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技术下智慧医疗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2021-06-04罗继军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远程智慧医疗

罗继军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45)

0 引言

智慧医疗平台是5G技术在医疗行业的重要应用之一,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使用,5G医疗主要是通过构建应用服务和应用业务平台,向医院提供安全可靠的、全方面集成的技术服务,如医疗检测与诊断、医疗护理与指导、远程操控等。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从远程诊疗到医疗辅助、医疗关怀,再到监督防控,多项5G智慧医疗技术应用在协助抑制疫情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效果。笔者根据近年参与设计的智慧医疗平台建设和应用方面的经历,归纳了一些体会,供同行参考。

1 智慧医疗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1.1 智慧医疗平台的设计

5G智慧医疗平台架构如图 1 所示。在智慧医疗平台中,对时延有较高要求(毫秒级)的数据处理,可将其分流到核心内网,提供本地多边缘计算处理能力,执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结果反馈;在AR、VR场景下,智慧医疗平台采用边缘计算,融合AI 算法,利用多边缘计算处理用户信息和图像素材,提供实时三维内容渲染场景。这里智慧医疗平台的时延指标是端到端5ms以内的时延,医护终端设备进行5G化改造并配置5G前置设备后,每个医护终端设备通过5G前置设备进入5G智慧医疗平台。

图1 智慧医疗平台架构

1.2 智慧医疗平台的应用

(1)智慧导诊(门诊挂号系统)

在医疗中使用的引导患者自助就诊挂号系统,借助智慧医疗平台,可输入自身疾病的症状表现,或点击导诊页面显示的身体结构图相应部位,系统会列出该部位的症状,患者选择与自己相同的症状,之后系统会根据患者选择的症状,再经由智慧导诊系统多维度计算,精准推荐就诊科室以及显示科室的医生排班表,引导患者挂号就诊,不再担心挂错号。

目前大部分医院已借助微信公众号等交流平台,实现线上挂号、缴费等基本功能,可以在线进行医疗咨询、相关检验、影像解读等医疗报告的检索、查询,并通过智慧医疗平台进行患者的身份认证,解决了多年存在的“一院一卡、互不通用”的难题。

例如,北京天坛医院整合优质资源,已构建辐射全国的医疗联合体,实现非疑难重症的患者留在当地即可接受标准化治疗,通过远程医疗中心可以开展临床会诊、影像诊断、病例讨论、远程手术指导、培训交流等工作,已成为医联体、对口支援、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工作的重要合作平台。

(2)AI+5G远程在线诊疗

通过网络、视频、电话等远程通信技术,使用5G远程诊疗设备,采集病人的高清视频影像,实时传输至诊疗室,利用AI技术将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后做出诊断并制定适合患者治疗方案,是将现代医学与AI技术和最新的5G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医疗模式。

当患者感到身体不适时,只需通过智慧医疗平台向人工智能(AI)设备描述症状,人工智能设备在数字影片上自动标注勾画病灶,然后由放疗科医生检查纠正,就可以为主治医生阅片提供参考,此系统提高了诊断、治疗的精确度,可大幅度减少误诊、漏诊。同时,借助智慧医疗平台,利用5G网络的大流量、大带宽、高速率的特性,可通过AI+5G远程在线诊疗系统和三甲专家医生视频分析病症,方便各地专家开展会诊,提高医生工作效率,提升诊断准确率和指导效率,减轻患者的负担。

例如,北京天坛医院整合优质资源,已构建辐射全国的5G智慧医疗平台,实现轻症的患者在当地标准化治疗,通过AI+5G远程在线诊疗开展病例讨论、临床会诊、影像诊断、手术指导、培训交流等工作,已成为对口支援、协同发展的重要交流合作平台。

(3)数字化三维空间设计手术方案

5G网络环境下的数据采集和运算能力惊人,监测采集的都是PB级的数据,利用常规影像学图片即CT与核磁共振,在影像三维重建中,自动重构器官真实的3D 模型,实现3D 实体器官模型的打印,重建出能区别正常脏器、病变部分、动脉、静脉、胆道等结构的立体图像,并且可以360度旋转查看,也可以结合普通影像学查看,提前充分了解解剖结构,再将病人症状与医疗信息库数据比对后,即可提供诊疗建议,帮助医生进行术前规划,确保手术更加精准,避免因为一些很小的变异而导致很大的操作困难。

(4)5G移动医护

通过移动医护解决医疗人力资源短缺的医疗问题,在日常查房护理的基础上,医护人员在5G网络环境下,对医院床旁监护仪、便携式监护仪等生命体征监测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实时化、移动化的影像和体征数据采集,并上传至云平台,实现远程无接触式7×24h监测、预警、分析,与医院内的信息化系统进行对接,对相关数据进行集中分析,实时掌握院区内所有患者情况,提升了查房的效率和护理服务的质量,将诊断和医疗护理服务延伸至患者身边。

