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积极教育+”助推学校跨越式发展

2021-06-06王跃

广东教育·综合 2021年5期
关键词:原动力精气神心理品质

四会中学是历史名校,有过成功的辉煌,也有过痛苦的涅槃。20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初,四会中学办学业绩十分突出,在肇庆市乃至广东省都享有盛名。然而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四会中学虽然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与教育发达地区优質学校的高速发展相比,差距却在逐步拉大。面对困境,四会中学挖掘学校内部发展潜能,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学校教育,以提振师生精气神为突破口,将正能量和原动力注入到学校治理、德育、课堂教学、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中,走特色办学之路,助推学校走上高速发展之路。

在多年来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特色办学实践与探索过程中,四会中学演奏了一曲美丽的“三重奏”:从认知到认同,将积极心理品质在学校教育中内化于心;从繁杂到简化,将积极心理品质转化为学校的行动指南;从理论到实践,将积极心理品质应用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中。四会中学践行积极教育的行动,受到了同行的关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从认知到认同,将积极心理品质内化于心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应用到教育领域,由此产生了积极教育。

心理学认为,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两股抗争的力量:一股是消极的,比如压抑、悲伤、贪婪、自卑、自私等;另一股是积极的,比如喜悦、谦逊、宽容、仁慈、担当等。在自然状态下,一个人具备或倾向于哪种心理品质,是自发的、无意识的。而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学校教育,需要将这些积极的心理品质转化为师生的自觉意识,让师生知晓这些积极的心理品质,认同这些积极的心理品质,并能够审省自身心理品质,从而主动、自觉地培育积极的心理品质,让积极心理品质内化于心。

1. 学习

一是了解积极心理学有哪些基本观点,这些观点对学校教育有哪些启示。二是学习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成果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如何借鉴他人的成果,改善学校的行为,促进师生精气神的提升。三是通过积极教育课题的深入研究,为学校治理、德育、课堂教学、队伍建设等找到理论依据、行为标准和行动路径。通过学习,师生对积极心理学有了初步认知。

2. 转化

四会中学在践行积极教育的过程中,经过摸索、讨论,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假设:比如,情绪是会传染的,生活在积极、乐观、向上的环境中,自己也会变得积极、乐观、向上;相反,生活在消极、阴郁、颓废的环境中,自己也会变得消极、阴郁、颓废,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又如,精气神的提升会带来工作效率的提升,快乐的情绪会让自己快乐工作,积极的态度会让工作更为主动,精气神的提升会发出正能量,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这些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假设经过研究和讨论成为师生的共识,从而为践行积极教育奠定了基础。

3. 反思

在学校教师队伍中,有一些教师常常满腹牢骚,呈现出负面情绪状态,虽然本意是为了学校发展,却做了阻碍学校发展之事,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为此,四会中学践行积极教育重要一环就是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成果,组织师生自我反思,不仅反思自身的行为,也反思学校的优势与劣势,从而唤醒自我认知,重振精气神。

二、从繁杂到简化,将积极心理品质转化为学校的行动指南

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和流派众多,积极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让中小学教师“钻进去”研究积极心理学显然不切合实际。为此,四会中学创造性地践行积极教育行动,将积极心理品质转化为学校的行动指南。

1. 凝练,创造性地提出了积极教育的“内核”

四会中学在探索积极教育的过程中,对积极心理学和积极教育的丰富理论进行了梳理,对积极的心理品质进行了提炼,提出了积极教育包含一对不可分割的双因子“内核”,即正能量和原动力,为积极教育的落地找到了衡量的标准和参照物。

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它不仅影响自身,还对周围的环境和周边的人发出动力和感情,给他人以信心,促他人以追求,予他人以幸福。正能量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正向的价值观,二是具有积极的能量。

原动力是指一个人自带的、无需外力推动的内驱力。即指源自内在需求、主动积极进取、持久恒在的自我发展驱动力。

四会中学践行积极教育,紧紧围绕正能量和内驱力,努力把人所固有的积极优秀的品质调动起来,以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2. 简化,将积极教育的品质转化为学校的行动指南

践行积极教育以来,四会中学一直在探索和培育积极的校园文化,比如进取文化、法治文化、人本文化、和谐文化等,但践行行动不能长篇大论,不能停留在抽象的概念上,为此,四会中学将这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学校的行动指南。

四会中学提出了积极的人格标准,包括:“积极教育十大个性品质”——对师长敬重,对朋友友善,对自己乐观,对家庭负责,对社会奉献,对事业进取,对未知好奇,对挑战冷静,对得失坦然,对误解宽容;“四会中学美德标准”——至善、至纯、至尚;“四会中学文明标准”——律己、敬人、向上。简洁、一目了然的积极教育标准为师生的行为提供了参照系,成为践行积极文化的指针。

四会中学还提出了积极的行为标准。首先是制订了积极的规范制度标准。学校先后修订了安全管理制度、教师发展手册、学生成长手册等。规范的制度为学校的规范治理奠定了基础。其次是制订了积极的教师行为标准。学校分别于2015年和2017年两次修订了师德师风规范细则,强调了遵纪守法、依法执教、为人师表、行为世范、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关爱学生、尊重个性、严谨治学、互学共进等20条,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师德师风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指引,指导师生做积极的人、走积极的路、享积极的福。

三、从理论到实践,将积极心理品质应用到学校教育中

四会中学探究积极教育,开展了以“积极教育+”为特色的学校三年创新行动(2015-2017年),在广东省王跃名校长工作室(2018-2020年)的研修中也开展了持续的研究与探索,将积极教育应用到学校治理、德育、课堂教学等各个领域。

1. 坚持以人为本,在学校治理中践行积极教育

积极教育的内涵是通过调动人的积极品质来实现积极的生活和工作,为此,学校工作努力做到尊重师生的意愿,发挥师生所长,倾听师生心声,解决师生的困难。坚持以人为本,也需要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有刚性的制度,四会中学在践行“积极教育+”过程中,发现师生对严格执行制度并不排斥,关键是这些制度的内涵、内容要体现以人为本,为此,四会中学在制定制度过程中,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力争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科学、合理,制度本身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

2. 弘扬正能量,在学校德育中践行积极教育

围绕正能量,四会中学提出了积极教育的十大个性品质、四会中学文明标准、四会中学美德标准等。基于积极教育的德育,不仅强调受教育者自身品德修养的提升,更强调受教育者能够通过自己的主动、积极行为,表现出良好的品德修养,从而对他人发出积极的正能量。

3. 激发原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践行积极教育

围绕原动力,四会中学不仅主张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方法,还主张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引导学生从正向思考问题,开启、激发、强化、提升积极向上、向善的积极品质,消除影响工作和学习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倾向,增强内驱力,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

四会中学推进“积极教育+”践行活动以来,学校师生精气神得到了提升,正能量得以弘扬,原动力得到激发,以和谐文化、制度文化、进取文化为代表的积极教育观念与校园文化持续发展进步。四会中学创新了招生方式,优化了用人方式,改革了评价方式,建立了解决问题的快速反应机制,办学机制得到了优化创新,工作效率和效益得到了提升,学校治理规章制度不断健全,学风、教风、校风“三风”不断改善,办学业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积极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2017YQJK262)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原动力精气神心理品质
焕发出劳动奋进的精气神
以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释放学生语文学习的原动力
——广东省特级教师·江伟英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引领作风新常态 提振干部精气神
凝聚老区人民的“精气神”
贾静雯:爱,是勇敢的原动力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阅读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