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芳化止泻汤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研究∗

2021-06-07张大春王盈盈刘小利指导欧阳作理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5期
关键词:轮状病毒月龄脾胃

张大春 王盈盈 刘小利 陈 坤 指导 欧阳作理

(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重庆 400020)

腹泻是我国儿童常见疾病,也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而轮状病毒(RV)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大部分儿童至少经历了1次轮状病毒腹泻[2]。RV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有多种传染方式,甚至良好的卫生条件及清洁饮水都不能明显影响其传播[3-4]。虽然随着公共卫生的进步,儿童腹泻的发病率逐年下降,但RV引起的腹泻发病率并无明显改观[5]。RV引起的腹泻主要表现为排黄色水样便、无黏液及脓血,每天排便次数多,大便急,伴有呕吐,部分患儿伴有发热、纳差等症状[6]。针对轮状病毒腹泻,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临床常以饮食和液体疗法为主,中药也是临床治疗很重要的一部分。芳化止泻汤是本院重庆市名中医欧阳作理主任医师的经验方,具有芳香化湿,清热止泻的功效,本研究旨在观察其对轮状病毒腹泻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儿科学》[7]为基础,结合学会标准[8]拟定。中医证候辨证标准参照《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中泄泻-湿热泻。纳入标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诊断标准;月龄6~36个月;家长或受试者监护人同意参加试验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重度营养不良,或有明显腹胀、休克、心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症者;合并其他细菌及病毒感染者;入组前24 h内已用其他抗生素、抗病毒等相关治疗者。中止或脱落标准: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过敏或不良反应者;未明确说明,但未再用药者;患儿监护人不愿意或不能继续进行试验,主动提出中止试验者;随访失败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0月至2020年9月轮状病毒腹泻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平均月龄(21.73±14.75)个月。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平均月龄(19.20±8.90)个月。两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所有入组患儿均进行基础治疗及护理[1]。基础治疗:两组患儿均根据脱水情况给予口服补液或静脉补液治疗。根据血清电解质结果,合理补充相应成分以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生活护理: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乳食为主的婴儿可换无乳糖的乳制品。对照组:1)口服蒙脱石散(浙江海力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3 g×10包,国药准字:H19980050):<1岁每次1/3包,1~2岁每次1/3~1/2包,>2岁每次1/2~1包,每日3次,两餐间温水调服,1包冲水50 mL,首服加倍。2)口服双歧三联活菌片(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5 g×24片,国药准字:S19980004),<6个月婴儿每次0.5 g,每日1次;>6个月婴儿每次0.5 g,每日3次,温开水调服。治疗组采用芳化止泻汤:紫苏叶6 g,藿香6 g,厚朴5 g,法半夏4 g,茯苓6 g,泽泻4 g,薏苡仁8 g,黄柏5 g,麦芽8 g。方剂均采用全成分中药配方颗粒剂(由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给药方法:颗粒药配成4包,6~12月龄:2天1剂,分6次口服。12~24月龄:1剂分4次口服,每日3次;24~36月龄:每日1剂,分3次口服。两组均治疗5 d,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

1.4 观察指标 1)症状体征总积分:依据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主症(大便量、次数、性状、发热、呕吐)及次症(腹痛、饮食改变、精神改变、小便量、口渴、咳嗽、流涕)等相关指标,填写《中医证候积分表》[10],对治疗前后主症、次症进行评分。2)实验室检查:两组患儿治疗后进行大便RV检测,观察转阴数量。

1.5 疗效标准 参照《腹泻病的疗效判定标准的补充建议》[11]拟定。显效:治疗72 h大便性状、次数均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 h大便性状、次数均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 h大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若服从正态分布,运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治疗后5.30±1.52**△9.37±1.71**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30 30治疗前21.47±5.91 17.97±6.26

2.3 两组治疗后大便轮状病毒检测结果比较 治疗组转阴22例,转阴率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例,33.33%(P<0.05)。

