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子宫内膜炎常见致病菌种类汇总分析
2021-06-03徐国栋
徐国栋
(天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 300402)
母猪子宫内膜炎(Endometritis of sow,Es)是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病因之一,普遍存在于母猪群中,最主要病因为细菌致病。笔者对导致Es的致病菌种类调查进行了汇总分析,旨在为该病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1 方法
查阅国内Es致病菌相关调查的文献,对于内容雷同的文献,选取最先发表的文献,按时间顺序依次录入所鉴定致病菌的相关信息,包括采样时间、地点、调查头数、采样部位、致病菌种类等。
2 结果
(1)在时间栏中,标有“*”的时间为文献收稿时间或发表时间,未标注的是实际采样时间。(2)省份栏中标“A1”的指具体采样省份不清。(2)在样品种类栏中,将原文所载子宫冲洗物、子宫混合物、子宫内容物、子宫脓液等源于子宫体内的样品均记为“子宫内容物”。(3)在致病菌栏中,“主要致病菌”指文献所载调查得到的主要致病菌或分离率排名在前2~3位的致病菌,“其它致病菌”指分离率较低的致病菌。(4)“N1”指原文献中未载相关数据。见表1。
表1 Es致病菌调查结果汇总
2.1 调查时间汇总统计
共有15篇文献符合本文收录要求,样品采集时间、论文收稿时间或发表时间并不连续,跨度为1994~2017年。
2.2 调查省份汇总统计
15篇文献中,1篇未记载调查所在省份,其它
14篇文献中调查省份共有7个,频次由高到低分别是:桂×3、闽×2、豫×2、吉×2;粤×1、浙×1、赣×1。
2.3 调查患猪头数的汇总统计
15篇文献中,1篇未记载所调查猪的头数,其它14篇共计调查了597头患猪。
2.4 调查致病菌分离鉴定汇总统计
15篇文献中,9篇文献对分离菌进行了致病菌分类(分为主要致病菌和其它致病菌),6篇未进行对致病菌分类。
2.4.1 主要致病菌出现频次统计
对主要致病菌和其它致病菌分类的9篇文献所载致病菌按原文献所载次序排列,结合表1内容整理得到表2。
表2 9篇文献所载主要致病菌分布情况
从累积频次看出,在第1致病菌中主要是大肠杆菌;第2致病菌主要是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第3致病菌仍然主要是链球菌和葡萄球菌。
对主要致病菌和其它致病菌分类的9篇文献所载致病菌进行致病菌频次累积统计发现:共计有13类、31个频次的主要分离菌,各主要致病菌频次由高到低排列分别是:大肠杆菌×7、链球菌×7、葡萄球菌×6、嗜水气单胞菌×2、大肠杆菌-志贺氏菌×1、铜绿假单胞菌×1、梭状芽孢杆菌×1、恶臭假单胞菌×1、草酸杆菌×1、普雷沃菌×1、单胞菌×1、Peptoclostridium×1、Acetitomaculum×1。
2.4.2 全部致病菌出现的频次统计
对进行主要致病菌分类、未进行主要与其它致病菌分类的15文献篇所载全部致病菌频次累积统计,致病菌至少在18类以上、总累积频次为59,各种细菌的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大肠杆菌×12、葡萄球菌×11、链球菌×11、沙门氏菌×4、铜绿假单胞菌×3、嗜水气单胞菌×2、绿脓杆菌×2、溶血不动杆菌×1、大肠杆菌-志贺氏菌×1、梭状芽孢杆菌×1、产碱杆菌×1、草酸杆菌×1、变形杆菌×1、普雷沃菌×1、化脓棒状杆菌×1、单胞菌×1、Peptoclostridium×1、Acetitomaculum×1。
3 结论
3.1 关于导致Es致病菌的讨论
正常情况下,妊娠期的猪、奶牛子宫腔内基本处于无菌状态[4~16],与先期隐性感染或病愈带菌状态有关。郑均庆[4]研究发现无临床症状的健康老龄母猪子宫体内也会分离到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能在子宫角内分离到细菌,但笔者认为此时应认定被检猪处于亚临床型炎症状态,因此只是处于亚健康状态,此外,郑均庆[4]还发现子宫内膜炎母猪样品中,除铜绿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外,其它分离菌对动物并没有明显致病性,但笔者认为不能忽视细菌间协同致病乃至协同增强致病作用。李长久[15]在围产期母猪子宫颈口和阴道内鉴定到9个已知菌门、33个已知菌属,此外还存在大量未知菌群,发现自健康母猪和患子宫内膜炎母猪样品中分离的菌群存在差异,来自健康母猪子宫分泌物和阴道样品中的优势菌群为杆菌属、类芽孢杆菌属或大肠—志贺氏菌属,而来自患病猪样品中的菌群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可以认为,任何环境微生物都有上行性入侵母猪生殖道后致病的可能。
从汇总统计结果看,大肠杆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作为主要致病菌的结果符合条件致病菌致病的结论:在发情期、围产期母猪生殖道较开放,不卫生的生存环境、错误的人工助产操作、激素水平尤其是母猪生理周期变化导致局部解剖结构变化,为上述三种菌为主的微生物上行性入侵子宫腔提供了机会,将最终导致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此类情况同样见于奶牛子宫内膜炎[16],这成为Es的常见病因。因此,在临床诊疗中,要考虑多种微生物协同致病的可能性。
3.2 关于汇总结果指导Es的可行性分析
引用的文献所载数据时间跨度较大、取样省份较少且多位于南部地区、细菌鉴定方法有局限性(例如多数调查未分离鉴定厌氧菌)、调查的样本数量偏小,但主要致病菌的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和治疗结果一致,可以认为多数调查结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Es致病菌的分布情况。
鉴于该病在国内猪群中普遍存在,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建议加强对该病的防治研究,期待有标准诊断方法进行大规模横断面调查的结果,用以指导临床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