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练习九则
2021-06-04刘为民
刘为民
(一)
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①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①太乙,终南山的别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夸张的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近天都”极写其高大雄伟;而诗人急于进山一游的心理也跃然纸上。
B.颔联写近景。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又遇茫茫“青霭”。“青霭”的似有若无,为我们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
C.尾联叙事。既表达出诗人留恋美景,还想留宿山中,明日再游的愿望,又用“隔水问”的声音,反衬出山间的幽深寂静。
D.这首诗游踪清晰可见。诗人远望终南山,人在山外,然后诗人已身在山中,接着登顶,然后准备投宿,人还在山中。
2.请赏析“阴晴众壑殊”一句。
(二)
责子①
〔东晋〕陶渊明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注:①陶渊明有五个儿子,小名分别为舒、宣、雍、端、通。
1.下列诗歌与本诗体裁最接近的是()
A.《次北固山下》B.《十五从军征》
C.《登飞来峰》D.《卜算子·咏梅》
2.“纸笔”代指,“志学”用《论语》的典故代指,“杯中物”代指。
3.对于本首诗,杜甫认为是批评儿子,黄庭坚认为是舐犊情深,你怎么看?
(三)
社日
〔唐〕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1.从诗的前两句可以看出当地农村生活的哪些特点?
2.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叫“社日”,整首诗没有一字描写社日祭祀的情景,我们却能感受到祭祀的气氛,这是运用了写法。“家家扶得醉人归”中“醉”是表象,才是村民的真正心境。
(四)
武威①送刘判官赴碛西②行军
〔唐〕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③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注:①武威,今甘肃武威。②碛西,沙漠以西,这里指安西都护府。③太白,指金星。古人认为太白星主管西方,在某种情况下能预示敌人的败亡。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人少”写出了火山的炎热,而那正是赴军必经之地,征程的艰难显而易见。
B.第二句意在表现马之神勇和一往无前的气概。以鸟御马,表现出马之迅疾及地之辽阔。
C.第三句运用夸张,给人以更加庄严威风的感觉。“太白西”写出了都护行营的遥远。
D.这首诗没有直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而是对征程进行了想象和描写,不落窠臼。
2.请简要赏析诗歌最后一句的意愿。
(五)
宿翠微寺
〔唐〕马戴
处处松阴满,樵开一径通。
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
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
经行心不厌,忆在故山中。
1.“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一联在写景上颇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2.诗歌尾联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六)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1.请简要分析“川迥洞庭开”中的“开”字的妙处。
2.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尾联的画面。
(七)
雪
〔唐〕杜荀鹤
风搅长空寒骨生,光于晓色报窗明。
江湖不见飞禽影,岩谷时闻折竹声。
巢穴几多相似处,路岐①兼得一般平。
拥袍公子休言冷,中有樵夫跣足行。
注:①岐,同“歧”。
1.首联中的哪一个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2.前三联不见“雪”字,却处处写“雪”,请结合诗句分析。
3.尾联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试做简要分析。
(八)
江夏别宋之悌①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注:①宋之悌因事被贬交趾(今越南河内),李白在江夏(今湖北武昌)设宴送别。
1.請发挥想象,描述颈联呈现的画面。
2.有人认为颔联中的“分”字可以改为“赴”字,说说你的看法。
(九)
长安听百舌①
〔南北朝〕韦鼎
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那②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注:①百舌,鸟名。这种鸟黑羽黄嘴,能反复模仿百鸟之音。②那,即“哪”。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2.请简要赏析“惊”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
(一)
1.A
2.这句诗描写天气变化下,山中的众多沟壑都显出独特的形态。“众壑”与上句中的“中峰”相呼应,突出了终南山的雄伟壮大,表达诗人的喜爱之情。
(二)
1.B
2.学习,读书十五岁酒
3.我认为是舐犊情深,诗歌运用夸张、诙谐的写法,表面是责其不争,实则爱之甚切。(我认为是批评众子不求上进,不学无术,深感忧虑。)
(三)
1.富足(或丰衣足食、物阜民丰等);太平安宁(或民风淳厚等)。
2.侧面描寫乐
(四)
1.B(表现刘判官的神勇和一往无前的气概)
2.字面意思:一声号角响起,军营的天就亮了。蕴含的深意:只要唐军一声号令,便可决胜敌军,使西域重见光明、边地安定。
(五)
1.①用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反衬、视听结合)的手法来写景;②“鸟归”“僧语”是动景,“云壑”“石楼”是静景;③以“鸟归”和“僧语”衬托出“云壑”和“石楼”的静;④突出夜晚翠微寺的清幽、宁静。
2.直抒胸臆,或直接抒情,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六)
1.“开”字生动地写出了洞庭湖汪洋浩瀚的景象,给人一种开阔壮观的感受。
2.诗人和朋友夏十二在岳阳楼上饮酒,醉后凉风四起,吹得人衣袖飞舞。
(七)
1.寒
2.“窗明”是由于雪的映衬,“不见飞禽影”暗写雪大,“折竹声”暗写雪重,“巢穴”多相似、“路岐”一般平,暗写厚雪覆盖。
3.社会现实:贫富悬殊。分析:同一朝代,有钱之人裹袍(屋内)喊着冷,贫困樵夫赤脚(担柴)雪中行。(意思对即可)
(八)
1.虽然天气晴朗,布谷鸟不停地鸣叫,但此时“我”却丝毫高兴不起来。江岸之猿猴向晚哀号,听见这声音,更是断人肠。
2.“分”是“分别”的意思,充分表达出作者因为与朋友分别而产生的悲凉之情,而“赴”只是“去”的意思,不能表达这种感情。
(九)
1.表达了作者强烈的乡恋之情、故国之思。
2.“惊”字,紧承上句的“异”字,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思念江南风光时的凝神状态,同时也使诗人感到在此异乡滞留的时间已久。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阳市柏林庄中心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