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小、挖掘深、观点新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三单元写作任务“文学短评”讲解分析
2021-06-07江苏省滨海中学葛秀华
@江苏省滨海中学 葛秀华
统编版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写作任务是“学写文学短评”。这是一个颇有难度的写作任务。高一同学刚从初中走来,接触、练习的基本都是记叙文,“学写文学短评”需要掌握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与方法。
★概念讲解★
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评论的目的是通过对其思想内容、创作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的议论、评价来提高阅读、鉴赏水平。
“文学短评”,顾名思义,就是要“评”。文学评论与一般的作品分析不同,分析作品侧重谈作品“是这样”;而文学评论侧重谈作品“为什么是这样”,“这样好不好”。
★写作点拨★
“文学短评”是一种富含个性的情感活动,也是一种审美享受。高中生写文学短评,属于阅读与写作的基本能力训练,一般只要把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一方面有序地表达出来即可。具体写作需注意以下三点。
1.精读文本,挖掘要深
我们都有这样的认识,如果泛读一篇文章或小说,别人让我们进行评价时,也就只能在面上随意地说一说,不可能具体落实到某一个精彩的句子或某一个人物身上。所以要想进入鉴赏评价的层面,我们就必须精读文本,细到一个词一个句子都要反复咀嚼。学习《琵琶行》,我们不能满足于背诵,而是要深入探究其中的文学之美——同命相怜与音乐描写。为此,同学们应全面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了解白居易的人生坎坷,只有这样才能对诗中的两位主人公抱有同情之心,才能真正认同白居易与琵琶女的同命相怜。无论什么人读《琵琶行》,都会盛赞其音乐描写的美妙、绝妙。那么,白居易是怎么描写音乐的呢?是如何描摹得如此美妙绝伦的呢?这些问题的探讨都有赖于同学们对诗中一词一句一修辞的玩味。再比如《祝福》《边城》这些经典的小说,你如果不深入下去研讨,你就找不到鉴赏评价的切入点,或者只能重复别人的评价,就不可能从最细微处感受鲁迅和沈从文的笔底功力。因此同学们必须沉浸到鉴赏对象中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日常的所见所闻来细细地揣摩作家在文中所着力向世人表达的喜怒哀乐。
2.力求出新思维、新观点,但也不要为赋新词强说愁
“文学短评”贵在出新,贵在深刻。言人所未曾言的文章最能吸引读者。在笔者的课堂上,同学们在讨论中就曾碰撞出一些新观点。比如在研讨《琵琶行》时,就白居易与琵琶女的这次偶遇,部分同学就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同学认为这次偶遇不过是白居易常规创作中的一次情景铺设,是他情感抒发的巧妙载体,因为白居易与杜甫一样,始终关心社会底层的百姓疾苦。讨论《祝福》的线索,绝大多数同学毫无疑问地认为应该是那个“我”,但有一个同学说“卫老婆子”也是整个回忆的线索,因为祥林嫂几次到鲁镇都是由她牵头的。再如讨论《雷雨》中周朴园对鲁侍萍感情的真伪,课堂上辩得不可开交。一位女同学语出惊人:“周朴园并不是某种政治概念的符号,他也是人,他也需要爱情。”
3.单刀直入,开门见山
笔者认为,在考场上写文学短评,就应当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地亮出自己的观点,而且评论的切口一定要小,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以免下笔力不从心而流于空泛。平日里,同学们要培养自己对文学作品的敏感性与敏锐意识,看准了,有感觉了,就毫不犹豫地下笔,一吐为快。比如,曹操《短歌行》运用比兴手法和典故表述心志;陶渊明《归园田居》用白描手法呈现日常生活的画面;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跌宕起伏的情绪流转、深沉复杂的人生之思;杜甫《登高》中蕴含的身世之悲和忧国之情;白居易《琵琶行》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别出心裁的叠词运用,都可以作为小角度加以评论。
佳作示例
活出自己的精彩就是“逍遥”——给“蜩与学鸠”重新定位
葛秀华
