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企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2021-06-04魏喜武薛霞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
■文/魏喜武 薛霞(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
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新形势下扩大国际科技合作重要方向之一,是突破美国等西方国家限制打压、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对上海高新技术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了企业在参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并提出推动企业更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对策建议。应鼓励上海高新技术企业更加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高企“走出去”能动性;积极搭建对接平台,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支持平等参与竞争,充分发挥各类高企的协同效应;开展相关研究,充分发挥科技智库的决策支撑作用。
高新技术企业是实现自主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主体,是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坚持对外开放合作、更好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高技术产业限制打压日益趋紧的严峻形势,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发现和开拓新的发展机会,实现共赢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对上海高新技术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情况开展了专项调查,考察分析了企业在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企业更好参与“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上海高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基本情况
(一)参与程度较高,未来稳中有进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本次调查的企业中,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有业务往来的企业占比为43.1%,接近半数,参与程度较高(见图1)。上海是个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上海高企多数具有国际化相关业务。由于历史的原因,上海高企的国际化业务对象更多分布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业务往来相对较少。自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上海高企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业务往来快速增长,参与程度和国际影响日益提高。
图1 是否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有业务往来
在对未来业务增长的调查方面,企业谨慎乐观。有23%的企业预期在未来一年内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的业务量将会增加,有3.7%的企业预期在未来一年内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的业务量将会减少,超过半数以上的企业(73.3%)预期在未来一年内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的业务量将会与上年持平(见图2)。
(二)相关业务具有“高技术”特征,“出口”为最主要业务
图2 企业预期在未来一年内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的业务量变化
调查结果显示,由于上海高新技术企业本身的业务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因此目前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的业务也相应具有“高技术”特征。例如向“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出口高技术产品,承接当地高技术含量的应用项目、与当地企业或机构联合开展技术研发等。其中,企业与相关国家开展最多的业务类型是“出口”,此项选择占比达到了75.9%;而“联合技术开发”(29.3%)、“承接当地外包业务”(25.9%)、“在当地直接投资”(20.7%)等业务其占比均超过了20%(见图3)。对“其他”选项,本次调查没有企业选择此项,意味着上述4项业务是目前上海高企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的主要业务类型。预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科技中介服务等其他业务也会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而逐步开展。
(三)整体业务规模相对较小,业务规模与企业规模密切相关
在业务规模方面,企业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的业务金额(元/人民币)规模在100万以下的占比为70.4%,超过半数,意味着目前上海高企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的业务整体规模较小;业务规模在100万—1000万的占比为22.2%,业务规模在1000万—1亿的占比为5.9%,业务规模在1亿以上的占比为1.5%(见图4)。
调查结果同时显示,业务规模大小与企业规模大小密切相关,业务规模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均为大型企业,业务规模在100万以下的均为小型企业。
二、上海高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困难
调查结果显示,上海高新技术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拓展与相关国家之间的科技合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困难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现实情况,另一方面是企业自身发展情况。
图3 企业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的业务类型
图4 企业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的业务金额(元/人民币)规模
图5 企业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业务的主要困难
在前一方面,最大的困难是“一带一路”沿线多数国家市场需求规模有限,此项选择占比为40.7%。“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多数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并不发达,其合作发展需求相对有限,同时有很多潜在的需求在识别上也存在困难,这使得企业获得的机会空间相对较小。另外,还存在“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贸易壁垒较高(6.7%)、“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基础设施较差(7.4%)、“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5.2%)、文化差异较大(13.3%)等方面的困难。“其他”方面的困难(26.7%)主要包括当地产业链不够完善等(见图5)。
在后一方面即企业自身方面,受访企业表示,主要的困难是企业缺乏拓展国际业务的信息和资源、企业主营业务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当地产业关联不大等。部分小型受访企业还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中很多好的项目都被大的企业巨头垄断,小企业基本上无法参与,没机会与大企业共享资源和利润。
三、推动上海高企更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是鼓励高企积极参与,充分发挥高企“走出去”能动性。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帮助企业利用当地资源开拓新的市场,充分发挥上海高企“走出去”能动性。建议在政府指导下,帮助企业建立健全企业海外投资服务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提升企业对自身技术产业优势以及“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市场需求的识别能力,增强企业从国际市场获得利润和发展的信心。
二是积极搭建对接平台,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由政府牵头,推动组建“一带一路”高技术产业联盟,发挥团体作战优势;针对性地做好国外市场宣传、推介等工作,为企业在相关国家建设工厂和扩大产品销售提供必要帮助,加速“一带一路”技术交流与项目落地;在政策上予以必要的鼓励支持,定期开展海外投资经验及当地文化法律相关培训宣讲会,帮助企业应对海外国家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
三是支持平等参与竞争,充分发挥各类高企的协同效应。支持各类高企平等参与竞争,充分发挥协同效应,相互团结形成合力。小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获取资源和合作机会的能力相对较弱,建议政府更多关注和支持小企业的发展,精准施策,在信息、税收、融资、平台服务等方面提供相关便利。
四是开展相关研究,充分发挥科技智库的决策支撑作用。立足上海发展需求与实践,对上海高企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涉及到的关键国家、关键领域、关键创新资源(人才、技术、资本)等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战略性、综合性、预警性的研究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