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州木偶戏

2021-06-06黄臻楷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2021年5期
关键词:高州木偶戏幕布

黄臻楷

木偶戏是用木偶来表演的戏剧,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相传其“源于汉,兴于唐”。在木偶戏中,表演者通过在幕后操纵木偶,演唱台词,伴以锣鼓等乐器鸣响,讲述一场场人间的悲欢离合,博得台下观众的喜怒哀乐。表演所用木偶根据操纵方式不同,可分为提线木偶、布袋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木偶戏在我国多地都有,本文介绍的是广东的高州木偶戏。

高州木偶戏因“琢木为偶”而得名。相传,其取法于福建布袋戏,产生于明朝万历年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逢农历的“年例”(社日),高州几乎各个村落都会表演木偶戏,唱咏之间,喜气洋洋。下面将从表演材料、表演内容与形式、唱腔、唱词等方面介绍高州木偶戏的大致风貌。

在高州,木偶戏用的主要是杖头木偶。这种木偶是使用木杖或竹竿操纵的,木偶的头部空心,眼和嘴都可以活动,颈下面接一根“命杆”,两个手肘处分别接一根“手杆”。表演时,艺人在幕后操纵木偶的三根操纵杆,让木偶做出各种动作,例如开合扇子、穿衣戴帽、阅读书籍、品茶饮酒、弯弓射箭等。

高州木偶戏表演内容多样,以传统小说和高州民间故事为主。例如改编自《西游记》的《猪八戒招亲》,讲述了天蓬元帅被贬下界变成猪八戒后,在高老庄与高小姐、唐僧和孙悟空等人发生的种种滑稽之事。又如歌颂南北朝时期高州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岭南圣母”冼夫人的剧作《冼太传奇》,讲述了冼夫人平定叛乱、惩治贪官,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功业,突出表现了冼夫人“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的精神。

通常来说,木偶戏按人数可分为大、中、小三个班,大班有十人以上,中班有几个人,小班则只有一个人。高州木偶戏小班表演比较普遍,俗称“一人一台戏”。表演前,所有道具如木偶、木鱼、锣鼓等,均可以装在一担戏箱中。日落时分,木偶艺人找到农村中房屋边的空地,摆放一张方桌,把戏箱放置于方桌中央,再搭建顶棚、装饰幕布,就建好了临时表演场地。表演时,艺人坐在幕布后面,透过幕布可以看到观众,同时伸出双手操纵木偶。舞台正面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是呈现给观众的木偶表演的舞台,下部分和其他三面则用布遮住,因此观众看不见艺人操纵木偶,只能看见木偶在动,听到锣鼓在响。艺人有时左手舞偶右手敲锣,有时双手舞偶口唱戏文,唱、念、敲、打四个元素集于一身,俗称“一脚踢”。每场戏一般上演三个小时,其间艺人手口不停、一气呵成,常常赢得满堂喝彩。

在唱腔方面,高州木偶戏富有地方色彩,借鉴了高州山歌“俗语编成调,土音即是歌”的特点,用高州白话(一种古粤语,与广府话同宗同源)演唱。木偶戏开幕的时候,多用“咿啊呀”起腔,用以活跃气氛。在唱腔形式上,有半说半唱、说唱交替、似说似唱三种形式。在唱腔设计上,根据表达的不同感情,有中板、慢板、快中板、慢中板、倒板、紧板、哭板等。唱腔的变化能呈现出不同的情绪,时而悲凉哀婉,时而激昂动人,可展现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征,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高州木偶戏唱词多为七言,句式整齐,用韵较宽,不拘平仄。词句组织与古文有相似之处,讲求对仗,一对对句子组成段落、篇章。同时,艺人在演唱过程中还会即兴创作、插科打诨,以表达赞叹、崇敬、嘲諷、憎恶、缅怀等感情,妙趣横生,其乐无穷。除了自由而有活力的唱词,木偶戏的道白也具有生活气息。道白,即除了唱词以外的台词。在木偶戏中,它表现在人物的对话上。道白在木偶戏中也不是固定的,由艺人根据当时当地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高州木偶戏曾有过黄金时代,承载着辉煌与荣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高州木偶戏班超过两千班,年演出场次突破一万大关,是广东演出单位中演出剧种最多的文艺团体。曾有香港唱片公司专程前往高州录制木偶戏唱片,并在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发行;木偶戏艺人梁东兴师傅还曾受邀前往德国演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由于演出劳累且收入低,老艺人体力慢慢跟不上,而中年艺人多另谋出路养家糊口,高州木偶戏艺人大大减少。虽然逢年过节木偶戏表演场次不减当年,但也面临着听众逐渐减少、内容缺乏创新以及技艺无人继承的发展困境。原先热闹非凡的戏台,一度变得有些寂寥冷清。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近年来,在政府部门、木偶协会与木偶粤剧团多方努力下,关注这种极具特色的传统戏曲的人又多了起来。高州木偶戏班也与时俱进,做出了许多“新唱”改革,在舞台上收获好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锣鼓咚咚响,傀仔闪闪亮;台下人头涌,陶醉一大片”的场景会重新在高州出现。

猜你喜欢

高州木偶戏幕布
木偶和木偶戏
演出开始前
传统戏剧——木偶戏
编辑精选APP
木偶戏
主角光环
宜宾高州季秋印象二首
高州,我美丽的家园
高州步步高
高州油茶光合生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