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经济带建设引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专访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首任院长、高级研究员罗来军

2021-06-07李卉嫔

一带一路报道 2021年2期
关键词:经济带长江绿色

文:本刊记者 李卉嫔

2021年迎来长江经济带发展5周年,5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长江经济带沿江11省市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整治,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长江经济带持续健康发展,综合运输大通道加速形成,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高,绿色发展试点示范走在全国前列,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梳理历史经验与成就,如何谋划下一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首任院长、高级研究员罗来军。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记者:

长江经济带发展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5年来,长江保护工作主要围绕哪些领域展开?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发生了哪些显著的、积极向好的变化?

罗来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5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沿江11省市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在体制机制建设、长江流域水质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首先,强化顶层、中层设计,建立健全了“‘1+N’+1”规划政策制度和法律体系。一是发挥规划先导作用,形成了“1+N”规划政策体系。即《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这“1”个纲领性文件和围绕《规划纲要》落实制定的“N”个规划制度和实施方案,包含国家有关部委制定印发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等10个专项规划和“4+1”工程指导意见,以及建立实施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和正在编制当中的《“十四五”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方案》,还包含沿江11省市分别出台的《规划纲要》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支持政策。二是推进法治建设进程,完成了《长江保护法》立法。该法案是一部保护长江全流域生态系统,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专门法和特别法,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其次,开展“三水共治”“4+1”工程等专项整治行动,长江流域水质有了明显改善。一是统筹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突出问题专项行动和“回头看”,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二是统筹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化工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以及尾矿库污染治理“4+1”工程,彻底整改非法码头1361座,长江流域优良断面比例显著提高,2020年1月至11月数据已提升至96.3%,长江流域劣Ⅴ类水质在2020年首次实现消除。

第三,多措并举齐发力,长江生态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一是开展长江“十年禁渔”攻坚战,初步遏制生物多样性退化趋势。二是提升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能力,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水收集管网长度比2015年增加20.7%,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比2015年提高60.7%。三是关停取缔一大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超过8000家。四是全面推进长江岸线整治,完善两岸防护林体系,造林超千万亩,逐步形成沿江绿色生态廊道。五是增强长江沿线水源涵养功能,建设国家湿地公园、绿色发展示范区以及恢复退化湿地。六是组织生态环境警示片拍摄,2018年至2020年共披露484个突出问题,起到了很好的媒体监督作用,有效推动了问题整改。

长江“黄金水道”建设

记者:

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对推进水上航运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建设过程中,应如何平衡其与长江保护的关系?

罗来军:

总的来讲,应该继续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当前,长江经济带积极推进以港口为枢纽的多式联运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但这也给生态保护带来不小压力,特别是船舶和港口建设。

破解矛盾,首先,应提升航道污染防治水平。按照《关于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压实地方属地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全面提升航道污染治理能力。其次,应推进航道区段标准、船舶标准、港口码头管理、通关管理“四个统一”。避免港口同质化发展及无序竞争对生态的多重破坏。第三,应推动长江航运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港口增设污染物接收处理设施,优先建设水上危化品洗舱站;改造、改良船舶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装置,增强航运工作者环保意识,转变以往不良生产生活习惯;完善码头环保手续,强化联合监管,依法取缔或关停环保不达标码头;加强岸电、LNG等清洁能源推广应用。第四,应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加快沿江铁路、省际待贯通高速公路、支线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发展铁水、公水、空铁联运,着力解决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问题,优化与中欧班列、水水中转等运输模式的高效衔接。久久为功,把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动脉。

高质量发展格局

记者:

要推动长江经济带形成高质量发展格局,长江沿岸将形成怎样的产业布局?

