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忆中的壮族春节

2021-06-07黄秀莲

三月三 2021年1期
关键词:猪血家家户户轮流

黄秀莲

当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总是天天盼望着春节的到來。盼啊盼,等啊等,腊月里,每天都在问长辈还有多久到新年,他们总会说:“快了,快了,现在也算是过年了。”

年前家家户户在为过年做充足的准备,每天都可以看到一家老小扛着、背着一捆捆柴火回来,整整齐齐堆放在自家屋子外面,或是一排排地围着屋前屋后。乡亲们经过都在互相称赞,谁家的柴火堆得最多,谁家的柴火砍得最漂亮。我们的方言“财”与“柴”同音,所以一直流传着在年前积累柴火,也就相当于积聚“财宝”的风俗。

腊月十一是家家户户轮流杀年猪的日子,从这天起就算是真正开始过年了。但是在几年前物质还没有现在丰富的时候,或是更早前物资匮乏的年代,杀年猪就意味着开始了一年中吃得最丰盛的时候。记忆中,那天早上父母总是早早起来,在厨房里生火烧了一大锅滚烫的开水,水准备开的时候,爸爸挨家挨户去叫人来帮忙。妈妈则叫我们起床,并且洗好各种锅碗瓢盆。

一般总会有十多二十个中年人来帮忙,热热闹闹,不出半个小时就可以清理完毕。爸爸安排大家做菜,即所谓的“年猪宴”,一般要准备三四桌的饭菜。在那之前还有一道特别的美食盛宴,就是用新鲜猪血制成的特色小吃。把猪肺跟瘦肉剁成碎片,热锅油炒,加各式香菜一起炒香炒熟盛出备用。桌上摆满一排排整齐的碗,将煮好的骨头汤放入碗中二分之一的量,待水温冷却到合适的温度,将杀猪时已经搅拌食盐的新鲜猪血,一勺勺等量加入碗中,另一个人紧跟着用一根筷子搅拌均匀。放置几分钟后,猪血就会凝结成一个整体,这时再放入炒熟的配料。制作的第一碗供奉在神龛上,剩下的大家每人一碗,大部分人都是直接生吃,也有小部分人煮熟再吃的。我只吃过煮熟后的,甚是美味,生吃的味道就不得而知了,不过一定也是不错的。

吃过特色美食,男人继续准备饭菜,我们小孩子就会去到每家每户叫人来吃饭。在饭菜准备上桌的时候,妈妈还会亲自再去叫一次,一般至少每家有一个人来,而本家的亲戚大多是全家都来的。热热闹闹,几桌人共享盛宴,饭中饭后大家都齐刷刷给主人祝贺,或是表示感谢。就这样每家每户陆陆续续轮流杀年猪,一般持续到腊月二十多。

到了腊月二十三,就是小年了。那天早饭过后就开始了一年一度场面最宏大的大扫除。全家出动清扫蜘蛛网、擦洗所有家具……确保家里上上下下一尘不染。大扫除最“隆重”的任务一般由爷爷来完成:只见爷爷手里拿着瓦片,坐在门外,刮掉一只只锅底的一层层厚厚的锅灰。大扫除除掉所有灰烬,寓意除掉过去一年里的旧东西和霉运,迎接新一年好运的到来。

最期待的除夕到来了,那天所有人都异常兴奋,终于迎来了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团圆,每个人脸上挂着笑容。年夜饭总是极尽所能,做到最丰盛,一般下午三点过后,年夜饭准备完毕,烧香点灯,祭拜祖先,燃放鞭炮。以鞭炮声为信号,家家户户争先恐后,赶早不赶晚,哪家最先开始表示那家运气最好。爆竹过后一家人在欢声笑语中团团围坐在桌前,互道祝福,互相敬酒,然后边吃饭边聊天。那时候的年夜饭总是吃得很久,一家人总有说不完的话。年夜饭过后最兴奋的要数小孩子,所有人轮流洗“年浴”,换上新衣服,虔诚迎接新年。沐浴更衣过后全家人围坐火炉前,继续谈天说地,看春晚,妈妈总会把事先煮好的红鸡蛋放在她提前准备的、用五颜六色的棉线编织好的“鸡蛋笼子”中,分发给我们,人人有份,爸爸和爷爷等长辈则递来红包。红包不在乎多少,但是一定要有红纸包装。

