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寄生蜂防治槟榔园红脉穗螟技术规程

2021-06-07钟宝珠吕朝军覃伟权李朝绪

热带农业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寄生蜂周氏虫口

钟宝珠 吕朝军 覃伟权 李朝绪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海南省槟榔产业工程研究中心海南文昌571339)

红脉穗螟是槟榔上的重要害虫,主要通过幼虫蛀食果实、花絮、心叶组织等,可造成槟榔减产和树势衰弱,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3]。目前对红脉穗螟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4-6],而槟榔作为重要的南药和咀嚼嗜好品,采用常规化学防治会带来一定的农药残留风险,因此相关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逐渐被重视。寄生蜂是一类重要的寄生性天敌昆虫,可寄生于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及双翅目等昆虫的不同虫态,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7-9]。

槟榔园中红脉穗螟的天敌主要有垫跗螋[10-12]和寄生蜂[13-15]等。本文结合前期研究和相关文献,从释放技术、效果评价方法等方面总结出采用寄生蜂防治槟榔红脉穗螟的技术规程,以期为红脉穗螟的生物防治技术规程的制订提供依据。

1 范围

本技术规程规定了采用褐带卷蛾茧蜂和周氏啮小蜂防治槟榔红脉穗螟的技术方法。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2.1 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

红脉穗螟属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是棕榈科植物槟榔的重要害虫。

2.2 褐带卷蛾茧蜂Bracon adoxophyesi Minamikawa

褐带卷蛾茧蜂属膜翅目Hymenoptera茧蜂科Braconidae茧蜂属Bracon,是一种广谱性寄生蜂[16],可寄生红脉穗螟幼虫。

2.3 周氏啮小蜂(海南种)Chouioia cunea Yang

周氏啮小蜂属膜翅目Hymenoptera姬小蜂科Eulophidae啮小蜂属Tetrastichus,是一种广谱性寄生蜂,可寄生红脉穗螟蛹。

2.4 田间释放Field release

寄生蜂经室内繁殖后,将其在野外进行田间释放的过程。

2.5 放蜂器Parasitoids release facility

用于释放寄生蜂的载体,如试管、瓶状释放器或杯状释放器等。

3 释放技术

3.1 寄生蜂准备

选择当天羽化或即将羽化的褐带卷蛾茧蜂和周氏啮小蜂进行田间释放。如果羽化当天无法进行释放,可置于4~8℃条件下冷藏备用,冷藏时间不可超过7 d。

3.2 释放区的选择

释放寄生蜂的槟榔园应有红脉穗螟危害,植株受害率不低于2%;释放区近15 d内未使用过化学杀虫剂。

3.3 释放前虫口密度调查

调查时按棋盘式取样法或五点取样法统计槟榔受害植株上花苞、果实和心叶上的虫口数,每个取样点统计植株数不少于5株,取平均值作为指标。虫口密度将作为确定寄生蜂释放量的主要依据。

3.4 释放时间

每年5月和11月集中释放,其余月份当染虫株率高于2%时补充释放。选择20~34℃、无雨无雾、风力小于3级的天气,在上午6:00—9:00、下午16:00—18:00释放,释放后3日内无降雨。

3.5 释放方法与释放量

3.5.1 释放方法

采用试管放蜂法或杯状释放器放蜂法进行释放。其中试管放蜂法可采用试管直接释放,管口向上,试管与水平角度不小于30°;瓶状释放器和杯状释放器可直接用纸杯或塑料瓶制作,参考国家专利“一种寄生性昆虫天敌释放器”(专利号ZL 201020699750.X)。释放时直接将释放瓶和释放杯悬挂于槟榔园,将寄生蜂置于杯中。间隔≤30 m设置一个释放点,放蜂器悬挂高度不低于1.5 m,且放蜂点应有红脉穗螟危害。

3.5.2 释放量

根据红脉穗螟虫口密度,以寄生蜂数量∶红脉穗螟虫口数=15∶1的蜂虫比确定释放寄生蜂的数量,其中褐带卷蛾茧蜂和周氏啮小蜂的数量比例为2∶1。

3.6 与其它防控因子联合使用方法

3.6.1 与生物防治因子联合使用

寄生蜂可与捕食螨、垫跗螋、草蛉等生物防治因子联合使用,达到同时控制槟榔园多种害虫的目的。使用时,将不同生防因子置于不同释放器中,以避免不同天敌之间出现相互干扰。

3.6.2 与相关菌类等间隔使用

寄生蜂可与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植物源次生物质等间隔使用。使用间隔期不少于3 d。

3.6.3 与常规化学药剂共同使用

寄生蜂与常规化学药剂共同使用时,要不少于15 d的安全间隔期,同时可采用添加农药增效剂的方法来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剂量。

4 防治效果检查

放蜂后1个月进行放蜂效果检查。通过寄生蜂的虫口增加率和红脉穗螟的虫口减退率进行评价。

4.1 寄生蜂虫口增加率(ROI)

田间选择受红脉穗螟危害的槟榔植株,收集受害花苞、果实、心叶及僵虫、僵蛹等,放入养虫盒中。逐日统计养虫盒内从僵虫和僵蛹中羽化出的寄生蜂成虫个体数量。如果释放园区的寄生蜂数量显著高于释放前,则表明寄生蜂已成功定殖。

其中,ROI为寄生蜂虫口增加率,Na为释放寄生蜂后收集到的寄生蜂总虫数,Nb为释放前收集到的寄生蜂总虫数。

4.2 红脉穗螟的虫口减退率(ROD)

随机选择槟榔10株,统计释放前后植株花絮、果实、心叶中红脉穗螟各虫态的总虫量。

其中,ROD为虫口减退率,Nb为处理前虫口数量,Na为处理后虫口数量[17]。

5 注意事项

5.1 寄生蜂释放前后

寄生蜂释放前后15 d内严禁施用化学杀虫剂,如确需使用杀虫剂时,可选取生物源或植物源药剂。

5.2 放蜂天气选择

放蜂应尽量避开阴雨、高温、低温、大风等不利天气,若放蜂后1~7 d连续遇此类天气,应及时进行补放。

5.3 对槟榔园的要求

释放寄生蜂的槟榔园应尽量少用或不用黏虫板。如必须使用,要将黏虫板调整到红脉穗螟的危害部位以下,且使用时间应在寄生蜂释放之后,以避免寄生蜂被黏虫板粘附而影响寄生效果。

猜你喜欢

寄生蜂周氏虫口
虫口夺粮早行动 科学防控保丰收
统防统治“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省“虫口夺粮”保丰收暨重大病虫统防统治现场观摩会在洪洞召开
山西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蔡元培母亲教子慎言
寄生蜂毒液的功能与其主要作用成分
山东省重要农区粉虱寄生蜂调查及初步研究
独行杀手寄生蜂
天 麻
荒漠灌木林主要寄生性天敌昆虫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