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背景下党支部考评体系构建
2021-06-06范理宏
■ 赵 晶 范理宏 李 强 余 飞 温 静
目前,市级医院在完善党建工作基础层面上已经相对完善,但在如何将业务工作与基层党建工作深度融合的制度性保障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寻找突破口。本文以上海市级医院为例,围绕党支部考评指标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这一重点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可操作的市级医院党支部综合考评指标体系,对市级医院基层党建工作进行全面、客观评价,同时发挥党支部考评指挥棒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1 党建现状与问题分析
课题组通过深度访谈、实地调研等方式,对上海市委发布《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之后上海市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现状进行调研。
1.1 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仍需进一步深度融合
在市级医院党委层面,已经从思想上、制度上、组织上、评价上确立公立医院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上级部门已经完成党委班子的结构优化,市级医院基本已经制定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清单,以推动党委从政治核心向领导核心的转变。在持续提升公立医院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方面,部分市级医院已经落实文件精神,修订完善相关制度,逐步推进医院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但是在如何科学、系统、全面评价党支部工作的有效性,以制度化、考评化的方式引导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
1.2 新要求下党支部权责范围有待进一步明确
目前,基层党支部考评指标体系在基本组织架构、组织程序、工作流程等制度的基础性、框架性工作方面相对完善,但是如何在现有框架基础上,根据新要求,通过完善党支部与业务科室权责范围、议事范围等举措,切实推动基层党组织深度参与医院各项治理工作,需要进一步研究。
1.3 党支部考评结果运用相对不足
目前,市级医院基本制定了党支部或党支部书记考评制度,但是对考评结果的后续运用方面,基本以诫勉谈话为主,缺乏作用反馈机制,难以体现党支部考评指标体系作为指挥棒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
2 明确党支部、支部委员权力和责任
党支部以及党支部书记的权力包括参与科室重大事项的决策权、监督权等,涉及医院各项治理工作;责任包括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组织建设、党风行风建设、推动业务工作发展等。通过研究学习,进一步厘清基层党支部的权力和责任,通过制度化建设,建立党支部履职尽责的长效机制,是有效开展党支部考评的重要保障。
3 确定指标与权重,制定考评实施策略
3.1 确定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考评指标及权重
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构建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三级指标体系[1]。一级指标由党建工作、业务工作、民主评议3项指标组成,其中党建工作、业务工作为定量指标,民主评议为定性指标。以定量考评为主,党建工作、业务工作、民主评议分别占比50%、40%、10%。党建工作综合评价指标主要涉及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业务工作根据临床医技和职能部门工作性质不同,制定不同的定量考评标准。通过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各类指标的权重赋值,以区分重点工作与一般工作(表1)。
表1 党支部考评指标与权重
3.2 确定多元考评主体,统筹设定扣分项分值区间
3.2.1 确定多元评价主体。引入多元化考评评价主体,由医务处、门急诊办、科研处、教学办、纪检、宣传、院办、党办、组织处等部门共同参与。临床医技党支部重点考评医、教、研等方面业务工作,职能部门党支部重点考评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等。
3.2.2 设定合理的扣分项分值区间。由于各评价主体需在整体评价框架体系下各自制定百分制的细化评价方案,但是主管部门未对细则中的考核项数、扣分值作统一要求,为避免不同科室间扣分项分值区间差异过大,需要统筹设置合理的扣分项分值区间。在扣分项分值区间确定过程中,应以各评价主体在框架性评价体系中的占比作为基数,以确保重点考核领域与一般性考核领域拉开差距。
4 党支部考评结果运用
4.1 制定人才选拔与储备机制
制定“双保险”人才选拔机制:一是,将党支部考评结果作为人才选拔一项必要的判定依据;二是,制定支部委员考评方式,从优秀的党支部中设定一定比例评选出优秀支部委员,作为第2项必要的判定依据。在同时满足党支部排名前列、全院支部委员排名前列两个条件时,优先选拔培养优秀人才。通过个人能力评估的方式,分级分类培养医疗组长等医疗专业技术人才和群团组织青年干部等管理岗位储备干部。进入后备干部库的优秀管理人才,可以与科研、教学、护理等优秀专业人才同等获得中长期出国进修机会。待培养成熟后,进入组织处的后备人才管理库,一同选拔、培养、考评、晋升。
4.2 完善奖惩机制
根据基层党支部管理条例以及医院制定的各项制度,对于考评优秀的党支部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于连续考评排名靠后的党支部书记、副书记,除了诫勉谈话等方式外,与行政奖惩形成联动考核机制,加大党支部考核在行政工作考核中的比重,从而通过党建、行政相互融合的奖惩机制提升履职主观能动性。参考党支部与支部委员“双保险”考评机制,对于表现优秀的支部委员,在同级同类人员职称晋升中,优先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