(5)5G无线输液

输液是临床最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特别是手术期抗感染及补充血容量,通过5G网络,输液可以由无线警报器通过传感器获得病人输液进度,值班护士在病区护士站可以对病区所有患者的输液速度、剩余时间等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可立即报警,尤其是处于输液剩余时间不到1min时,护士站里的终端或值班护士身上的智能设备(穿戴型)会发出“滴滴”报警信号和红光闪烁,提醒值班护士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处理,更换药液,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压力。

(6)5G医疗服务机器人

目前已经可以根据医院物品运输的需求及分类,完成以下配送任务,如:住院药房药品至病区配送、PIVAS输液包至病区配送、手术室库房至手术室内部物资配送、检验科标本自动化配送和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配送等。

机器人的方案优势:基于激光SLAM及IMU导航技术,实现机器人在室内自动构图、自动驾驶,通过多传感融合技术实现智能避障,结合AI图像处理技术,专门针对医院场景优化图像识别技术,在医院复杂环境下实现更加安全的自动避障和精准定位,保证运动能力和高安全性;具备高性能多机调度控制系统包含计划任务的协同调度、繁忙时段错峰调度、交通管制下的堵塞控制调度、临时任务及特殊优先级插队调度、冲突情况处理调度、异常情况后台调度等,适配各种复杂场景下物流机器人的运行,可保障医院大规模物流机器人高效运行;全面的智能物联体系架构和周密的安全架构设计,与医院现有的信息化系统(包括HIS、EMR、SPD、HRP等系统)对接,实现物流系统与核心业务系统的数据打通,保证了业务端到端的闭环管理。

5G医疗服务机器人已在2020年的武汉新建的方舱医院内使用,可以与值班护士合作进行导诊分诊、监控病房,与医生合作进行辅助诊断,尤其是对隔离方舱病人远程诊疗,另外可根据人群活动规律,日间夜间采取不同工作模式,24h与医护人员、患者交流互动。

(7)5G应急救援

目前的应急救援救护工作模式仅为在现场对危、急、重症病人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和运输,由“120”或“999”接入医院急救科后再实施对症抢救。5G网络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特性将在应急救援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实现 “上车即入院”的模式,配备5G通讯设备的应急救援救护车可以及时对危、急、重症病人进行“院前急救”,即到达患者身边那一刻起,就可利用现场的超声、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医疗设备中得到患者的体征数据、心电图影像以及抢救过程和现场的环境等数据以视频的形式、用“毫秒级”速度实时通过5G网络回传至医疗机构,提前分诊、提前远程介入治疗,患者到达急救科后便可快速进入抢救。这就意味着,急救车还没到,急诊科医生就能制定救治方案,甚至手术室和医疗设备配置可以准备完毕,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2019年在北京召开的“园博会”,组织者通过5G 技术整合北京市重点医疗机构专家资源,共同为世界园艺博览会提供医疗保障,搭建的智慧医疗平台包含了急救指挥服务中心、远程会诊、远程急救、远程手术等系统,成为应急救援的新标准和新模式。

(8)5G远程示教

指面向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进行的教育培训。通过5G网络,借助5G智慧医疗平台,结合云视频能力,实现“一对多”的模式开展远程直播和教学,利用VR/AR等载体进行多项复杂的手术示教,结合 3D 数字化模型进行教学培训,相对比传统的录播视频示教方式,学员的代入感更强,交互内容更多,而相对使用成本更低。

(9)数据挖掘

在5G智慧医疗平台的基础上,医生从患者的医疗数据中收集与某种疾病相关的指标或危险数据,建立有意义、有价值的模型,从而找出发病机理和病情之间的联系,实现精确地检测。在5G环境下,利用云计算,“超级手术室”的概念已经呼之欲出,不但能够海量采集数据,而且能够云端运算和数据分析,并实时传输回手术室,为手术提供准确参考与依据,进行决策和分配资源。

1.3 智慧医疗平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1)问题:缺乏建设标准与评价体系,出现平台与业务模型脱节、模块组成模糊不清、人性化精细化不足、系统智能化程度不高、伦理规范、监管措施尚未开展等问题,总体规划与需求脱节,前期可行性研究深度不够,平台还存在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隐患。

(2)解决方案:建立建设标准与评价体系,完善5G智慧医疗平台设计,制定5G医疗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前期可行性研究深度,健全医疗健康物联网监管安全体系,开展卫生监督和社会监督,搭建并完善用户反馈平台,切实保障用户权益。

2 结束语

猜你喜欢

远程智慧医疗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远程诈骗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有智慧的羊
什么是医疗告知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