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下的德育与教学改革初探

2021-06-06钟根鸿

广东教育·综合 2021年5期
关键词:选科育人德育

钟根鸿

新高考综合改革是一次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变革。根据新高考的精神和要求,我校重新对德育和教学进行顶层设计,积极推进德育和教学改革,确保新高考的精神和要求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深化德育改革,聚焦立德树人

1. 淬炼师德,提高师能。教师的师德与师能,对学生和社会的影响十分深远。只有名师展风采,才有学子竞风流。我们要求教师做到:既明道,又信道,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既言传,又身教,做一个有德行的人;既教书,又育人,做一个有情怀的人;既传承,又创新,做一个有学问的人。

2. 四个机构,协同作战。原有的德育机构是由政教处、年级长、班主任三级组成。而在新高考综合改革下,德育内容增多了,原有德育人员不胜负荷。为此,我们相应地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生社团活动中心、学生发展服务中心三个服务德育的机构,有侧重地协助开展各种教育活动,让德育与实践相结合。

3. 三维管理,管育并重。德育工作既要多渠道地进行培育和浸润,又要点线面进行管理。我校实施“三维管理体制”:学生年级长制、行政班级制和任选科班制,做到管育并重。

4. 三大序列,立德树人。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把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五育”俱全,内容充实。否则,就是不健全的教育,是“瘸腿”的教育。

二、深化教学改革,聚焦学科素养

新高考综合改革下,教学改革既要所有学科集体联动,全面育人,又要各学科不断把改革往纵深推进。

1. 三线联动,全面育人。三线是指九个学科、四个术科、课外补充。“三线联动,全面育人”是指九科主动,重点育人;四科配合(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四科),加强育人;课外补充(课外开展各类劳动和比赛活动),深化育人。

2. 四层四翼,贯穿课堂。九个学科的教学,要严格按照“四层”(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要求进行授课,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

3. 三必三不,成为常态。教学上要遵循“多则惑,少则得”的教学理念,要求课堂容量要恰当。三必三不,要成为常态。“三必讲”:讲学生理解不了的问题;讲学生归纳不了的问题;讲学生运用不了的问题。“三不讲”:过易的问题,学生通过看书做题能解决的问题不讲;过偏的问题,不符合考纲要求、思维怪诞的问题不讲;过难的问题,超越高考题难度、讲了也不懂的问题不讲。

三、破解改革重点,确保开花结果

1. 三年规划,全程备考。我们把三年高中全程备考的课程设置及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如下:高一学年是夯实基础阶段,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状态,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狠抓学科基础;高二学年是选科分班阶段,让学生学会选择,描绘人生蓝图,迎接合格性考试;高三学年是特长发展阶段,让学生充分发展个性,提升学习力,迎接春季和夏季的高考、选择性考试。

2. 三大原则,精确选科。指导学生在选“限选科”和“任选科”时遵循三个原则:一是以专业为导向,先了解自身的思维特点,明确未来专业发展方向,再了解高校专业选科,以精准匹配高校专业;二是以实力为依据,选自己最适合的科目,力求做到扬长避短;三是以兴趣为标杆,浅层次的喜欢不等于真正的兴趣,必须将兴趣的持久性和自身的學业成绩定位相结合,让学生考上实力相当且符合志向的理想大学。

3. 三次摸底,科学分班。我们根据本校实际,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12种组合,每种组合,就是一个行政班。为了科学分班,我们先后召开两次级会和家长会,对新高考改革的背景、内容、要求都进行详细解读,并进行了三次摸底。通过大数据处理的办法,把两个学期的四次阶段考试和江门调研考试,按一定的比例计出各科的排名成绩,供学生、家长和班主任作选科参考。我们强调家长、班主任在选科中只当参谋角色,一定要把选科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这样,为学生选科提供了充分的参考资料、思考时间和自主空间,确保科学分班。

责任编辑 王思静

猜你喜欢

选科育人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长春外国语学校新高考选科走班先行先试探索成功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新高考综合改革下选科走班的思考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尝试课前随机提问,应对生物选科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