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文希:一个钟情信息化教学的政治教师

2021-06-06张家瑜

广东教育·综合 2021年5期
关键词:蓝田圆梦课题

张家瑜

黄文希,11年乡村任教经历;主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1项、省级小课题1项和区级课题1项,微课设计曾获国级一等奖;2019年获得第二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高中思想政治科“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穿过揭阳的206国道到了新亨镇路段,中间的绿化带消失,车道变窄,路面坑坑洼洼,满载沙石的泥头车络绎不绝,轰隆而过,扬起漫天风尘。路边的建筑和房屋,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新旧叠加的尘埃。从国道拐进去,远离了主干道的喧嚣,两旁多是铁皮盖成的工厂、仓库和小作坊,人们在车间里忙碌着。

在这片遍布厂房的区域,揭东蓝田中学矗立其间,空旷而安静。这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老校,3000多名富有朝气与活力的学子在校园里辛勤学习,进行着另一种形态的忙碌。

像很多时候一样,黄文希一边朝教室走去,一边努力调整情绪,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呼出,仿佛卸掉了重担。切换到最佳状态后,出现在讲台上的,又是那个微带笑意的黄老师。

助力学生圆梦

黄文希是蓝田中学的政治老师兼学校教务副主任,有时事情难免繁杂,总有疲于应付的时候,但他始终把教学放在第一位。他是教师子弟,从小在校园里长大,对于教师的生活和工作都很熟悉。“我爸还有两年多退休,他每天六点多就到学校工作。那种身为人师的‘老黄牛精神,我从小耳濡目染。”

但要等到正式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后,黄文希对于许多事情才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

2009年,黄文希从韩山师范学院毕业后来到了蓝田中学。这是一所乡镇高中,经过市、区一级高中的招生后,来到蓝田中学就读的都是些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学生。初来乍到的黄文希,使出了十二分的努力,想提高学生的成绩。有付出就有回报。然而,从学生身上获得的回报,常常低于黄文希的“心理预期”。纵向来看,学生成绩确实是比之前提升了不少,但跟市、区一级的高中相比,那就差太远了。

来这里就读的学生,没选择中专技校,为的就是想用三年青春,扼紧微薄的机会,圆自己一个大学梦。那些考不上的学生,他们的命运路径,大概率是通往学校一墙之隔的那些工厂车间。作为一名对学生用心、对工作负责的教师,黄文希非常迫切地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助学生圆梦。

微课改变教学

助力学生圆梦,最具体的莫过于把课上好。怎样才能把课上好呢?黄文希跟学校里的老教师请教。那些留守杏坛数十年的老前辈,个个经验丰富,都有自己压箱底的绝活儿,黄文希逐个听课,钻研,然后结合自己的实践,修正调整,试图找到适合自己又契合学生的高效的教学模式。然而,经验是需要用时间换来的,急不得,与此同时,黄文希也意识到,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课标和教学要求等都变化太快,把课上好也不能仅仅靠经验,还应该积极利用新技术,进行课堂创新。

出于对信息化教学的追求,黄文希2015年开始接触微课。他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后便开始做第一个微课,前后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对于这个“处女作”,黄文希相当不满意,于是继续深入研究。恰好,他的母校韩山师范学院是蓝田中学教师队伍成长的合作院校,又是全国微课比赛广东赛区的承办方。于是他重回母校,再度求知。黄文希在提升微课制作技术的同时,也更新了自己对于微课的理念。他的微课形式精美,内容深入浅出,不但深受学生喜欢,在微课比赛中也备受好评,曾获国家级一等奖。

得益于微课的助力,黄文希的政治课大受学生欢迎,班上不少对政治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都重燃了学习的热情。这给了黄文希很大的鼓励。他更加坚定了探索信息化教学的决心。经过连续几年的努力和实践,在信息化教学这一方面,黄文希已经颇有心得,在粤东教学界也渐有影响。

“现在,几乎每个学期都有兄弟学校的老师,要过来参观我的政治实验班。我正在试验一种反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黄文希说。

上课时,学生的手机就放在课桌上,在讲到某些疑难议题的时候,黄文希还会鼓励学生用手机搜索相关内容,然后组织学生探讨。

“学生毕竟是学生,尤其是我们这种乡镇高中的学生,知识储备相对贫乏,政治课要达到新课标上要求的议题式教学的目标,几乎不太可能。”黄文希一直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努力把课上得又好又吸引人,而他本人对于技术也是向来着迷的。

早在黄文希读初中的时候,家里便给他配备了电脑。他不但电脑操作得很熟练,后来到对系统背后的运作原理也深感兴趣。2016年,已经毕业好几年的黄文希继续在技术上深造,他一边工作,一边读完了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课程。

几年的积累下来,黄文希所主导的微课程已经由原来零零散散的碎片化构建成体系化。如何把这些优质的微课课程进一步发挥作用,是黄文希新的探索方向。

提升教研水平

2020年,黄文希带领学校的微课团队立项了一个课题——“高中思想政治SPOC 课程建设及其区域网络教研研究”。这个课题旨在研究信息化与教书育人全环节、全要素、全方位的深度融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教育供给服务模式创新,构建教育大资源服务体系。

这个课题入选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作为一所乡镇高中,能成功申报一个省级课题,是很难得的。谈到这个正在进行的课题时,黄文希眼里闪耀着光芒,给记者看他所带的实验班学生线上线下参与课程的照片:有的学生交来了语音作业,有的学生发来了几百字的政治课议题反思,有的学生录制了短视频讲述觀点……

“为什么你如此专注于信息化教学方面的钻研呢?”记者问。

“说实在的,在乡镇高中教书,几年下来,很容易就职业倦怠了。我不想成为那种看上去经验丰富,实际上墨守成规的老师。唯有拥抱变化,才能教无止境。”黄文希希望借助信息化技术的力量,打造自身专业成长的真材实料,为乡村学子的圆梦之旅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推力,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乡村教育的守望者。

猜你喜欢

蓝田圆梦课题
王蓝田性急
我蓝田
追梦 筑梦 圆梦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蓝田日月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治穷致富路上的圆梦人
圆梦路上 你我同行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