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的生态回归
2021-06-07向雯
文:本刊记者 向雯
走过寒冬,走进2021年的春天。全世界没有一个城市能够比武汉更能体会2020年的惊心动魄。从封城到解封,从停滞到重启,武汉经受住疫情和经济的双重考验,这座超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早已回归正常的轨道。
后疫情时代,身处其中的人们也对新的一年充满希望。作为春节期间武汉的重头戏——第六届“武汉园博园灯会”为武汉市民提供了一个热闹的选择。灯会期间样式繁多、新颖别致的彩灯点亮了墨色的天幕,人们将在璀璨“星河”的盛宴中感受着年味十足的春节。然而很难想像,如此美丽的园博园曾经却是人们唯恐避之不及的垃圾场。
昔日垃圾场 今日“园博园”
这一切还得从第十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以下简称“第十届园博会”)说起。2012年,曾连续两次申办园博会都铩羽而归的武汉,又一次递交了承办申请。评审组提出,希望园博会除了有花有草有山有水外,还应该能为城市解决一些问题。
如何选址成了关键。而最终的选址结果却让众人大吃一惊,武汉选择在生态最糟糕的地方——金口垃圾场上,打造最高规格的园林博览会。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再造城市废弃地区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是城市发展中面临的共同挑战。环境污染、生态割裂带来的系列城市病,这里几乎都有了。要是能解决好,可以作为一个生态回归的范本。”第十届园博会筹备工作指挥部执行指挥长、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时任局长苏霓斌,回忆起当时参与决策的情景时说道。
最终,9位评审专家全票通过方案。依靠“变废为宝”的全新理念,第十届园博会最终花落江城武汉。
垃圾场的生态修复是第十届园博会最大亮点,也是最大难点。金口垃圾场曾是武汉最大的垃圾填埋场,运行长达16年,积攒了520万立方米、重约100万吨的垃圾。因长年垃圾掩埋,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水质污染以及异味污染,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2005年金口垃圾场被关闭。
然而,如此大规模的垃圾堆体,自然降解至少需要30年;即便是全部挖掉转移,不仅可能造成二次污染,成本也将高达10亿元。从申办成功到2015年9月开幕,武汉园博会留给垃圾处理的时间不足3年,任务相当紧迫。
经过多次专题研究,武汉市选择了“好氧技术与封场治理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技术。其原理是将新鲜空气和水加压后,用管道注入地下垃圾填埋深处,同时把其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抽出,并对反应物的温度、湿度与气体进行监控,激活垃圾中的微生物再生,从而将垃圾堆体所处的厌氧或兼氧状态改变为好氧状态,加速垃圾降解。最后,再将地下垃圾完全封闭起来,成为没有异味、不流污水的“净土”。
2020年6月23日晚,国内首艘大型全电动商旅游船——“君旅号”在百年老码头武汉关成功首航The frist electric business cruise ship in China,“Junlv”,completes its maiden voyage from Hankow Customs House Wharf on the evening of June 23,2020(东方IC 供图)
如今,这个占地3200亩,由一条绿道、10座公园串联而成的“城市绿肺”成了武汉市民最爱去的公园之一。漫步园中,随处可见“变废为宝”的景致。搅拌机里剩余的混凝土,变成了“假山石”;上色的旧轮胎,成了小花钵;混凝土桩头,变成了休息凳;旧钢筋也变成了形态多样的艺术品。
在园博园北门还保留着一处特殊的景观——地下垃圾山横断面。通过一片玻璃墙,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园博园地下封闭着“穿越时空”的垃圾。强烈的视觉冲击跟眼前的美景形成鲜明对比。
煤灰山变身湿地公园
垃圾场变生态公园的不止园博园一处,位于武广高铁与三环线高架下的戴家湖公园,经历了重重磨难,从煤灰山变身为如今的网红打卡地,堪称生态回归和城市变迁的样本。
20世纪50年代初,戴家湖曾是碧波荡漾的自然湖泊,盛产鱼虾。“1957年,为支援武钢建设,戴家湖成了青山热电厂粉煤灰堆场,每天1200吨泥灰水倒入湖中。”年过七旬的胡昇老人回忆道。
