摄达到鼓舞正气、未病先防的目的。

1.食饮有节

《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大论》说:“人以水谷为本。”饮食不节、过饱或过饥、嗜酒过度、霉腐不净、嗜食肥腻会导致脾胃受损。因此,日常饮食应该规律节制、营养均衡、清洁清淡,同时也要做到戒烟戒酒,不吃发霉的食物,少吃腌制品,减少脂肪的摄入,多吃蔬菜和水果,改善饮用水水质。

2.恬淡虚无

《血证论》说:“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肝为刚脏,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在志为怒,因此抑郁、发怒、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都可以造成肝气郁结、气血亏损。建议您在日常生活中调摄情志、恬淡平静、知足少欲、平心顺气、精神内收,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3.起居有常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三月,此谓蕃秀……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秋三月,此谓容平……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

春季天地富有生气,万物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该入夜即睡,早些起身,晨起散步,使形体舒缓。夏季万物繁茂秀美,人们应该在夜晚睡眠,早早起身,保持神志愉快,切勿发怒。秋季万物成熟,平定收敛,人们应该早睡早起,保持神志安宁。冬季生机潜伏,万物蛰藏,此时人们应该早睡晚起,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

4.不妄作劳

《千金方·道林养性》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体欲常劳,但勿多极。”古人倡导以运动舒通血脉,养生长寿。传统运动养生法的主要原则是动静结合、意气相依、内外兼修、身心并重。因此,运动应该因人制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运动后微微出汗、饮食睡眠良好、身心舒畅为宜。

猜你喜欢

酒精性乙肝病毒乙肝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酒精性肝病的预防和治疗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怕吗
为什么乙肝病毒是最厉害的肝炎病毒?
探讨血清缺糖基转铁蛋白在酒精性肝病诊断中的价值
非酒精性脂肪肝更易变成肝硬化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乙肝患者吗?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乙肝防治8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