3 讨论

RV引起的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者合并有循环、呼吸、神经系统等肠道外损伤[12],甚至引起病毒血症[13],所以临床需要及时确诊并引起足够重视。目前对RV导致腹泻的机制尚不明确,主要的假说有2种:一种学说认为是RV的一种非结构蛋白NSP4作为一种肠道毒素可以参与并调控Na+、Ca2+、Cl-等离子的转运,同时影响细胞的通透性,在离子的转运过程中引起肠道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并引起了肠道动力学的改变,导致了腹泻的发生[14-17]。另一种学说是肠神经系统致腹泻假说(ENS),这种假说认为在感染RV后,肠细胞会分泌前列腺素、5-HT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可能会刺激绒毛上皮细胞层下广泛分布的神经组织,使ENS激活,ENS的激活会引起肠腔内物质刺激肠道水分和电解质的分泌,从而引起腹泻[15]。然而NSP4与ENS之间的关系还不完全清楚。总之,感染RV后肠道内水和电解质的代谢紊乱是导致腹泻的原因。

目前现代医学对于轮状病毒腹泻的治疗,以低渗ORS、调节肠道菌群及黏膜保护为主[18]。有研究表明,即使在RV感染早期肠道菌群紊乱亦是不可避免的,肠道的生物屏障遭到破坏,而由于炎症及肠道毒素的作用,肠道的通透性增加,机械屏障也遭到破坏[19]。蒙脱石散因其独特的结构,能够吸附病毒本体及毒素,并排出体外,保护肠黏膜,填补损坏的机械屏障;而双歧杆菌可以修复肠道的厌氧环境,促进正常生物屏障的修复,与蒙脱石散合用可促进肠道微生态的修复,是临床针对RV引起的腹泻常见的组合[20]。

轮状病毒腹泻在中医属“泄泻”范畴,病名源于《黄帝内经》。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提出“脏冷所致”。《古今医统·幼幼汇集·泻泄门》载“泄泻乃脾胃专病,凡饮食寒热,三者不调,此为内因,必致泄泻。又经所论:春伤风,夏飧泄,夏伤暑,秋伤湿,皆为外因,亦致泄泻”。儿童稚阳未充,稚阴未长,阴阳均不足,寒温不自调,乳食不能自节,外伤六淫,内伤饮食,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邪气困阻脾胃,水液运化失司,邪伤阳明,则化热,邪热下迫,清浊不分而发为泄泻,故见湿热之征。亦有邪伤肺卫,化热而下行犯脾胃,湿热交结,脾胃失运,胃气上逆,则发为呕吐,湿热下行则清浊不分而发为泄泻[21]。

芳化止泻汤是重庆市名中医欧阳作理主任医师的经验方,其认为:本病多发于秋季,乃湿与热合,入侵儿体,内犯肠胃而为病;重庆地处西南,在四川盆地边缘,江河交汇之处,氤氲湿邪之气最盛,故而重庆患儿病泄泻者,湿热证且湿重热轻者为多。芳化止泻汤由紫苏叶、藿香、厚朴、法半夏、茯苓、泽泻、薏苡仁、黄柏、麦芽组成,具有芳香化湿,清热止泻之功效。方中紫苏叶、藿香为君药,芳香开泄,醒脾化湿,辟秽止呕;厚朴、法半夏为臣药,燥湿理气,与紫苏叶、藿香配合宣畅阳明,既燥湿邪又加强脾胃健运之功;茯苓、泽泻、薏苡仁为臣药,茯苓、泽泻甘淡渗湿,与薏苡仁合用既能健脾,又清利阳明湿热,3味淡渗利湿,使水道畅通,小便利而大便实,酌佐黄柏,清热燥湿,去下焦湿热秽浊之气;最后加用麦芽为使药,和中护胃,既避免苦寒伤脾胃,又提振食欲,则后天不绝。该方药味少,配伍合理,药性温和,使湿邪得化,肠热得清,泄泻得止。本研究中,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总积分明显降低,大便RV检测转阴率明显增多,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

本研究表明,芳化止泻汤治疗RV引起的小儿腹泻,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较常规治疗方法效果更明显。

猜你喜欢

轮状病毒月龄脾胃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脾胃升降平衡才健康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提高育肥猪出栏率合理的饲养密度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不同月龄荷斯坦牛产奶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