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在生活中成长

2021-06-06陆娴敏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雨滴时刻雨水

陆娴敏

卢梭说:“生活,并不就是呼吸,而是活动。”幼儿园一日生活是幼儿在园进行的所有活动,是以幼儿及幼儿群体为主体的、有计划的生活,又是由教师根据教育目的而创设特定情境并渗透一定目的的生活。现代课程理念强调一日生活皆课程,这种课程与生活的融合性要求教师将课程生活化,通过课程活动,充分刺激幼儿的感官,激发幼儿的潜能,使他们真正处在一个自己的需要、兴趣、潜能都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的世界里,使其生命更具活力,更有生长力。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但一日生活的很多时刻,却常常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流逝。这就需要我们慢下心来,用心体悟,用凝视的目光去追寻、去聚焦那一个个生活中的时刻,通过师幼共同编织生活,调动幼儿多感官、全身心的投入和行动。

江南生活中有关雨的景象,在幼兒眼中都是很美的时刻。那我们如何和孩子一起关注雨,探寻雨的奥秘,让平凡生活中的雨成为生动有趣又有意义的活动呢?在思考中课程活动“下雨的时刻”诞生了。

一、观云观雨

观云说雨。游戏时,孩子们发现教室突然变暗了,不少孩子探头窗外去看天空,发现乌云压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说:“要下雨啦。”很快,天空下起了一场大雨,孩子们听到外面“哗啦啦”的大雨声,都忍不住趴在窗台上往外看,还兴奋地讨论着:“雨水是不是在给树叶们洗澡?”“雨是什么味道呢?”“我们能不能出去玩一玩啊?”不难看出,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引发了孩子们亲近自然的愿望。

找点观雨。孩子们提出想到幼儿园里的其他地方观雨,想在不同的地方感受雨。于是,老师支持了他们的想法,让孩子们自己分组,选择去喜欢的地方观雨。最终孩子们分成了两组,一组来到了幼儿园二楼的半敞开式观景台上,另一组来到了四楼“奇乐儿”处。

观雨说雨。在幼儿园二楼的半敞开式观景台上,孩子们发现下雨时雨量的不同以及下雨时周围环境的变化:“我发现雨一会儿大,一会小。”“老师你看,雨大的时候,地上的水涡很多,雨小的时候就少!”“遮阳伞上的雨滴在旋转中飞溅了出来。”“你们看,操场上都是水坑,有的大,有的小。”

在四楼“奇乐儿”处,孩子们几乎到达了幼儿园的最高处。视角的改变又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发现,对雨的表达也更加丰富多样了:“雨可真大呀,落在操场上,滴在树叶上。”“雨水一会儿是线,一会儿是透明的小珠子。”“玻璃上的雨滴,从一滴一滴变成了一条线。”“雨滴从乌云上掉下来,还会马上弹起来。”“看!雨水沿着屋檐哗啦啦地流下来了!”“你们看,雨水落在瓦片上,顺着瓦片像瀑布一样往下流。”“瓦片像波浪一样,雨水流进了排水管里。”“这么多雨水收集起来该多好呀!”“都流进下水道了,可能要净化一下变成我们用的水。”在这里,孩子们看到了雨水落在房顶上从上向下流的现象,还关注到雨水的循环与利用。

二、雨中嬉戏

雨渐渐变小了,有孩子说:“老师,我好想在雨里跑一跑呀!”看着他们期盼的眼神,老师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穿着雨衣,来到操场上,孩子们张开双臂,开始了自己对雨的探索。“雨点小小的,打在我身上,像按摩一样。”“太舒服了,我感觉我就是一只小鸟,都要飞起来了。”

集雨比雨。在与雨水亲密接触时,孩子们忍不住伸出小手去接雨滴,还有孩子用自己的雨衣来接雨。发现大家都很喜欢接雨,老师提出了问题:“除了小手和雨衣,我们是否可以去找一些接雨的工具呢?”孩子们很快从游戏区找来了各种各样的接水工具,有小罐子、小桶、小杯子、小碗、小瓶子、塑料袋……接雨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孩子把容器放在操场上坐等收获;有的孩子拿着容器走来走去,举得高高的,希望能接到更多的雨水;还有一些爱观察的孩子发现屋檐下、伞的边缘流下来的雨水似乎比天上下下来的更多,他们便开始从这些地方接雨水。

雨快停的时候,孩子们把容器放在一起,自发地开始比比谁接的雨水多,谁接的雨水少。兜兜看到自己快要装满的容器,开心地喊道:“我接的最多!我有满满的一瓶!”“你的瓶子太小了,我的多,你看我的桶这么大!”一旁的朗朗不服气地说道。顺顺大喊道:“不对,大家装雨水的容器不一样,这样比不公平!”

