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的“中国综合征”
2021-06-06马圣楠
马圣楠
兴许只有这个日本作家,才写出了那个时代一股即将爆发的力量。
那年,作为《大阪每日新闻》特派员造访上海后,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创作了《上海游记》。虽然以“游记”为题,却延续着他以小说家的眼光“观察人类”,以小说家的笔触精准勾勒。
正因此,这部以《上海游记》为蓝本、时长73分钟的影片《异乡人:上海的芥川龙之介》很难说是“电影”—— 一方面,影片邀请了包括熊月之、陈祖恩等著名学者在内的专家团队考证,确保在“上海史”“上海租界史”“上海风俗考证”等层面的准确,像是一部纪录片;另一方面,整部影片以作家抵达上海开始,离开上海结束,穿插见闻琐事,构思精妙,结构完整,角色饱满,构图考究,又很难仅仅以纪录片来涵盖。
现在有人把那些在电视上放映的电影称为“电视电影”,这虽然是一种无意义的生词滥造,但这一部称为“电视电影”似乎颇为准确——1921年的上海在我们眼前活了起来:如果你去一个酒吧,会看到粗鲁地踢翻卖花老人的洋人;如果你走在马路上,会看到盲眼的或者是脚上的伤口像“石榴”一样的流浪乞丐;如果你在路边吃早饭,会看到吃着大饼油条看《新青年》的芥川龙之介……这些点点滴滴,不会刊诸报纸的普通人日常,被记录在作者的文字里,再转换成影像,似乎是某种偶然,却让不同的人读出了各自的必然——1921年早春,很多人不會意识到,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要在大暑节气拉开序幕。
上世纪80年代,日本有一种颇得我国“叶公好龙”真传的“巴黎综合征”。影片起了一个与法国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名字《异乡人》——如果没有那个副标题,人们很容易从中想到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缪的代表作。不知是不是NHK编导组想暗示芥川在中国旅行感受到的巨大冲击:与得“巴黎综合征”的日本人类似,那时的芥川龙之介大约得了“中国综合征”——当他抵达了这片诞生了他最爱阅读的《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的国度的第二天,他的肠胃闹了好些时日。
作为一个伟大的作者,芥川对哪怕是最低贱的妓女、乞丐也抱着深刻的同情——真正的作家,总是心肠柔软敏感难以纾解,除非死亡,否则无法停止他对于人的关注。于是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了那个开天辟地前的混沌世界:烟雾缭绕的鸦片馆和红灯高照的烟花柳巷里,善恶是非,混杂不清,男女莫辨。梳着辫子的“丫头”是男娼,徐娘半老的老鸨花名“林黛玉”……观摩影片后,会有一种感受:兴许只有这个日本作家,才写出了那个时代一股即将爆发的力量。
传统东方人的情感总是沉默而压抑,然而再隐没的情感也总有表达的方式,影片里有这样一个情节:来自湖南的妓女玉兰因为情夫被枪决,来到上海落入风尘。离开湖南前往上海前,她将桃酥饼蘸上爱人的血,和血吃下,“仿佛这样,在身体的某个角落,流动着爱人的血液”。影片的最后,芥川也吃了一块这样的桃酥饼,一块染着男娼露露血液的饼——还能要求一名作家,有怎样的同理心呢?
影片遵循着《上海游记》的结构,用一种类似我国常见的“笔记”形式建构起来。这种形式之妙在于:形散而神不散。一个个散落的情节是百年前芥川在上海游走的经历:无论是时局的达官显贵,时代的新青年,还是一些以“花名”昙花一现在那个历史空间的人物……这些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本该消失在历史里的细节,是芥川龙之介用他敏感的内心与笔触,为他所爱的中国留下一幅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