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促进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1-06-04张琤琤

北方经贸 2021年5期
关键词:江苏数字化数字

张琤琤

(无锡太湖学院商学院,江苏无锡214000)

数字经济是以信息和通讯技术的数字化为基本要素,以现代信息通信为基础设施,以互联网为要素载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业务流程和交易方式,使得生产经营活动、生活消费活动实现数字化,与此同时,改变了经济结构和创造经济价值的方式。[1]我国最早在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提出“数字经济”概念。2017年,首次将数字经济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提出“壮大数字经济”。在全球数字化的背景下,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江苏省应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布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发展现状

(一)总体概况

据《数字江苏建设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8年江苏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超过三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占GDP比重超过4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4.8%)。在《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中,2018年全国信息化发展评价指数排名,江苏(82.70分)仅落后于北京(86.63分)和广东(85.98分),位居全国第三。总体来说,江苏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位居全国前列。

表1 2018年信息化发展评价指数前十名

(二)各地区市现状

据《江苏信息社会发展水平报告(2018)》数据显示,在江苏13个设区市中,无锡、苏州和南京这三个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数字经济指数超过0.7,明显高于其他设区市;常州和镇江数字经济指数在0.6—0.7之间;扬州、南通、泰州数字经济指数在0.5—0.6之间;盐城、徐州、淮安和连云港数字经济指数在0.4—0.5之间;宿迁数字经济指数在0.4以下。

(三)信息技术研发创新活跃

2018年,江苏全省在电子信息领域拥有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3 100家,高新技术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位居全国第二。江苏百强创新企业平均科研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3.2%,研发人员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达15.8%。江苏全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培育壮大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图1 2018年江苏省设区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

(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开展

截至2018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9.6%。江苏全省网民规模达到4 940万,互联网普及率为6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江苏省建成光缆线路长度全国第一,4G网络已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5G试验网建设全国领先,IPv6规模部署全面提速,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动产业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二、面临的困境

(一)区域发展不均衡

江苏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区域不均衡,苏南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苏北地区。苏州、南京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全省领先,分列“2019数字中国总指数百强”名单第12位与第15位;无锡、常州、徐州、南通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省中游,总指数排名分别为第32位、第43位、第44位、第45位;盐城(68)、泰州(83)、扬州(84)、宿迁(86)、淮安(86)、淮安(91)、连云港(94)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苏州、南京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些地区数字产业转型基础较为薄弱,高新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重大项目招引能力欠缺。

(二)企业数字化转型基础薄弱

作为制造业强省,江苏省制造业总量占世界3%,但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约为20%,与国际40%的水平有较大差距,制造业急需发展新型数字化生产力。随着产品消费形态和营销渠道的变革,商贸服务企业同样迫切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但江苏企业数字化转型基础较为薄弱,科技服务中介规模小、实力弱,高新技术产业链与创新链尚未无缝对接,在引领经济发展的产业领域尚未形成领先优势。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由于受认知、资金、技术等限制,面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投入大、见效慢等难题,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意愿不强烈。

(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深耕不足

江苏虽在信息技术研发创新方面取得不俗成绩,但是在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与北京、广东两地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基础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深耕不足。在2019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江苏尚无一家企业进入前十,在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北京占据四席、广东占据三席。从龙头企业引领创新来看,江苏多数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处于产业链中端,缺少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而北京拥有联想、小米、北大方正、京东方等一批计算机、IT科技、半导体行业龙头企业,广东拥有华为、比亚迪、TCL等一批通信设备、新能源汽车、电子设备行业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致力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极强的供应链资源整合和引领带动能力,有力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四)数字人才结构性短缺

波士顿咨询在《数字经济下就业与人才研究报告(上篇)》中测算,2035年中国整体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16万亿美元,数字经济渗透率48%,总就业容量达4.15亿。数字经济下,人才技能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目前,江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人才瓶颈较为突出,数字人才存在结构性短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数据设计师、数据分析师、人机交互工程师等信息技术专业技能人才,也需要能够与信息技术专业技能互补、具有数字化素养的复合型人才,[2]而当前能够承担数字化转型工作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很少,且来源渠道不足。另外,传统产业融合核心信息技术的迫切需求也带来数字人才需求的巨大缺口。[3]

三、发展路径

(一)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基础建设的推进能够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一方面,深入实施无线江苏、宽带江苏、高清江苏等重点工程,全面建成“光网城市”。加速5G基站建设,实现全省城市区域、省级产业园区全面覆盖。加速IPv6规模部署,省内电信运营企业IDC机房整体完成IPv6升级改造。另一方面,统筹规划实施建设超大规模、超高等级绿色云数据中心,引导云数据中心科学布局、绿色智能化集约发展。构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北斗导航等信息基础设施。苏州可以基于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脑空间信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继续发挥在神经网络、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自然人机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优势。南京可以在信息服务和软件工程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当地互联网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重点发展大数据平台、云计算与工业控制软件等高端服务软件。无锡可以立足于国家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重点打造感知设备研发,制造示范园、物联网产业服务中心,发挥物联网产业领域优势。

(二)优化数字经济区域发展布局

推动江苏省各区域数字经济科学布局,要按照全省一盘棋,完善数字经济全局规划,强化苏州、南京、无锡等领先地区创新创业主力军作用,支持产业链跨地区构建,深化区域协同联动。第一,强化各城市之间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数字生产要素跨城市、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有序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和协同环境治理。[4]第二,鼓励后发展地区从门槛较低的行业入手,加快数字化转型,可以抓住网红经济、直播经济等机遇,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和特色,采取差异化定位,推动与本地重点产业相关的应用企业落地,完善数字产业布局,扩大数字产业规模。强化后发展地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数字技能培训,消除数字鸿沟,推进数字经济区域协同融通发展。

(三)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领域深耕不足、创新能力不强是阻碍江苏省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短板。因此,应继续加大对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加快创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核心技术创新体系,早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首先,要在数字化产业领域集中力量对关键核心技术、基础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攻克难关,打破核心技术制约瓶颈。[5]其次,要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制度和渠道多样的风险投资制度,推进技术创新体系的法律法规建设,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与保障。最后,政府要积极引导并大力推进数字技术孵化体系建设,着力培育业务模式新、创新能力强、发展势头好的独角兽企业,为科技型企业创造孵化培育条件和政策支持。

(四)加强数字经济人才培育

数字经济的发展依靠的是创新驱动,而人才是技术创新的根本,数字经济领域的人才缺口是制约江苏数字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在数字经济人才引进方面,省内各地区政府应出台优惠奖励政策,大力引进数字经济领域顶尖人才,积极推进“以项目带人才”“以乡土汇人才”等方式带动人才集聚。在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方面,一是鼓励省内高校积极申报并增设与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领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二是探索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培养出数字经济领域兼具理论和技术的实践型人才。同时,制定数字经济人才的评价标准,通过评价标准来促进高技能的数字经济人才培育,强化数字领域人才供给。三是积极推进数字技术交流合作,政府和企业出资派遣部分高技能人才赴国外培训,学习国际领先数字领域先进技术。

猜你喜欢

江苏数字化数字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江苏
答数字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