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的税收筹划分析
2021-06-03邹海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学院
邹海钢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学院
一、纳税筹划的相关概念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符合税法规定的前提下,为了实现适当降低税收负担的目的,从多种备选纳税方案中进行充分的分析与考量,选择最优的备选方案。我国的市场主体日渐成熟,纳税已成为企业一项必要的成本支出,因此如何进行税收筹划已成为企业管理者及个人要考虑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案例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在逐步提高,而且构成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多处取得多种收入的人并不鲜见,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收入的作用会显得愈发明显。
(一)关于五险一金的税收筹划
实际工作中计算个人所得税,并非仅仅扣除税法所规定的5000元的免征额(假定不考虑附加扣除因素),而是在5000元的基础上,还可以扣除由个人负担的在规定范围内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
举一个实例,小张2020年每月月工资10000元(假定除工资外,没有其他收入),假定可选择是否缴纳五险一金,若缴纳,需由单位代扣公积金1200元、代扣养老保险800元、代扣医疗保险200元。
方案一:工资中未扣除五险一金。小张2020年度应纳个人所得税:(120000-60000)×10%-2520=3480元。
方案二:按标准从工资中扣除五险一金。则小张2020年度应纳个人所得税:(120000-60000-1200×12-800×12-200×12)×3%-0=1008元。
相比较,方案二可节税:3480-1008=2472元,可见五险一金具有节税效果。
见附表所示。
(二)个人转让住房的筹划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财产转让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市场售价减去之前的购入价及发生的合理税费,税率为20%,另外对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继续免征个人所得税。假设小王在某地拥有一套且是家庭唯一的普通住房,已经购买并居住满4年10个月,这时他在另一城市里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需要出售该套住房。该套住房市场售价为100万元,张先生之前的购入价为70万元,另发生相关交易费用5万元,上述支出均能提供完整的纳税证明。那么,他应立即将住房出售还是稍等时日?
方案一:马上出售,因购买并居住未满五年,那么应纳个人所得税额=(100-70-5)×20%=5万元
方案二:稍等时日,因为已经居住并购买了4年10个月,那么再住满2个月,即达到了5年的免税期限,这样可免缴个人所得税。
相比较,方案二可节省税款50000元。
(三)费用支出的选择
张某是著名的管理咨询培训师,预计2021年3月去某公司开展培训工作,培训对象是该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张某与该公司对该培训工作签订了劳务合同,约定培训费用为人民币30000元,共3天。此外,合同中也提出对于培训过程中预计发生的相关费用5000元,张某可以自己支付,也可以从公司的培训费中扣除。该项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收入。
建议一:张某个人负担。张某应纳个人所得税:30000×(1-20%)×30%-2000=5200元。
附:综合所得的税率表
建议二:有关费用从培训费中扣除。张某可得到收入250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25000×(1-20%)×20%=4000元。
可见,建议二较为合适。
三、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案例分析
企业捐赠的纳税筹划:
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全额扣除。
某上市公司2019年实现未扣除捐赠的利润5000万元,为扩大公司的影响力,创造一定的社会效益,考虑通过当地民政机构捐赠人民币600万元。现有两种捐赠建议:建议一:在2019年捐赠600万元;建议二:分两次进行捐赠,即考虑进行跨年捐赠。企业所得税税率25%。
建议一:比如2020年未扣除捐赠的利润是5000万元。捐赠扣除限额是会计利润的12%,扣除捐赠的会计利润是4400万元,所以扣除限额计算的结果就是528万元。
2019年与2020年共计应纳税=(5000-528)×25%+5000×25%=2368(万元)
建议二:考虑2019年年底捐赠300万元,2020年初再捐出300万元。比如2020年未扣除捐赠的利润是5000万元。捐赠扣除限额是会计利润的12%,扣除捐赠的会计利润是4700万元,所以扣除限额计算的结果就是564(万元),因此300万元的捐赠可以全额扣除。
2019年与2020年共计应纳税=(5000-300)×25%+(5000-300)×25%=2350(万元)
可见,建议二比建议一节约企业所得税18万元。