容器有的大、有的小,到底谁的容器收集的雨水最多呢?怎样才能公平地比出谁接的雨水多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孩子们回到教室,开始思考怎样比出谁接的雨水最多:“这两个瓶子差不多大,这个瓶子里的水高一些。”“我们把这个瓶子里的雨水做一个标记,然后倒掉,再把别的瓶子里的雨水倒进来比一比。”“不行不行!我好不容易接的雨,不能倒掉!”“我们可以找同样的一个瓶子,大家分别把雨水倒进去,就知道谁多了。”于是,孩子们在教室里找来了许多果汁店的杯子,这些杯子大小一样,而且还是透明的,可以清楚地看到水位线在哪里。有了测量的工具,孩子们依次把自己收集的雨水倒进杯子里,并把杯子排成一排来比较。结果终于出来了,原来收集雨水最多的人是仔仔。“仔仔真厉害!”大家都很想知道为什么他能接到这么多雨水,纷纷邀请他介绍方法。仔仔骄傲地说:“哈哈,我的接雨器又大又深,而且我还找到了一个好地方——屋檐下面可以接到好多雨水。”

集雨测雨:第二天还在下雨,孩子们继续玩起了接雨的游戏。接雨中,有孩子说:“有时雨下得大,有时雨下得小。”“我们可以看雨滴,如果连成一条线就是大雨,一滴一滴的就是小雨。”“水花大的时候就是大雨,水花小就是小雨。”“大雨接得多,小雨接得少。”为了推进孩子的学习,老师提出了新的问题:除了通过观察可以知道雨的大小外,我们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可以用来比较雨量的大小呢?经过讨论,孩子们决定来做一次实验。

借鉴之前仔仔的经验,孩子们选择了一个又大又深的水桶放在操场上,并约定十分钟后量一次水位,还要求老师用手机进行倒计时。十分钟以后,孩子们飞快地跑到水桶边,发现桶里的水只有一点点。于是,大家决定延长时间,等到了半个小时后再来看看收集了多少雨水。

半小时后,孩子们把水桶搬回教室,把桶里的水倒进了一个透明的有刻度线的瓶子里。兜兜蹲下来,用小手指一格一格地往上数:“1、2、3、4、5……比5多一点,比6少一点。”负责记录的涵涵在记录纸上记录下了“5+”,用“+”号代表多一点点。AAB27C9B-372A-463D-873F-73948A0DBD64

实验再次进行:孩子们把刚才的水桶再次放在操场上接雨。又过了半个小时,孩子们用同样的方法来测量雨水:“1、2、3……比3多,比4少。”涵涵在记录纸上记录下“3+”。第三次同样的实验,孩子们发现:“雨水连一格都没有。”一旁的涵涵笑道:“那我就写个0吧!”

三次实验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开始了新一轮的讨论:“第一次接的雨水最多,第二次的少点。”“第三次最少。”“雨越来越小啦!所以接的水也越来越少了。”“对呀,外面的雨都要停了。”就这样,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发现了降雨量的不同,也知道了在天气预报中我们可以用降雨量来表示雨的大小。

三、雨后时刻

雨后,孩子们来到小花园里,他们在小花园里发现了许多雨后有趣的现象:地面湿漉漉的,屋檐上还滴着水;叶子上聚集着雨水,花瓣上挂满了圆圆的雨滴;爬山虎被“洗”干净了,变得更鲜绿了;小蜗牛也爬出来玩了……