零点一到,各家各户争先恐后燃放烟花爆竹,妈妈则必定准点开水龙头接“新年第一道活水”,做大年初一的煮鱼粥。烟花爆竹声过后就是家家户户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赶在新年里读书写字,是老一辈们流传下来的习俗,寄予孩子厚望,希望来年学业进步。除夕到大年初一的香火不能断,所以守夜也自然成为一种习惯。灯火通明,小孩们经常打打小牌,或是摆上饭菜吃夜宵,爸爸叫来很多朋友,饮酒猜拳到半夜。夜里三四点过后烧起大香,确保能够燃到天亮,大家才进入休息状态,乡村渐渐安静了下来。

大年初一有很多讲究和禁忌,那天女性不能在家里梳头,所以我们经常早早起来到河边刷牙洗脸,梳妆打扮。老人说,用新年的新水洗脸,便会容光焕发,边漱口洗脸边说一些祈祷祝福自己的话语,寓意以后的日子里能说会道。大人还吩咐我们去河边捡小石头,回家放在水缸旁边,一个石头代表一种家禽,边捡边说祝福来年家禽兴旺的话……

大年初一白天睡觉是大忌,也不能在墙上挂东西,更不能拿针线,至于为什么有这些禁忌,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了。前一晚本来睡眠时间就少的人们,总是不免有些困意的,不过有很多活动可以转移注意力,倒也没了睡意。成年男子一般都是挨家挨户饮酒、猜拳,越热闹越好。妇女们总是相互帮忙做米花(也是一种大年初一必备的小吃),为初二去拜年做好准备。忙完这些,要是正好是晴天,她们通常会聚集在河边,晒太阳、聊天,或者对唱山歌。小孩子们在老人的带领下,拿着一炷香到芭蕉树下,轮流爬树一次,在一旁的老人会说一些祝福语,大意是希望自己的孙子孙女能像芭蕉树一样快速成长。待香燃尽,小孩子们就像放飞的小鸟,挣脱出笼,所有小孩子集聚河边的草坪一起跳高、跳绳、踢毽子、踩高跷……

大年初二,准备好各种祭品,烧香祭祖过后,再放最后一次爆竹,表示最隆重的三天告一段落。在神龛前,烧纸钱、倒酒,爸爸会把担子拿来,一边是一桶酒,另一边是装满各种祭品和水果的篮子,走几步到门口又回来。表示给祖先送去新年的食物和钱财。各家各户打扫门前几天来燃放鞭炮后的碎片,装在袋子里,拿到河边,燃成灰烬,撒入河中,它们随着河水流得越远,就预示着这家子孙以后会在越远越繁华的地方当官发财。全家一起吃过饭后,就开始了走亲访友的活动。其实新年还在继续,一直到元宵节,只是少了头三天的严肃和隆重,也没了一些禁忌而已。

如今,这一切都只存在于儿时的记忆里。现在的生活节奏快了,生活方式也改变了许多,我们也许会偶尔怀念儿时的新年,但是也享受着现在的便利生活。

无论生活如何变化发展,每一年的春节,一直都那么令人期待。

猜你喜欢

猪血家家户户轮流
“祖母”餐厅
空化对轴流泵叶轮流固耦合特性的影响
最好的爱情
风往哪吹
家家户户用得上 不用洗洁精的去污“大力士”神奇万洁布 让我这个农民一年大赚特赚
移动轮流反冲洗网式过滤器的设计应用
平安到你家
最廉价补血食物,誉为“养血之玉”
酶法制备猪血热诱导凝胶的配方优化
大红灯笼高高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