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氯化钠联合rt-PA静脉溶栓对新近ACI患者的影响

2021-06-05曹雅琼

华夏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丁苯氯化钠内皮

李 娜,曹雅琼

(鹤壁市人民医院脑卒中中心,河南 鹤壁 458030)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已成为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且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1]。ACI常于安静状态下或睡眠时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嘴角歪斜、恶心、偏瘫和感觉功能异常等。梗死部位不同,临床表现有差异,梗死在脑干部位,患者会出现昏迷甚至死亡。临床对于ACI患者,常采用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2],可打通堵塞的血管,使血流能够通过,以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挽救脑部缺血半暗带,促进脑功能恢复。本文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rt-PA静脉溶栓对发病4.5 h内的ACI患者的治疗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发病4.5 h内的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41~67岁,平均(54.5±3.5)岁;梗死部位,脑干10例,基底节区28例,小脑10例。观察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42~66岁,平均(54.4±3.4)岁;梗死部位脑干16例,基底节区20例,小脑13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ACI诊断标准[3];②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有脑梗死病史;②恶性肿瘤;③凝血功能障碍。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rt-PA静脉溶栓及常规治疗。rt-PA静脉溶栓(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治疗:剂量0.9 mg/kg,先在1 min内静脉推注总给药量的10%;剩余的90%静脉滴注,60 min内滴完。常规治疗:静脉溶栓24 h后,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注字:J20130078;规格:100 mg×30片),1片/次,1次/d;口服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20035;规格:75 mg×7片),1片/次,1次/d。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静脉滴注,100 ml/次,2次/d。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显效:恶心、偏瘫、嘴角歪斜等症状消失;有效:恶心、偏瘫、嘴角歪斜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无效:恶心、偏瘫、嘴角歪斜等症状没有缓解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血管内皮功能[4]。采用自动生化分析血清NO、ET-1水平。③出血转化(HT)相关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MMP-9、NSE、c-Fn水平。④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93.87%,高于对照组7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血管内皮功能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2.3 HT相关指标

治疗后,两组HT相关指标MMP-9、NSE、c-Fn低于治疗前,观察组MMP-9、NSE 、c-Fn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HT相关指标比较

2.4 不良反应

两组在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ACI是脑部血流供应突然中断,导致脑组织细胞损伤坏死。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脑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栓,引起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脑组织急剧缺血、缺氧造成脑损伤[5]。ACI后,坏死中心区域周围正常组织细胞由于血氧不足,成为缺血半暗带,该区域细胞处于可逆期,若能及时恢复血供,缺血半暗带的细胞可挽救,继续存活。因此,治疗ACI患者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是在发病后4.5 h内进行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治疗,尽力挽救缺血半暗带,减小梗死范围[6]。rt-PA与纤维蛋白的结合能力较强,能够特异性激活血栓中纤溶酶原,提高纤维蛋白酶活性,疏通血管。但由于其溶栓时间非常严格,多数患者到达医院已经超出溶栓最佳时间,因此,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rt-PA静脉溶栓对ACI患者治疗效果更明显。

在ACI的超早期使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能够非常有效地挽救缺血半暗带[7]。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87%,高于对照组72.91%。rt-PA是含有526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通过赖氨酸残基与纤维蛋白结合形成纤溶酶原,能够在血管内激活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溶解血栓,恢复脑组织血供。阿司匹林肠溶片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血栓素A2和环氧合酶的生成,抑制血小板内酶合成和血小板聚集,防止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出现颅内出血。氯吡格雷是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能够选择性抑制ADP[8]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而抑制血小板聚集。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有较强的抗脑组织细胞缺血的作用,促进缺血组织毛细血管增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减小梗死范围,提高临床疗效。

炎症反应为ACI的发生原因之一,与血管功能和脂质代谢异常,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破坏有关。观察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缺血、缺氧或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导致脑神经细胞分泌释放ET-1增多,由于血管内皮损伤促使ET-1[9]大量渗出,导致患者血清ET-1水平急剧升高,同时会抑制NO的分泌和释放,导致NO水平降低。ET-1水平升高会引起大脑局部血管平滑肌持久而强烈的收缩,进一步导致脑梗死范围扩大。 rt-PA静脉溶栓治疗能够直接作用于血管中的纤维蛋白,降解纤溶酶,疏通血管。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能够修复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增加毛细血管数量,促进侧支循环建立[10],升高NO水平,降低ET-1水平。NO能够舒张血管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免受损伤时,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ET-1水平降低也会扩张血管平滑肌,促进缺血区组织细胞的血供,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氧化应激会加重ACI患者缺血、缺氧等再灌注损伤,诱发细胞水肿会导致细胞骨架重新排列,缺氧使核心梗死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破坏血脑屏障,毛细血管壁完整性受损,以及血液进入脑实质,诱导HT的发生[11]。观察组HT相关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MMP-9是一种能够降解细胞外基质的中性蛋白水解酶,在正常脑组织中含量较少,ACI溶栓后,由于氧化应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大量分泌释放,活性增强。c-Fn是由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当MMP-9引起基底膜损伤时,会导致内皮细胞合成并分泌c-Fn,释放入血,导致血中c-Fn水平急剧升高。神经细胞的主要成分为NSE,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以及细胞膜,且在血清中含量极少,当血脑屏障或细胞膜的完整性被破坏后,NSE会大量释放入血,导致NSE水平升高。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能保护脑组织和血脑屏障,改善局部脑组织微循环,促进缺血组织毛细血管增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并且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轻脑水肿,修复受损的血管平滑肌,降低HT 的发生[12]。

综上所述,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rt-PA静脉溶栓对发病4.5 h内的ACI患者效果确切,能够通过再通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的细胞,扩张血管平滑肌,减少炎症损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HT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丁苯氯化钠内皮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氯化钠水溶液结构的研究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一种过氧化物交联天然-丁苯绝缘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新鲜生鸡蛋壳内皮贴敷治疗小面积烫伤
微环境在体外大量扩增晚期内皮祖细胞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