到1995年,堆积的粉煤灰渐渐高出地面10余米,戴家湖变成“戴家山”,成为周边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源。到20世纪90年代末,粉煤灰被人们用来替代制砖的原料,灰渣一下成了抢手货。戴家山又被多个粉煤灰砖厂逐渐挖空,甚至掘地三尺,变得“千疮百孔”。“坑不坑,塘不塘”的处境,让运输建筑弃土的人“盯”上。短短几年,戴家湖再次“变脸”,沦为非法垃圾倾倒场,蚊蝇滋生,臭气熏天。
2013年12月开始,武汉市、青山区两级政府下定决心整治戴家湖,清走垃圾,盖上沃土,种上青草,花费近亿元建成了面积760亩的大型生态公园,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绿化覆盖率达91.8%的生态绿地。
2015年5月1日,戴家湖公园一期工程建成后对外开放。“儿时波光粼粼的湖面回来了。”胡昇老人感慨道。在第十届园博会期间,戴家湖公园作为分会场接待海内外游客。2017年11月,戴家湖公园园林绿化与生态修复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7年来,公园生态修复持续推进。如今,这里草木丰茂,湖水清澈,吸引喜鹊、戴胜鸟等20多种野生鸟类来此栖息。2020年6月,戴家湖公园工作人员金喆在园内草丛中拍摄到一只红色冠头、灰色羽尾的野生雉鸡的身影。这种国家野生保护动物的出现,也证明戴家湖的环境越来越好了。
对于年轻人来说,公园的红砖小路、武钢耐火砖制作的景观墙、废弃物建造的各种雕塑、还有用废弃铁轨和枕木铺成的“时光隧道”都是绝佳的拍照打卡胜地……这些青山区旧工业的影子见证的不仅是过去的记忆,也带来了时尚年轻的风潮。
半个世纪以来,历经数次变身的戴家湖,用它多舛的命运,记录着武汉人对生态环境保护认知的不断提升,也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注解。
武汉东湖风景区East Lake Scenic Area in Wuhan(东方IC 供图)
破局“垃圾围城”的生态治理
在武汉,像园博园、戴家湖公园这样的生态园林还有许多,比如,郭茨口垃圾场改造成的汉水公园、紫霞观填埋场变身的江滩公园、二妃山填埋场改成的体育休闲公园等,大型垃圾场蝶变为美丽园林,让更多人看到了城市化进程中棘手的“垃圾围城”问题的解决前景。
然而,伴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每日产生的生活垃圾只增不减、产量巨大。数据显示,2019年武汉市生活垃圾日均产量就已超12000吨,而且数量每年还在递增。2020年12月底,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显示,大、中城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年总产生量13.8亿吨、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4498.9万吨、医疗废物产生量84.3万吨、生活垃圾产生量23560.2万吨。
垃圾处置是一个涉及收集、运输、处理等多个环节的系统工程,既取决于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又取决于垃圾的运输和处理技术。
2020年7月1日,《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垃圾分类、低碳出行、减少塑料使用等环保理念渐渐深入人心。
垃圾处理方面,除了现有的5座大型垃圾焚烧厂,位于武汉蔡甸区的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据了解,该产业园是国内首家集生活垃圾焚烧、危险废物处理、医疗废物处理、建筑垃圾处理、餐厨垃圾处理和市政污泥处理等6个项目于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采用“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生态化、系统化”的设计规划理念,建成后每年可为武汉处理5万吨危险废物。
除了垃圾处理,武汉还继续通过海绵改造和水生态治理,做足水生态文章。
位于青山区的倒口湖,是武汉市距离长江干堤最近的湖泊之一,近年进行了海绵化改造。建成以防洪科普为主题,海绵理念为核心的雨洪公园,重点打造区域内的水系统,形成水弹性景观。武汉市长江堤防江滩综合整治工程武青堤段(青山江滩)作为湖北省首个“会呼吸”江滩,采用缓坡式堤防建设,打造三级景观带,营造出“堤在林中,林在城中,城在水边”的生态格局。2017年,武青堤综合整治工程从全球92个城市的174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世界C40城市奖“城市的未来”奖项,武汉为当年唯一获奖的中国城市……
一直以来,武汉打造世界知名滨水生态绿城的执着与努力从未改变。这座经历了疫情、汛情等多重考验的英雄城市,正不断推进长江大保护,努力建设一座美丽的生态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