《逍遥游》写于两千多年前,应当承认,庄子是走在那个时代前列的,他对哲学,对事物的认识相当精辟。但是两千多年后,现代的人们未必就会对庄子的观点全部认同,由此对《逍遥游》中的“蜩与学鸠”就应当重新定位。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从《逍遥游》中的这两个句子,能不能得出庄子佩服鲲而瞧不起蜩与学鸠呢?其实不然。有些人认为庄子在此处存有褒贬,其实那是因为这部分人的内心存有褒贬。庄子最核心的思想是“齐物论”,是从老子的思想中来的,但是庄子的思想深度又超越了老子。老子侧重于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而庄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从更深更广的视野来看,一切事物没有差别。比如高山很大,但是你站在太空看,那只不过是一个小土堆而已。庄子认为“大和小”其实是一样的,所以蜩与学鸠的局限,与它们的身份是相称的。如果鲲和它们一样,就与自己不相称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蜩、学鸠、鲲鹏等等都在追求逍遥之境,但它们对逍遥之境的理解又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异。大鹏是“大”,蜩与学鸠是“小”。一个大视野,一个小空间;一个是大志向,一个是小追求;一个大智慧,一个小聪明;一个是大逍遥,一个是小自由。庄子通过小虫和大鹏的对比,让我们明了什么是“小大之辨”。这里的“小大之辨”,包含了时间、空间、能力、志向、智慧的小大之辨。其中,时空大小,能力的大小,最终会决定人的志向和智慧的大小,而这成为理解“如何实现逍遥游”的关键。实现逍遥游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通过修炼心灵智慧,不断抵达新的自由境界的过程。当一个人超越了小的时空束缚,而能在一个更大的时空状态中思索生命与万物,他就对自由之境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高的追求。他就能超越小聪明,获得大智慧,从而在物我融合的忘我之境中,抵达逍遥之境。
生活中有自卑心理的人,实在应该学学“蜩、学鸠、斥鷃”这三种小动物。因为这三种小动物在树丛中上下翻飞,偶尔望望大鹏,但它们活得很开心、很自在。这个世界上,能获诺贝尔奖的人屈指可数,非常人可及。我们普通人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活出自己的精彩就行,而不必强求自己向杰出人物看齐。任何时候,对自己能力的定位都要准。不是那块料,就不揽那份活。正所谓“宏观微观,各得其所”,所以我们人类实际上是无权嘲笑“蜩与学鸠”的。
★片段练习★
评《琵琶行》中的“同命相怜”。
★思路点拨★
以他人自况,在我国文学史上,这并非白居易首创,早在战国时代,屈原就已用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用美女失宠比喻忠臣遭弃。评《琵琶行》中的“同命相怜”,须牢牢地抓住白居易与琵琶女在身世上的相通之处。诗人用技艺高超的琵琶女遭人遗弃,来讽喻感伤自己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却怀才不遇。在评论语言上亦须注意文采,既要专业,又要有可读性。
★精彩评论★
人在患难中,如果能有知音互相鼓励、相互取暖,该是多么幸运的事!这事让白居易撞上了,诗人把琵琶女视为风尘知己,写人写己,哭人哭己,同命相怜,泪湿青衫,个中缘由,岂是三言二两语可道明。一个曾是名满京都的艺界红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是百里挑一的人才,莫名地就在一个月淡风清的夜晚遇上了。是缘非缘,自有上天注定。一个不再具有花容月貌的艺人岂能拴住重利轻情的商人之心?回忆辛酸的往事和面对眼下的痛苦遭遇,琵琶女不由得泪粉合流。由于得罪了官僚集团,诗人被贬江西。世态炎凉,报国无门,请缨无路,他只能在诗歌世界里成为天王。虽有“春江花朝秋月夜”的良辰美景,却没有好的心情,也只能借酒浇愁度日。突然有一天,这样的生活被打破。很偶然的机会,上天给白居易送来了一支“仙乐”,使他找到了暂时的寄托与倾诉渠道。他以一个平等真诚的朋友、一个患难知音的身份,由衷地称赞和感谢了琵琶女的精彩表演,并提出请她再弹一个曲子,而自己要为她写一首长诗《琵琶行》。
一曲琵琶两样情,一样悲欢逐逝波。说你也是说我,说我也是说你。有多少相似点,就会流多少辛酸泪。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佳作来得都很偶然,“红颜”遇“蓝颜”,合奏“琵琶行”,伤感了诗人,快慰了读者,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