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STEM特色课例研究

2021-06-06李玲

中学物理·高中 2021年1期
关键词:STEM教育课例特色

摘 要: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不同的载体和平台,日常的教学是一部分,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STEM教育也是一部分.为了研究STEM教育理念下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分析了STEM教学中每个环节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价值,设计了教学流程,并在校本课程中提供学生动手实践的平台和环境,引导学生开发出智能宠物喂食器,形成了“智能宠物喂食器设计与开发”的教学课例.

关键词:物理学科核心素养;STEM教育;特色;课例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134(2021)01-0047-03

作者简介:李玲(1986-),女,广东兴宁人,硕士,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物理学科教学.

1 研究背景

现阶段,我国中学物理教学课堂已经逐渐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变革.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在许多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学生思维层面关于这四个方面的培养得到了重视,而在学生动手能力方面,除了教材中要求的物理实验之外,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的探究机会较少.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高中阶段必须要开展研究性课题的教学.

近几年,教育部更是从各方面加大了力度,促进高中生研究性课题教学的落实,表现如下:一是2018年起,对高中生实行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要求学生在高中阶段一定要进行研究性学习及校本课程的学习,并要求上传过程性资料;二是高校的自主招生名额增加,要求中学培养出一些动手能力强、有创新获奖的同学;三是近几年的高考题、统考题,物理学科出现的与实际生活联系的建模类题型增多.然而,如何基于上述现状开发出较好的研究性学习方案亟待研究.

STEM教育指的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的结合,其中科学在于认识世界、解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技术和工程则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世界,实现对自然界的控制和利用,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研究表明,STEM教育是连接科学与生活的桥梁,将研究性课题的教学与STEM教育连接起来,既可帮助学生完善档案资料,又能够为一些优秀的同学提供自主招生的机会,还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以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養.因此,开展有实践意义的STEM教育已渐渐成为理科教师的优先选择.

但是,对于这种无本无纲的特色课程很多教师都感到无从下手.为此,本文将以STEM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智能宠物喂食器设计与开发”为例,展示如何将STEM教育融入高中物理研究性课题的教学中,为其他研究性课题教学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教学课例.

2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特色STEM课例

2.1 宠物喂食器的选题和设计课例的缘由

首先,我们要找到一个适合高中生做的STEM课题.这个课题既要有一定深度的知识要求,又要能进行动手操作,还要结合物理学科特点,最好能够创新设计出作品.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喜欢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学生亦有不少,传统的宠物喂食器已不能满足饲养者的需求.这个问题表面上从市面上买一款现成的智能宠物喂食器就可以解决,但作为教师,尤其是物理教师,却可以挖掘问题.从传统的宠物喂食器出发,引导学生对最传统的宠物喂食器进行探究和改进.目标就是用学生现有的知识,采用生活中或物理实验室能够获得的材料,设计出一款能够实现智能喂养的宠物喂食器.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参照已有STEM教学案例,例如,科学出版社出版的《2017中小学创客·STEM教育资源调查报告》中的第5章[1],“创客、STEM课程”,给了我们一个STEM课程设计的模板,其中对于工程类设计过程的流程图,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完全可以应用到我们的教学案例研究中来.又如,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STEM+活动设计与体验》一书[2],该书提供了STEM+课程的30个课例,每一个课例都给出了学习目标、活动材料和设计意图.学生既解决了实际遇到的问题,又锻炼了动手能力.虽然此书的设计内容只针对4-6年级的学生,知识上没有达到高中生的需求,但此书对于教学环节的设置值得学习借鉴.

2.2 智能宠物喂食器的教学流程图

基于董莉[1]的STEM课程设计的模板,本文设计的教学活动的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2.3 “智能宠物喂食器设计”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相应的环节

在图1的教学流程中,每一个步骤对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侧重点不一样,其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价值见表1[3].

2.4 “智能喂食器设计”的教学难点

在这个课例的开发中,难点是步骤2机械控制的实现和步骤3智能的实现.解决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创造环境和时间,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实现;二是,教师要为学生做一个改进的案例或者作品,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第一个方法不赘述,第二个方法本课例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以下的作品示范.

环节2中,要引导学生对传统的喂食器的漏食口沙漏原理(如图2)进行改造.受酒店早餐麦片分离器的启发,可以采用风扇叶片对漏食口进行漏食量的控制,如图3所示.转动转轴,风扇叶片转动,带动食物漏出.用小马达带动转轴转动,实现电路控制.注意:风扇叶片要根据漏食口的大小切割粘贴,保证转轴不转时,没有食物漏出.

环节3中,利用Arduino编程,通过红外避障传感器和电磁继电器实现人工智能的控制.Arduino是一款能够让中小学生理解接受的程序语言,作为物理教师,编程的语言可以请教信息学科老师,但理解控制电路是我们的责任.对漏食器里面小马达是否工作,用电磁继电器进行控制(如图4).当宠物靠近时,红外避障传感器输出信号,开关闭合,电磁继电器通电,小马达工作.针脚理解和连接的电路如图5、图6所示.

3 结束语

本次“智能宠物喂食器设计与开发”的研究性课题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碍于篇幅的关系,笔者在这里仅展示一个学生的作品,如图7所示.

对于学生来说,当一个自己制作的作品摆在面前的时候,获得的成就感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学生的成绩可能没有特别明显的提升,但是对于学生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最后,本教学课例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例如:

(1)用教师的作品抛砖引玉的方法虽然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但是也局限了学生的思维.

(2)在步骤1激情引入的环节里面,学生提出了一些用舵机喂金鱼的方法,由于学时有限,不能进一步地指导学生展开.

(3)这个课例的完成使用了学校开展特色课程的时间,一次2课时,共用了7次课,14个课时,较为拖沓,可以优化.

(4)在学生的作品制作完成以后,可以结合工程制图的方法,要求学生画三视图,来提高学生的空间建模能力.

参考文献:

[1]董莉.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7.

[2]陈敏,郑思晨.STEM+活动设计与体验第二进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3]梁沛林.STEM活动教学对培养物理核心素养的价值探讨[J].物理通报,2018(12):23-26.

(收稿日期:2020-09-15)

猜你喜欢

STEM教育课例特色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课例
体现STEM教育特征的中职Flash实训教学设计
STEM教育中心:美国STEM教育新发展
例析“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课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浅谈STEM教育及其对我国物理教育的启示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