罗来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产业发展必不可少。5年来,长江经济带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和较为齐全的产业链,但产业同构现象明显,上下游无序竞争严重,不利于经济长效健康发展。

当前,国家着力推进长江经济带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在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绿色生态应是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的关键,可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同时应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

长江经济带产业布局应形成“因地制宜、绿色转型、梯度接力、统筹兼顾”的良好局面。首先,合理进行主体功能区划调整,可划分为四大类:生态建设区、生态与开发协调发展区、一般开发区、高度开发区。各地应充分考虑主体功能区划和资源禀赋,科学选择主导产业。其次,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产业发展必须严格控制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内。对于上游云贵地区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应遵循“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原则;中下游淘汰的高耗能、重污染、安全隐患突出的产业,应坚决清退,杜绝落后产能向上游水源地转移,从源头上保护好生态环境。第三,利用城市群梯度接力,构建集中均衡式经济布局。长三角城市群应坚持结构转型不动摇,坚持创新驱动,利用技术与资本优势加速产业升级,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中上游城市群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延伸产业链,主动承接下游地区相关产业的加工制造环节,实现对传统资源依赖型行业的升级改造和附加值提升,并逐步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挑战与破局

记者:

当前,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还面临哪些挑战?应如何破局?

罗来军:

当前,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总体情况较好,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船舶在湖北省武汉市阳逻港区水域行驶Ships are sailing in Yangluo port area,Wuhan City,Hubei Province(新华社 供图)

主要挑战在于:首先,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仍然艰巨。长江经济带污染物排放基数大,治理成本高,部分地方历史欠账较多。违法成本较低,非法排污现象依然存在,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问题数量居高不下。其次,环境风险压力仍然突出。沿岸化工企业分布广、数量多,危险化学品占比尤为突出。数据显示,长江干线港口危险化学品年吞吐量已达1.7亿吨,运输量仍以每年近10%的速度增长,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的风险仍然较大,化工事故一旦发生必将给经济和环境带来双重灾害。第三,生态环境功能退化仍然严重。城乡面源污染短板突出,重点湖泊的水生态系统失衡,水生态保护修复任重道远。

针对问题建议:一是抢抓《“十四五”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编制机遇期,系统谋划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源头治理、系统破题,继续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长效机制。二是抓紧破解“化工围江”风险。持续推进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与纠正,重新确立重化工产业布局规划,确定长江流域化工厂加速减量发展总思路并制定实施路线图,加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力度,鼓励企业绿色转型。三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坚持全局思维、统筹兼顾、通盘考虑原则,充分考虑上游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客观因素,实施科学的跨区域补偿。

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记者: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模式和成绩对全国经济发展有哪些深远影响和启发意义?

罗来军:

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与“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战略交织交汇,具有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独特地理优势,作为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在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统筹协调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能够为其他区域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首先,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供良好示范。长江经济带开展的绿色发展示范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达到了预期目的,初步形成了一批试点示范的经验做法。上海崇明、湖北武汉、重庆广阳岛、江西九江、湖南岳阳结合自身资源和禀赋特点,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浙江丽水、江西抚州深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赤水河流域、三峡地区等重点区域绿色发展,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提供了有益经验。

其次,为“产业转型,创新驱动”提供良好示范。沿江省市在项目招引、产业导向上综合运用市场、法律、政策等方式推进绿色转型,调整产业布局,因地制宜腾退旧动能,激发新动能,形成了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绿色产业体系。比如,江西九江以化工园区“五化改造”破解“化工围江”难题的成功案例。此外,长江经济带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大力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推动沿江重化工业转型升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规模占比已超过全国的50%。

第三,为“区域协调、统筹发展”提供良好示范。长江经济带很好地破解了区域发展“九龙治水”困境,得益于党中央牢牢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推动有关部门和沿江省市在生态保护与发展的思想和行动上达成统一,形成合力,始终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科学把握流域的整体性,综合考虑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强化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不断增强各项措施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建立健全流域国土空间管控机制,创新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央企和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到共抓大保护工作中。建立“1+3”省际协商合作机制,有效推动上中下游协同发展,解决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新时代,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更加能够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形成更多典型的案例和宝贵的经验,这对全国经济发展具有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经济带长江绿色
“水中大熊猫”群在长江出现啦
长江掠影
珠江—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南宁市沿江经济带建设的思考
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经济数据排行榜
长江经济带发展要靠城市群带动
追踪绿色的秘密
长江8号
长江8号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