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之争 “亲生”不重要
2021-06-07文/
文 /
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动力电池产业率先复苏。进入2021年后,各家都在执行波澜壮阔的扩产行动。LG、SKI和松下等韩日厂商,是其中主角。
LG打赢官司,但没有结果
LG化学旗下的子公司LG Energy Solution(LG能源解决方案,简称LG能源),拿到2020年全球产能亚军之后(也是半程冠军),发展变得不那么顺滑,就是越往上阻力越大的那种。
有消息称,LG能源打算2021年底在韩国本土上市,而2020年12月份,LG能源从LG化学中拆分出来,意图已经很明确。LG能源必须在中美两个市场上拿出更好的表现。
在美国市场上,阻力来自同行,主要来自松下和SKI;而问题则来自本土客户,主要是现代召回的大锅,让LG损失了近3个月利润,前提还必须是范围控制得当。这起事件,《汽车人》曾有分析。
去年的时候,在美国,LG化学(当时LG能源还未成立)对SKI进行专利诉讼,并技巧性地选择ITC(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为仲裁机构。和联邦地区法院相比,ITC的好处在于,无论被调查者是否受联邦地区法院管辖权的限制,都负有证据开示责任。这为ITC调查境外生产商,寻求证据提供了有利条件。ITC也允许控方提交美国境外的证据。更重要的是,在涉及工艺专利争议的情况下,ITC允许控方对被调查方境外生产厂的检查请求。简言之,ITC简直是跨国专利诉讼(长臂管辖)的利器。
过程不赘述,2020年12月初,有传闻称,SKI因明显不利证据,“很可能”败诉。但是ITC则将该诉讼最终判决日期定在2021年11月30日。ITC没陈述原因,但延期如此之久并不常见。
这一拖就是一年,LG胜利的意义大打折扣。LG将SKI逐出美国市场的企图可能无疾而终。
原因不难猜。SKI在美国动力电池业务的发展,得到通用汽车、大众汽车、福特汽车和FCA数十亿美元订单。而且,SKI成为现代汽车新模块化平台的主电池供应商。当LG不认现代所做的KONA电动车起火调查结论后,现代就威胁把订单都给SKI,事实上,现代也的确正在这么做。
2020年7月,SKI在佐治亚州开始兴建第二家电池工厂,而且也把电池业务剥离出来。
这与LG在美国的发展策略非常相似,两者迎头碰撞。ITC的延期决定对谁有利很明显。通用汽车、福特汽车更换供应商,至少需要一年时间,他们的利益需要得到保护。2020年特斯拉在美国纯电动市场上占有率为79%,可谓打爆所有对手。越是这样,越是要扶持其他厂家,特别是传统的北美三大车企转型,而不是任由特斯拉通吃。
LG对SKI的法律行动,虽胜犹败,延期一年后又出什么幺蛾子很难说。
LG布局,美国是重点
SKI挖LG的墙角(现代业务),LG也挖对方的。LG正在与通用汽车进行谈判,双方可能要在田纳西州再建一家投资20亿美元的电池合资工厂。而双方第一家合资工厂在俄亥俄州洛兹敦,即将投产。
LG的行动正得到通用汽车的有力支持。在俄亥俄州洛兹工厂项目上,通用汽车出资11.5亿美元。通用汽车CEO玛丽·芭拉表示,电池短缺是通用汽车投资于自己电池制造的原因之一。
不止在美国,LG能源正在构建全球经营体系,在韩国梧仓、美国密歇根、中国南京、波兰弗罗茨瓦夫设有生产基地,并在韩国大田、美国特洛伊、中国南京、德国法兰克福运营技术研发中心。
LG能源计划在2024年实现销售额173亿人民币以上,成为全球领先的能源方案提供商。短期而言,LG计划在2021年末,将120GWh产能增加至156GWh,并在两年后进一步提升至260GWh。
因此,LG能源需要大规模单独融资。LG能源必须尽快实现IPO,在此之前,先要搞定一系列麻烦事。LG同意出资75%,解决现代召回案。同时,在SKI的诉讼案上,可以想见,如果LG不能在美国市场快速驱逐对方,就会罢手,毕竟IPO之前仍陷在专利诉讼中(尽管是控告方),会让投资人不安。如果成功上市,将是韩国今年最大规模IPO。
SKI赌电动业务崛起
SKI不打算退出美国市场,反而大举投入。2018年SKI在美国佐治亚州开始兴建电池工厂,投资该厂2022年才会投产,总投资额61.5亿元人民币,一期产能9.8GWh,最终达致55GWh。如今,SKI第二家工厂也已动工,预计2023年投产,规划产能11.7GWh。SKI在美规划产能,赌的是福特汽车、大众汽车、通用汽车等厂商的电动车业务崛起。
SKI现在寄望于白宫,希望后者介入,能够推翻ITC的贸易裁决,称该裁决有可能中断福特汽车和大众汽车的电池供应。
如果ITC真的实施禁令,福特汽车、大众汽车的电池供应可能遭受极大影响。他们也有动力对ITC施加影响,让后者取消或者减轻处罚。
当然,即便一切如愿,当前这些客户也消化不了如此规模庞大的电池产能。如果继续让特斯拉一手遮天,SKI投资还是会打水漂。SKI已经与主机厂的电动业务未来深度绑定。
SKI心知肚明,它很难在美国成为特斯拉供应商。这一领域属于松下,现在LG也拿到了一部分,两者正在争夺新增产能。
松下与LG竞逐产能
与特斯拉合作10多年的松下,曾经有过抱怨,但是2019财年(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松下已经在内华达超级工厂项目中盈利,双方的利益又变得一致起来。松下主动要求提升该厂产能,由当初设计的35GWh提升至54GWh。
在技术上,松下也主动出击,与特斯拉共建4680电池试生产线。特斯拉也打算在中国、德国部署4680电池产能,前提是LG和松下小批量试产成功。
在去年特斯拉“电池日”之后,松下在日本本土的试制4680电池行动就已展开。今年2月,松下宣布下半年在内华达超级工厂量产4680电池。
LG正在改造韩国梧仓工厂,用于试制4680电池。目前装配和电镀设备已经安装完毕,有望在年内开始运营。LG虽然从未大规模生产过如此大尺寸的电池,但“特斯拉是主要客户,LG可以冒险”。
LG计划2023年为特斯拉正式生产4680电池。这需要另外新建工厂,LG对此毫不犹豫。
两者一对比很明显,松下仍快一步。而且在技术上,松下也表现得更有信心一些。特斯拉也有意维持“赛马机制”,让两个供应商较劲争宠,松下的怨言果然少了很多。
尽管供应商之间、主机厂和供应商之间存在利益分配、技术转让和市场份额的激烈竞合,但美国新能源电池产业一片兴旺,趋势是明确的。这是美国汽车工业从顶端滑落之后的又一次历史性机会。
美国监管机构看上去并不介意,由日韩供应商的深度参与才能获得供应链稳定。但是,特斯拉已经取得压倒优势,如果再进一步,将所有竞争对手扫地出门,就不符合产业整体利益了,监管干预就变得不可避免。
至少在美国汽车产业上,不存在完全自由的市场竞争。哪怕日韩供应商是外企,而特斯拉是亲生的,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