回到教室,孩子们用画笔将自己对雨的感受画了出来。从孩子的绘画中我们发现,他们对于雨的认识更加丰富多样了,还注意到了许多细节,如下雨之前乌云的形状,雨水落地形成的水涡等,还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如各种各样的雨伞、雨中躲雨的小动物……这是孩子们对于雨的童趣的表达,也是关于雨的真切的感受与想象。

孩子们还你一言我一语地创作起了小诗:下雨了,操场上合欢树的花全部被吹落了,落在了我们的向日葵上;我们种的向日葵上面落满了小花;爬山虎的叶子缠绕在一起,葡萄叶子上有很多漂亮的雨滴;雨水快快地冲下水坑时,溅起了很多水花,我的鞋子袜子都湿了;雨水落在我的膀子上,感觉很冷很冷……

大自然的美好常常出现在不经意间,看似平常的下雨现象在孩子们的眼中是那么美好又有趣。孩子们充满对雨的好奇,渴望走进雨中轻松自然地看雨、听雨、摸雨,用最原始最自然的方式去親身感受。面对孩子们期待的眼神,基于对他们的尊重,我们应该给予他们亲密接触、充分感受雨的机会和条件,而这机会和条件正是孩子们在生活中成长的途径。

在赏雨、观雨、接雨、测雨中,老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老师不再是那个安排一个又一个活动的主导者,而更像是一位好朋友,跟随孩子们的脚步,聆听他们对雨的多种感受和想法,和他们一起讨论其中的新发现,通过持续的对话鼓励他们尝试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支持他们的想象和探究,让他们学会自我发现、自我记录、自我表达。孩子们就这样在亲自然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建构和发展着自己的经验。

类似的、基于生活的课程活动还有很多。比如,幼儿园都有下午点心环节,每每这个环节,就是让孩子们起床后吃些小点心。但老师发现,孩子们才起床,很多时候并没有胃口,于是就思考:何不把幼儿园点心搬到户外吃?如何和孩子们共同探索,使其变成有趣有味的活动时刻?由此,在课程活动“下午茶的时刻”中,孩子们经历了讨论时刻、用餐时刻、小结时刻。一个很平常的时刻,成了幼儿自主活动、自主游戏的重要时刻。泰戈尔曾说:“一切教育都是从我们对儿童天性的理解开始的。”古往今来的幼儿都有着高度一致的天性:着迷游戏。户外游戏最核心的价值之一,就是满足了幼儿生理、心理的需求,回应了游戏是释放幼儿天性的有效途径。我园的运动器械需要改造,老师们有许多创意的构思和巧妙的设计:以高大的树木作为中心,四周架上绳索通道或者架上梯子,供幼儿冒险、攀爬、藏宝;弯弯的小径,两边是各类植物,可供幼儿随时观察探究;高高的土坡,可设置水泥浇筑的长长隧道……讨论中,有老师提出:户外运动器械的改造不能只停留在老师的探讨和书面设计上,要让幼儿参与进来。由此,课程活动“运动器械的改造时刻”产生了。孩子们在活动中经历了好奇猜测时刻、验收探险时刻后,东草坪的“大怪兽”终于在幼儿园里安家落户了!无限欢欣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我们,一群已经长大的“大孩子”。由此,孩子们无尽的户外活动时光,充满了更多的幻想和冒险,也让童年充满了不一样的味道。一个很平常的时刻,成了幼儿自主规划、设计、验收的创造时刻。

下雨的时刻,下午茶的时刻,运动器械的改造时刻……都是老师和幼儿一日生活中共同生活、学习的平常时刻。但就是这样的寻常时刻,需要老师用凝视的眼光,去发现幼儿生活中的课程价值,尊重幼儿的生活,珍视幼儿的自主活动,为幼儿创设具有挑战性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共同编织有趣的生活,陪伴幼儿共同生活,让幼儿在基于生活的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获得愉悦和有成就感的体验,让师幼共同成长。AAB27C9B-372A-463D-873F-73948A0DBD64

猜你喜欢

雨滴时刻雨水
和雨天的亲密接触
冬“傲”时刻
捕猎时刻
真想变成圆圆的雨滴
雨水总带来更多雨水
小雨滴
雨水
一天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